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又是一年柳絮纷飞、鸟儿啁啾的清明时节,军嫂王小宁带着她13岁的女儿王童,踏上了去西藏祭奠丈夫的迢迢征程。为了这一天,王小宁准备了整整12年。火车一路西进,好久,好久,她总在想,丈夫是不是执行一项重要任务去了,也许还会回来……1990年5月,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颠簸数天赶到西藏某兵站看望丈夫。可是,来不及再过一个美好的夜晚,车队次日就要去执行运输任务。王小宁伤心地哭了。她默默地将一件在坐月子期间为丈夫编织的紫红毛衣打进背包,然后一抹眼泪,把丈夫推上了汽车。第二天,王小宁带着女儿回了西安。她天天翘首西望,盼着丈夫早日…  相似文献   

2.
弱女铁肩,挑起家庭一座山 时光回溯到二十年前耶个风雪交加的寒冬之夜。在白河东岸的新野县五星乡台庄村的两竟破瓦房里,一位饱受病魔之苦的中年妇女,正一步步走向她人生的终点。昏黄摇曳的煤油灯下,她半睁着浑浊的泪眼,伸出骨瘦如柴的双手,抚摸着女儿满是泪水的面颊,断断续续地说:“雪荣,叫个弟……弟,全靠你……你了……”一位善良的母亲,带着她无限的牵挂,留下她最后的嘱托,永远地去了。在她的身后,撇下了哭成一片的五个儿女:20岁的大女儿台雪荣,10岁的大儿子台雪城、刚上小学的二儿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放牧员萨木扣,在旧社会是一个贫苦牧民的女儿,从小就死了母亲,九岁上给牧主放羊,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她十三岁那年,因为生活不下去,舅父领着她从青海逃难到甘肃张掖平山湖来,还是给牧主牧放骆驼,整天挨打受骂不得温饱。一九四九年,这个十五岁的少女,带着  相似文献   

4.
玉仙的故事     
<正>今年的阳春3月,对于家住偏僻 苗寨——花垣县民乐镇谷哨村的15岁少女石玉仙来说,是个格外明媚的季节。一批又一批素不相识的城里人带着人间最珍贵的爱心、带着沉甸甸的关怀和祝福来到她的小山寨,来到她身边…… “妈妈,我才15岁。我不出嫁,我要读书……” 石玉仙原是贵州省松桃县芭茅镇人,8年前,父亲去世后留下了母亲和姐弟四人。母亲带着他们改嫁到花垣县民乐镇谷哨村现在的家。继父也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吃矿,矿吃我们》②是美国女性人类学家纳什(June Nash)关于玻利维亚锡矿工人的经典民族志作品。纳什于1969年到玻利维亚锡矿山做田野,当时她42岁,还带着一个女儿,整个1970年她都在田野中。调查的敏感性使得她被矿工和CIA同时监视,但她最终获得了矿工的接纳。1971年她着手整理矿工Juan Rojas的口述历史,于1976年以西班牙文发表。《我们吃矿,矿吃我们》初版于1979年,1993年该书再版时,  相似文献   

6.
何琼姑     
僮族姑娘何琼姑,八岁就被爹妈许给黄家当儿媳。1950年,何琼姑的家乡解放了,那时,她才刚满十五岁,黄家逼着要娶人,妈妈只好叹一口气对女儿说:“乖崽呀,解放前收过黄家的洋钱和聘礼,要飞也飞不出去哪,怨只怨你爹妈的命苦!”何琼姑望着满眼泪水的妈妈,一句话也没有再说。这一夜,妈妈却哭了一整夜。到了黄家,阿婆第一天就呶着嘴对何琼姑说:“你没有来,我们黄家的水够吃;你来了我们的水就不够吃了!”她叫何琼姑每天去挑水。何琼姑人小力气轻,挑着一对大水桶偏偏倒倒直摇晃,但是她从小就生长在贫农家庭里,跟着爹妈下地干过庄稼活,她咬紧牙,磨炼磨炼也就挺住了。这一切苦处她都从来没有回家去对妈妈说,她怕妈妈听了更伤心。这时,革命工作一天比一天开展,工作队一位年  相似文献   

