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意识形态的核心体现,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其精髓,使其引领思潮、增进共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推动发展的基本功能得以正常有效的发挥,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中仪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4,(2):97-9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价值系统;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地位、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的精髓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地位,以及在自觉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上所体现的从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观念形态.构成一个具有辩证体系的价值系统。 相似文献
3.
李世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1-7
和谐价值观是胡锦涛主席首次提出的共产党新型价值观,它使中国价值研究界面临了近三十年来最重大的一次飞跃机遇。它迅速取代主客体价值论成为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原因在于:它既是本土的又是世界的,还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理想的共产党在新阶段必须推行的新型价值观。它以法治为要义,内容有静动之分,逻辑架构从一到多,遵循“自由、平等、正义、人权、人本、合意、和谐、互惠、双赢、平和、简约”的法治原则,既包容了主客体价值体系的全部优势,又弥补了其不足,是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与本土文化马克思主义化乃至世界化双向运动中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4.
卓新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相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于其多元共构、多族一统。因此,在这种认知上必须要有求同的意向,而不该人为地显异,更不能因为排异而导致分歧、彼此生分离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也有宗教的内容,对这一内容,不能完全排拒、彻底否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今天中国宗教的爱国、爱教、爱人,以及其所体现的真善美圣、忠诚贞爱,都可以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5.
程倩春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5
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重要方面,都渗透着科学精神的力量.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李文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2)
反思精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是我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和重要力量源泉.反思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键.反思精神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主要特征,培育反思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于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1-6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多样性的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需要在发展经济、提高认识、多出精品、加强宣传、拓宽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聂晓静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2-2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民族精神为其重要来源之一,苏武精神作为时代化、具体化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民族气节和个人志节层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苏武精神的时代价值就在于以历史的方式充分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能够通过弘扬这一典型民族精神的方式,有效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公民敬业意识与精神,进一步推动诚信教育,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和人才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的新世纪,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以人为本”理念成为构建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使民族地区人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享受中全民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所高校2212名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调查表明,大学生普遍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依然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能够统领各项工作,但也有少数大学生由于受体制转换、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网络传媒等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个人主义思想盛行等问题。因此,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师德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人生观教育,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多元价值冲突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军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起的利益格局调整是当前我国价值冲突最深刻的根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形成内部的冲击与挑战.外来文化价值观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形成外部的冲击与挑战.必须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捍卫和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把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相统一、把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统一、把建设党风政风与振兴民风相统一是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仁爱·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文化整个价值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它集中体现着人们关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左右着人们在政治、社会、伦理、审美、历史领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正邪的基本判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谐"、"仁爱"、"自然"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世俗生活的现实要求以及对未来前景的美好憧憬,这种终极理想分别体现在哲学、社会、政治、伦理、审美等不同精神领域。它既是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基因,也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是推进中华文化不断发展的无形力量。 相似文献
13.
赵飞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9-11
现阶段,我国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相互交织、激荡和碰撞,此消彼长,呈现出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趋势,价值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猛烈地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因此,对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价值多样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裕、民主、公正、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俊峰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其基本性质或特质不是封建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大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15.
16.
李世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3):8-13
和谐价值观是一种符合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价值理想的新型价值观,是胡锦涛等一大批政治家几十年从政理念的集中表述,一经提出就迅速取代主体价值论与价值关系说,成为中国社会普遍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它以法治为要义,既包容了价值研究的全部成果,又对它们作出了符合逻辑与现实的改造,同时也是对普世价值理论的创新,对马克思价值理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17.
成海鹰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76-80
价值观念是社会的产物和表现,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当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价值观的变迁也随之而来。人们总是在一定观念的支配下行动,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通常,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长期稳定的价值观,它不仅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指导作用,而且表现社会成员最基本的价值理想。核心价值观是共同体内部类存在的观念准备,它是价值观中最合理、最主要的成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在制约社会主义共同体的价值体系中,对个体的行为起主要的引导和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致中尚和的价值取向、大医精诚的人格追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继承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智库,吸收、改造、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基础上综合创新而成。中医药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在价值诉求上存在本质契合,在文化传承上存在使命契合,在体系构建上存在路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民族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和源泉。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影响。如何在转型期看待民族精神的缺失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明了并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缺失表象下的深层次联系,对重构民族精神,重建民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最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本文拟就和谐语境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内涵、特征、路径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