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初期在汉语文化圈中掀起的所谓仓央嘉措诗歌热潮方兴未艾,如日中天.倘若对这股热潮进行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在当下这种众声喧嚣、躁动的快餐文化消费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这股热潮反映出的恰恰是仓央嘉措及其诗歌作品译介到汉语文化圈中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流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前年民族出版社出版了藏文《仓央嘉措情歌及其秘传》一书,其中全文收进了《仓央嘉措传》。同时出版了庄晶同志的汉译本《仓央嘉措传》,即收在汉文《仓央嘉措情歌及其秘传》一书中的摘译。庄晶同志在汉文版的导言中说,对仓央嘉措的“身世、作品,特别是结局的探讨,则不仅是西藏文学研究的课题,而且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宗教、历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意义。”①并把《仓央嘉措传》做为研究仓央嘉措后半生的身世、归宿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仓央嘉措的诗歌经过大众传媒的炒作在短期内引起了一股“仓央诗热”,然而在这场狂欢式的诗歌盛宴中,本应作为主角的诗歌却被人忽视,反而是诗歌的符号外延走上了前台。因此,对于已经沦为文化现象的诗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正布达拉宫的宝座上,坐着一位青年。他目光深沉而忧郁,望向殿外迷离的云层。他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仓央嘉措出家前有一位美丽动人的意中人玛吉阿米,他们牧马放羊,踏遍了草原高山。情是世上最奇妙的东西。渐渐地,佛法也不能遏其涓流。不能自抑的仓央嘉措终于"负了如来"。那是一个早晨,他敛起僧衣,摁着一颗怦怦乱跳的心,悄悄出了门。一夜的大雪,仿佛满怀希望的唱念,  相似文献   

5.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算得上西藏历史上一位特殊人物,引起了人们的很大兴趣。《仓央嘉措情歌》原来在西藏就脍炙人口,三十年代初于道泉教授将它附以汉英译文出版之后,更在国内外引起了进一步的反响。但是,关于这位喇嘛的生平,一直是众说纷纭。对他的身世、作品,特别是结局的探讨,不仅是西藏文学研究的课题,而且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宗教、历史等各个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仓洋嘉措既是藏传佛教领袖,又是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一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文章对仓洋嘉措创作的诗歌名称及社会根源作了探讨,并就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马君武与近代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诗歌翻译在近代翻译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虽然诗歌翻译作品在整个翻译文学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在译介外国作品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外国革命性强的作品的译介。作为近代译诗"三式"之一的"马式"创始人马君武,在译介外国诗歌方面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而马君武的翻译风格在近代诗歌翻译中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仓央嘉措是桑结嘉措及黄教集团拥立的六世达赖,至今深受广大藏蒙僧众顶礼膜拜。当时围绕他身份的真假,掀起了很大的政治风波。由于种种原因,今天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基本沿用当时那些政治攻讦性观点,认为他是宗教叛逆,东方神坛上反禁欲主义斗士。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9.
(一) 三百年前,世界屋脊培育和造就了一个位居僧俗之上、名入情网之中、神游爱海之外、载誉地球之巅,而又为唱其歌、译其文、论其志的人过去尚未完全理解的六世达赖——罗桑仁增·仓央嘉措!  相似文献   

10.
胡琴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2):127-129,133
我国诗歌翻译大兴于清末民初,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诗歌译介代表人物梁启超、马君武和苏曼殊对拜伦的<哀希腊>的翻译发现: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译者自身主体性的影响,三人翻译的预先规范各不相同,其操作规范也千差万别.梁译注重诗歌的思想性,苏、马更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译语文化的可接受性.这表明在我国诗歌翻译兴起初期表现出了预先规范的不确定性和操作规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苏曼殊是著名的诗人、小说家、翻译家、画家以及革命家.他的诗清新明丽,颇有晚唐遗韵.他在短暂的一生中翻译了很多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尤其是对拜伦和雪莱的诗歌翻译,引领了后来的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入手,在胡庚申教授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指导下,探讨苏曼殊在译介外国诗歌时所面临的翻译生态环境,并从“多维度适应与选择”的翻译方法中的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对苏曼殊的诗歌译文进行分析,旨在重新审视苏曼殊译诗的文学价值,更好地指导现在的诗歌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而诗歌翻译则是情感、美学信息的跨文化传播。由于中西文化审美差异必然阻碍两个人群相同审美体验的产生,并进而影响译介传播效果,因此,在诗歌翻译的审美传达中,文化传播美学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良旭 《社区》2011,(8):15-15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这是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他新近出版的书《幸福了吗》的扉页上,引用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创作的一首小诗。  相似文献   

14.
我国诗歌翻译大兴于清末民初,通过分析这一时期的诗歌译介代表人物梁启超、马君武和苏曼殊对拜伦的《哀希腊》的翻译发现: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译者自身主体性的影响,三人翻译的预先规范各不相同,其操作规范也千差万别。梁译注重诗歌的思想性,苏、马更注重诗歌本身的艺术性和译语文化的可接受性。这表明在我国诗歌翻译兴起初期表现出了预先规范的不确定性和操作规范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俗称"三吏"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诗圣"杜甫的经典之作,对其英文译介却为数不多.作为翻译大家,许渊冲以精湛的翻译技巧在"三吏"诗歌翻译中再现了"三美论"之意美、音美、形美的美学特征,堪称诗歌英译的典范.从"三美论"视角品鉴许渊冲对"三吏"的英译,既可以感受诗歌英译的创造性美感,也可以得到英汉文化差异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6.
莱蒙托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从20世纪初开始受到了中国文坛的关注,上世纪40年代大后方对其作品的译介达到了高峰.本文选取抗战大后方这个特殊的区域来探讨莱蒙托夫的译介情况,主要梳理了大后方对其诗歌和小说作品的翻译,并认为在抗战大后方语境下莱氏作品的反抗和斗争精神契合了人们对文学的诉求,也是其作品得以大量翻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的诗歌越来越多被译介到西方世界,诗词的翻译标准也成为了翻译界争论的主题,诗歌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还是"再创造",是以作者为中心地翻译,还是以译者为本体的传达,诗词的可译性也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本文从诗的"表现"与"再现"的角度入手,分析诗歌中隐喻现象在翻译过程中的消解,进而说明诗歌情境的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8.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藏族青年诗人。有关六世达赖身世的记载,异说纷呈,始终是一个历史之迷。文章以“史有明载”和“史有别载”两种叙述方式,客观地反映了六世达赖的身世及其代表诗作,是一篇寓考证于叙事之中的研究材料。文章资料翔实,论说客观,或许可以作为六世达赖研究资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李霁野是我国翻译史上一位杰出的翻译家,译著丰硕,但目前学界很少有学者考究李霁野的译介活动。鉴于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研究的可操作性,从“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视角考究李霁野的诗歌翻译,以其译著《妙意曲》中的诗歌翻译为个案研究对象,探究其诗歌翻译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方面所彰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及其采取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为李霁野的文学翻译提供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20.
翻译文学对"五四"新文学影响深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形成上。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来看,处于"五四"翻译文学核心的汉译外国诗歌加速了中国传统诗歌创作模式的瓦解,并对中国文化传统范式的颠覆和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胡适、梁实秋、郭沫若等人的新诗创作便与他们的外国诗歌翻译紧密相连。总之,译诗是中国新诗诞生的最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