7.
作为前疫区居民,半年来我产生了强烈的被困感,所以一听说外省不再隔离来自广东的人,我就打算去旅游了。打电话给朋友,她马上提议去凤凰,她正好在当天分别从报纸和电视上看到关于凤凰的介绍。第二天就出门了。 从怀化到吉首的火车上,对面坐的两个小伙子是吉首的土家族人,在深圳打工,说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以前坐的都是长途汽车。他们旁边的中年人是凤凰人,姓黄,也在深圳  相似文献   

8.
正早上6点半,天刚蒙蒙亮。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乐坪镇福利院,胡玉凤像往常一样翻身起床,麻利地穿衣出门,轻手轻脚来到老人们的房间开始挨个查房。眉清目秀、身材高挑、中专毕业的胡玉凤自己也没有想到,从21岁的妙龄青年到38岁接近不惑之年,她到高山福利院陪护"五保"老人和智残者,寒来暑往,一干就是  相似文献   

9.
二十五岁的朝鲜族女歌手赵玉衡,是位煤矿工人的女儿。她在下乡插队两年后,考入延边艺术学校音乐专业学习声乐。在校期间,她曾参加省里举办的音乐会,崭露头角。七八年,被分配到延边歌舞团。赵玉衡既受过西洋发声的专门训练,又受到过朝鲜族民歌演唱的技巧指导,延边人民常夸耀她唱什么就象什么。《我就要嫁给他》,是她最拿手的歌,她唱得声情融贯,准确地表现了一位  相似文献   

10.
黄先勤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一进藏竟住进了医院,并在病床上度过了到西藏的第一天。她,从进入西藏,半个月3次休克,半年体重减了9公斤;她,一举改写了当地医院15年来没有做过一例妇产科手术的历史;她,为琼结县人民医院培  相似文献   

11.
海伦在没有认识车的时候就认识了船。11岁的她已经是一个划船高手。她太迷恋那种驾一叶孤舟、纵横于水上的感觉。海伦的父亲拉罕姆是一个优秀的弄潮儿,他的人生理想就是以最快的速度驾舟横渡1.28万公里的大西洋。在海伦23岁那年,拉罕姆决定实施自己伟大的横渡计划,但他拒绝带着一心想与他同行的海伦上路——他担心航途莫测的危险会吞噬了心爱的女儿。就这样,拉罕姆只身登舟,不久,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就在他手中诞生了。  相似文献   

12.
庄严 《民族论坛》2005,(9):45-47
53岁的吕明华2005年5月27日清晨上班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此时,距离他的女儿吕娜高考只有10天。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吕娜的母亲、亲友、老师、同学和邻居在悲痛中达成共识:掩藏真相,等高考结束再告诉她……吕娜的高考就这样在所有关心她爱她的人所编织的美丽谎言中顺利结束了  相似文献   

13.
哈卡斯人哈卡斯人主要居住在俄罗斯的哈卡斯自治州。过去哈卡斯人在订婚形式中有赠送火烈鸟的习惯。每当春天和秋天来临的时候 ,火烈鸟就飞过哈卡斯人居住的山区。那时 ,如果小伙子用枪射伤一只火烈鸟 ,他会把一条红色丝巾系在伤鸟的脖子上 ,并用一块红色丝绸把鸟包起来。他就可以带着这只鸟到心爱的姑娘家提亲。姑娘的父母应当愉快地接受火烈鸟。作为交换 ,他们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小伙子 ,并不再收聘金。如果他们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他 ,按哈卡斯人的说法 ,火烈鸟会诅咒这个家庭 ,他们的女儿会因此而死去。过去 ,哈卡斯人举行婚礼时 ,新娘要履…  相似文献   

