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逢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后,起源于渭水上游,有一支顺渭水、黄河东迁,一直迁到山东蓬山、蓬莱一带。另一支则由渭水上游,越过岷山而南迁于四川。一、有逢氏的起源  相似文献   

2.
条目是年鉴的基本单元,它由标题、正文和撰稿人署名组成。年鉴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条目这个手段来表现的,可以说条目是年鉴的主体。一部年鉴,条目文字一般占60%左右,年鉴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条目的质量。因此,一部年鉴要成为精品,必须下功夫精心撰写条目。如何撰写年鉴条目,可以从年鉴条目的设置、条目的取材、条目的表述方法、条目的标题等几个方面着手。一、条目的设置1.条目的特征。条目具有“三性”:一是独立性,一事一条,独立成篇,有题目、有中心内容、有中心内容的材料和数据、有时间、有地点、有结果,是一个完整的结构;二是排…  相似文献   

3.
南宁老友面     
《家庭科技》2006,(1):34-34
南宁是广西首府,老友面是南宁市最著名的传统 小吃,是酸、辣、咸、香兼备的面食,有驱风散寒,通窍醒 食和兴奋精神的作用。 关于老友面的来历,民间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 是,一老翁经常去中山路一间小吃店吃早餐,久而久 之,跟老板成了朋友。有一次,老翁外感风寒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从本身意义上讲,是一种经济体制、一种调节手段,或者一种运行机制。因为不管社会制度如何,只要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就必然有市场,就有市场经济。其中并不包含有生  相似文献   

5.
两组极其珍贵的大型文物——铜车、铜马、铜人,去年十二月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这是我国考古史上又一惊人的巨大发现。 这批文物埋藏在七米多深的探沟中,有车两辆,各驾四匹骏马,一前一后,向西排列。车上各有一名御手,握辔凝神。车、马、人全系青铜铸造。除了车被坍塌坏外,人马基本完好。车是单辕,长二点五米,辕端缚衡,衡上缚轭;车厢方形,宽一米,进深一米二,前有扶手,后有辟门,上有棚盖。门、盖等均为薄铜板,绘有流云和几何形彩色花纹。车前各驾骏马四匹,两服两骖,膘肥劲健。马高零点七二米,身长一米二,  相似文献   

6.
村外词谈     
村外词谈弓保安陕西省新闻出版局一、词的起源和形成作为有词牌,有一定的句数和字数,有一定的平仄、韵律,句子长短不齐,并且入乐的词,从唐五代至清,犹如一条长河,有一段窄,有一段宽,有一段平缓如淑女,有一段则百浪翻卷、涛声震天如威猛的勇士。那么,既然是长河...  相似文献   

7.
童牧林 《云梦学刊》2008,29(3):58-60
岳阳是一座有山、有水、有历史、有文化、有思想的城市.认知城市是文化美学分析的极为重要的一步,它有助于人们欣赏和建设城市的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8.
沈祖连是中国颇有影响的微型小说作家,是典型的第一代“微型小说专业户”。他的微型小说创作有一种自觉的美学追求,在状物、叙事、抒情、写人上,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  相似文献   

9.
静坐思过,总发现似乎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心头鼓噪着自己,是不快乐吗?那快乐又是什么呢?细一想,快乐是一种心情,这无形的东西原来也是一种心情。心情就是一种状态我们常说,有心情、没心情。有心情的时候,看天天高,看海海蓝,看云云白,看花花红。没有心情的时候,忧虑、烦躁、苦闷、恼恨、悲伤、寂寞便纷至沓来,侵袭我们无奈的身心。  相似文献   

10.
(一)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是某个部落、部族或民族的一部人所说的话。它服从于整个部落、部族或民族的统一语言。某一地区的方言是为某一地区的全体人民服务的。它是某一地区人民的集体财产。在同一语言的方言与方言之间有共同的特征,也有特殊的特征。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我们才能说这些方言属于同一种语言;因为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的特殊特征,我们才能够使一种方言区别于另一种方言。方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因此,方言的特征可以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比方在现代汉语里,我们把北京话跟广州话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来。  相似文献   

