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区域融资与风险投资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和研究日本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表明日本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不仅要依靠间接和直接融资,而且需要依靠政策性融资和多元化融资方式共同配合,才能克服各单一融资方式的缺陷,以满足中小企业的多种融资需求,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围绕日本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别从日本中小企业经营现状、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政策性融资和多元化融资等方面进行分析,这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块状经济竞争力评价及实证分析--以杭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章成  常敏 《浙江学刊》2004,(5):169-172
浙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正是借助了块状经济的崛起.发展至今的块状经济究竟如何在国际经济新形势中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必须从科学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其竞争力现况入手.本文通过全面深入剖析块状经济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特定区域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构筑块状经济竞争力三步评价的方法,并以杭州较典型的块状经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新见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之间相互开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于合理,既保持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又把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控制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并逐渐收敛,达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4个"标志",即区域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区域分工趋向合理、区域经济整体高效增长、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在一定的"度"内,且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程度之分,即区域经济联系越密切、区域分工越合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程度越小以及区域经济整体发展速度越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也就越高.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综合性、互制性、动态性、层次性与量化区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赵廷和 《创新》2007,1(4):106-11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区域块状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态。强调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南宁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必须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陶希东 《创新》2016,(4):104-111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从普遍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域经济"向城郊一体的"大都市区经济",再走向突破城际省际边界的"跨界区域经济"的基本演变过程。跨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地理空间的相邻性和跨界性、经济互补共享与社会融合性、城市政府的高地理密度性和共同责任性。跨区域经济共同体建设面临多重体制障碍,建议积极构建多级政府、社会、市场、民众等多元参与的"跨行政区多层—多要素—共同治理"体系,并配套相关政策,包括制定《国家政府间关系法》,改革创新地方官员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改革锦标赛式的官员晋升制度,设立公平、公正的跨行政区利益司法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6.
张纯记 《学术交流》2012,(7):97-1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需要在区域层面上得到贯彻落实。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投资消费结构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和空间结构调整等方面。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应坚持合理化与高级化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区域投资消费结构调整应坚持促进消费导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提高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区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应坚持人本导向,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整应坚持协调发展导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合作的研究已经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与东盟密切联系的地区,例如东北亚(中国、日本和韩国)和"东盟+3"。通过加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从中国—东盟发展历程看,"中国+东盟"合作模式为区域经济合作带来诸多的契机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演变历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给东北经济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均衡发展"战略为东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时期东北经济发展相对趋于缓慢;"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给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促进东北经济的全面振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主要是通过签订多边或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组建自由贸易区的形式来进行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除东盟自由贸易区外,尚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以及"10 3"和10 1"等形式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行.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地区、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次区域合作理论"被国外学者普遍视为当前国际合作研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发展,但国内学者对该理论的跟进、评判乃至运用还十分欠缺。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以来,跨境次区域合作研究成为中国学者关注的重点,从政策研读与可行性视角分析的文章较多,而从理论层面解读的文章较少。与此前以国家为参与主体、宏观化、整体性的区域经济合作相较,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次区域合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区位作为核心单位,更注重中观甚至微观领域,具有包容性,关注边界从屏蔽效应走向中介效应与跨境区位经济功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叶琳 《日本学刊》2013,(1):151-156,160
全国日本经济学会2012年会暨"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新格局中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0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日双边经济关系"、"日本经济综合问题"以及"日本产业与企业问题"等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日本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日本区域经济取得较为强劲的发展。区域新格局的形成、城镇经济的协调发展、互动机制的创建,已成为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本文就日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主要举措、存在的问题作些浅析。当前,在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日本的经验及作法,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乾和  陈磊 《创新》2016,(5):49-56
美国技术创新计划(TIP)支持有科技优势的中小企业进行目标明确的变革性技术研发,以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提升美国的竞争力。它的资助与管理具有支持企业面向国家需求的变革性研究、设立专门的咨询委员会、坚持以同行评议进行项目遴选等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把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与"跨办公室"工作模式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实行全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相结合等工作机制。它为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带来的重要启示在于要面向国家产业需求,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的变革性技术研究;倡建中小企业创新联盟,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后评估研究工作,重视影响评估对科技计划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曾宪达 《学术交流》2007,(9):100-102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产业链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辐射作用,更有利于经济圈的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加速产业链的完整化,以产业链为基础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产业链创新管理,探索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难点和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形势的变化,东北亚国家的合作意识增强,纷纷把加强双边和多边合作作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以其地缘战略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域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但是,由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难点是"两大缺失、两大不同和三大不确定因素",本文提出若干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互动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区域化,高等教育区域化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正确处理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区域经济资源配置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应该培育适合区域振兴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这一体制是深化区域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邓志阳 《探求》2010,(1):49-52
本文在深入研究近期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模式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提出了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体三化"的模式,并在研究国内区域经济三类行政区域化空间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种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认为珠三角地区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效率高,成本低;同时认为,国民经济从"行政地方型经济"转型为"跨行政地域的区域型经济",获得的规模经济效益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成功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了国强民富.该计划以解决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农业与非农业之间、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地区之间、各阶层收入之间、过度依赖海外市场与内需严重不足等诸多不平衡增长问题及其引起的各种社会矛盾为背景,通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和转型,达到了强国与富民协调发展的目的.如何使普通劳动者同步享受"国富"带来的"民富",参考、借鉴日本方面的成功做法,对提高我国普通国民收入,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整合海域为新版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于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价值定位,并依据实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现实条件进行机遇认定,进而做出实施海洋区域开发战略的对策创意。本文通过构建海域开发体系,改善地缘经济关系,造就和谐海洋氛围,促进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开发格局和总体战略,真正实现"经略海洋"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全球化的视野透视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中两大发展趋势,两者紧密关连,相辅相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当前出现十大趋势和特点:(1)区域自由贸易区协议已遍及全球各大洲;(2)出现泛洲性或跨洲性规模的区域经济组织发展趋势;(3)区域经济组织成员的同质性减弱,异质性或混合性明显;(4)区域经济组织的开放性趋强;()区域经济组织突破单一契约型,出现平等协商型趋势;(6)区域经济组织呈现多层次性,成员交叉重迭;(7)区域经济组织之间开展对话和加强联合愈益发展;(8)发展中国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作用逐渐突出;(9)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经济和政治紧密结合,相互交叉影响;(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平衡发展更显突出。这十大趋势和特点必将对21世纪的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新格局的形成,对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