14.
朱红广 《民族论坛》2004,(10):28-30
<正>在中国当今歌坛,湖南妹子可谓红遍了半个天,宋祖英、李谷一、汤灿、张也……以东方美人著称的实力兼偶像派歌手陈思思,无疑也是其中最优秀的歌手之一。陈思思以其甜美圆润、清新质朴的演唱风格和漂亮的形象享誉歌坛,她近几年来不断推出的新歌,如《风调雨顺》、《祖国,您在我心上》、《吉祥歌》等,在全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她的演唱朴实动情,带着深深的祝福,带着长长的情思,像一道亮丽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秦岭南麓大山深处的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境内,活跃着几名特殊的扶贫工作队员.领队的是一名50多岁女队员吕春华,她带着夏安志等五名小伙子,在这深山乡村里已工作近两年时间了.他们是湖北省基督教两会积极响应省民宗委“十村百户”帮扶活动倡议,派到村里来实施扶贫助困项目的工作队.  相似文献   

16.
方一苇 《民族论坛》2005,(11):45-46
在深圳市福田区的一个普通的单元里,住着一户普通的人家。男主人是国家公务员,女主人在一家公司做会计,两个漂亮的女儿,一个(雪莲)在广州读大学,一个(露莎)还在读高中。正和每一个平凡的家庭一样,这是其乐融融的一家,如果非要说出他们和别人有什么不同,那就是他们已经在女主人的影响下,习惯了穿着“汉服”生活。偶遇汉服:真没想到,我们的传统服饰这么漂亮那是2003年的9月,今年49岁的刘女士已经不记得是如何点击了汉网论坛的主页,但那一行介绍却清晰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我们的汉服已经消失了三百六十年,三百多年来,我们一直期盼着它恢复…  相似文献   

17.
蓝水梅很忙,忙得难觅踪影。为采访她,笔者找到扫口村,家人说去白马寮养殖场,找到养殖场,又说去水梅禽业经营部。打电话到经营部,却说在扫口村改厕、改路,经一番周折,还是在白马寮山湾“逮”住了她。她,中等身材,国字脸,四十四五岁,目光中透露出坚毅、刚强,又显得质朴、厚道。蓝水梅出生在外舍乡降石村。1973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因为穷,读不起书而辍学。20岁时嫁到扫口村,因为只生两个女儿,而遭非议。为争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口气,她到城里打过工,摆过摊,又与丈夫一起收过毛竹、木头,品尝过十年闯荡江湖的酸甜苦辣,也成了村中小有名气的精明人。  相似文献   

18.
在辽阔的亚丁草原上,住着一支风俗独特的少数民族,这里的未婚男女依然过着“走妹”生活,还带着“群婚”色彩。我一不小心,跌入其中,享受了“走妹”的情趣与欢乐,最后却带着“走妹”逃离了那方纯朴的山水。初出茅庐入山寨1996年,我从广州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之后,自谋到四川与西藏交界的亚丁草原一个仅有几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地区任教,那年我23岁。在乡政府下了车,我拿着乡政府工作人员给的地图走了近一天的山路。我进了村,遇到一小姑娘,我问她学校在哪里,姑娘拉着我走到一座木桥下喊“老三伯,来新老师了”。原来老三伯是这里的村长兼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19.
仓宫寺是拉萨最著名的尼姑寺院,到这里修行是不那么容易的。它有一套繁杂的手续和仪轨。这个寺院的住持(堪布)强巴旺母,曾经给我讲起她进寺和受戒的经过。 强巴旺母是一位小官吏的女儿,父亲在布达拉宫管理仓库,收入不多,要供养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不免有点拮据。她看见父母常常为五姐妹的嫁妆发愁,便提出到仓宫寺出家,那时她刚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内蒙古女子赵素清因为爱情嫁到新疆岳普湖县阿其克乡九村一户维吾尔族人家,演绎了一曲民族团结之歌。如今她可依靠的公公婆婆、丈夫都已离她远去,而她为了两个女儿,因为爱,甘愿留在那个贫瘠的小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