11.
匆匆中一晃又是一年。大家过得还好么?站在新年的门口,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一样的打算,但是我们更有必要来关注自身的健康,只因"有健康才有明天"。生命其实是一串数字,健康就是排在最前方的"1",事业、财富、婚姻、  相似文献   

12.
丁启阵 《文史哲》2004,(4):132-137
杜甫、严武之间是否有过一次严重的酒后冲突,历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当杜甫对自己有失敬言行时,严武的态度,在表露愤怒和不以为忤两者中,哪一种可能性更大一些。通过文献记载、严武的性格、杜甫若干诗歌的迹象三个方面的讨论,应该认为:杜甫、严武之间有过一次严重酒后冲突事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3.
刘备“借荆州”一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均有记载,其后由于小说、戏曲的渲染和传播,遂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谈资。然而,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却历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信其有,一是疑其无。说有者均无专文论及,只是在讨论其它问题时偶然涉及而已。言无者则有专文论述,其中又以清代著名学者赵翼最有代表性。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七《借荊州之非》中力辨其妄,认为“借荆州”一事,实乃“吴君臣之狡词诡说”,属“耳食之论”。刘光亮、陈显远二同志亦有专文质疑、辨正此事,不过他们的见解并未超出赵翼多少。从陈志和裴注中有关记载  相似文献   

14.
民族是一个复合的文化共同体。构成民族的要素有生物的、地理的和文化的。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的内在特性,有其自己的演变规律。 一、时代性和继承性 民族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各个时代的文化,既有继承性,又有创造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一时代的人们既是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5.
我一篇篇、一遍遍地读着陈村的小说,总不由得联想起他的代表作《走通大渡河》。 创作也是“大渡河”。有飞湍的激流,有旎旖的风光,有艰辛的跋涉,也有无谓的牺牲。走通“大渡河”,谈何容易!这是一条勇敢者之路。陈  相似文献   

16.
关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梅 《理论界》2000,(2):53-5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他还指出 :“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对学生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理想教育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一、树立明确的目的是理想教育的前提教育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身心所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影响活动。教育必须以明确的目的为前提。理想教育的目的 ,实质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是使学生确立正确远大的理想 ,努力为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人各有梦,春梦醉人。常做噩梦的人,对春梦情有独钟。在自由向你遥致殷殷情意的地方创业和生活,一个不甘为奴的人,更会有他的梦。我有这样那样的梦想。魂牵梦萦的就是办一份立得住、受人爱的职业杂志。没有名利观念,只是想铺设一个传递思想、交流情趣、表达识见的平台,想构建一座律师的精神家园,一块中国律师同道的净土!  相似文献   

18.
一何谓魏晋风度?顾名思义,魏晋人的文章、言谈、举止、态度。然,魏晋风度绰约多姿,表现形态各不相同。正始名士有正始名士的风度,竹林七贤有竹林七贤的风度,到了西晋元康时期,又有西晋元康时期的风度。而其中又分别有哲学家的风度、诗人的风度,天子与朝臣的风度,等等,一言难以  相似文献   

19.
一、过渡时期社会不能有基本经济法则关於过渡时期基本经济法则问题的讨论,现在正热烈展开着。在讨论中存在着好多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过渡时期社会有其独特的基本经济法则,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有五种主要经济法则,有的认为有三种基本经济法则,有的认为有二种,有的认为只有一种。这几种论点,可名之曰“独有论”、“五论”、“三论”、“二论”、“一论”。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研究一下:基本经济法则是由什麽条件产生的?它是“社会”的产物呢?还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物? 我们认为:基本经济法则本身不与某一“社会”  相似文献   

20.
纳西族古文字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文字的创始 纳西族约有三十万人,分布在沿金沙江上游的东西地带,江东的宁蒗、盐源、盐边、木里和江西的丽江、中甸、维西、永胜等县,都有纳西人居住。其中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主要聚居区,有十八万人。纳西族古文字就流行于以丽江为中心的金沙江以西各县的纳西族地区。 纳西文字有两种,一为象形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文字符号,属于表意的原始象形文字,纳西语意为木石之痕迹,说明这种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