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曹操生于斯,长于斯,成于斯,至死于斯。社会环境造就了曹操。他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少即习武,“博览群书,特好兵法”。长而为尉,即亲武事。既迁典军校尉,适董卓乱起。自此,鞍马劳顿,倥偬一生。战争的实践,加深了他对历代兵家、特别是对《孙子兵法》的理解,从而发展了兵法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最终他成了一代军事大家。曹操的军事思想,是祖国军事思想宝库的一个组成部分。 据《三国志》注引晋人孙盛《异同杂语》说,曹操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记载,曹操作《〈孙子兵法〉注》二卷、《〈孙子兵法〉集解》一卷;《〈太公阴谋〉解》三卷;自撰兵书有《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接要》十卷(另有三卷本),《兵书略要》九卷,《魏武帝兵法》一卷。还有的记载说,曹操曾撰有《司马法注》。上述著作,有的可能是同书异名。但整体可见曹操确曾有过不少兵法著作。这些著作在唐代以后大都失传了,仅有个别著作留下残文。我们现时所见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及他本曹操文集中相当部分是军事性的,这些军事教令,极大可能是魏晋时人所辑曹操兵书中的内容。 曹操作有《孙子序》。历代学者据此认为,现存《孙子》十三篇,就是曹操整理删  相似文献   

2.
《三国演义》于兵家首重孙武,叙事频引《孙子兵法》,以《兵法》写人论事,妙体《兵法》理论,其所写虽然总体为文学想象中的战争,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兵法》的演绎.因此,《三国演义》不仅作为小说可以赏心悦目,而且曾是古代行兵作战的参考,实为一部通俗小说体兵书,其作为《孙子兵法》通俗化、艺术化的成就,无论在古代小说史上还是在兵学史上,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和我国都很重视《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兵法)的学习和研究。《兵法》对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方面都有重要参考价值。现仅就《兵法》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看法。《兵法》是一部宏伟的军事战略巨著,被推崇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和“兵学圣典”、作者孙武也被称颂为“东方兵学鼻祖”。该书现已译为英、法、德、俄、日等多国文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月战》有这样一段文字: 十战而六胜,以星者也。十战而七胜,以日者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九胜,月有……[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文物出版社1975年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认为:“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的“过”疑借为“祸”。此句意为  相似文献   

5.
孙膑是我国战国中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大师,他所述作的著名兵书《孙膑兵法》(即"齐孙子")自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重光于世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人们发表的有关作品中,对其书的理论价值已有较多的研究,而对孙膑本人的用兵特点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则尚不多见,本文愿对此略陈己见,敬请批评指正。一、孙膑的家世和经历孙膑是春秋末期著名"兵圣"孙武的"后世子孙"①,出生在"阿鄄之间"。,即今山东阳谷县至鄄城县一带③。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述:"孙子膑脚,而论兵法。"孙膑虽然…  相似文献   

6.
张耀杰与我曾有一"过节儿",但我仍然要为其新著《北大教授与〈新青年〉--新文化运动路线图》(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说几句话.  相似文献   

7.
最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由著名经济学家王惟中教授和他的学生洪大璘研究员合著的《〈资本论〉专题研究及其应用》(以下简称《专题研究》)一书。这是他俩继《〈资本论〉专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后的又一部大作,具有  相似文献   

8.
<正> 1981年鲁迅百年诞辰纪念前后,全国出版的《野草》研究专著、专集不下十部。其中,逐篇注释或诠解的有李何林《〈野草〉注解》、许杰《〈野草〉诠释》、闵抗生《地狱边缘的小花》等;侧重艺术分析鉴赏的有扬州师院中文系的《〈野草〉赏析》、李国涛《〈野草〉艺术谈》等;对《野草》进行全面论证分析的则有李希凡《一个伟大寻求者的心声》以及孙玉石的《〈野草〉研究》等。很有分量的单篇论文也多有发表,其中,尤以曾华鹏、李关元撰的《论〈野草〉的象征手法》惹人注目。1983年6月,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在苏州举行了合专题性《野草》学术讨论会,并出版了《〈野草〉研究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野草》研究的开展。上述论著的出现,打破了《野草》研究的沉寂局面,攻克了这项难治之学的许多难点,标志着《野草》研究的空前深入和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延年的新著《〈歧路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歧路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挖掘,创获甚多,颇富学术和理论价值,有相当  相似文献   

10.
《三十六计》(《秘本兵法》),大约成书于晚明或清初。此书是手抄本秘传下来,无撰者可考。最初在一九四一年十月用土纸排印,在成都瑞琴楼发行,但尚未广泛流传。此书是一部兵书,是一部古代军事谋略学专著。它包含着丰富的军事哲学思想,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这本书已于一九七九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今天,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这份遗产,对丰富军事历史知识,研究现代军事哲学,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两昆仑”指意何在?历来释者歧异,未有定论。近读《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何泽翰同志《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新解》,谓“两昆仑”意指罗升、胡理臣二仆。未便苟同,故略抒浅见,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2.
张扬 《东岳论丛》2011,32(2):59-62
"存疑主义"是胡适在清代朴学的基础上,从赫胥黎自创的Agnosticism这个概念中截取的方法。这种方法在胡适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的考证中一直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水浒传〉考证》、《〈水浒传〉后考》、《百二十回〈忠义水浒传〉序》、《〈红楼梦〉考证》和《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等重要论著,其写作过程和文章结构无不是"存疑主义"这一学术方法的体现。这种方法在胡适对白话小说文字的研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辉 《船山学刊》2015,(1):51-55
柳宗元对《国语》的文学价值有高度评价,同时,以"中道"思想为标准,柳宗元对《国语》中"不概于圣"之处也做过深刻批判,这集中体现在《非〈国语〉》中。以柳宗元对《国语》一书的接受与评价为线索,论析柳宗元撰述《非〈国语〉》的目的与原则,可以加深认识柳宗元的"中道"思想,并进而了解"中道"思想对柳宗元经学、文学、史学等思想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二年四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发现了散佚一千数百年的《孙膑兵法》。这部古兵书的出土,对于我们研究先秦时期军事问题和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特别是《擒庞涓》篇,对于进一步探讨早期军事家的战略、战术思想,提供了宝贵资料。 《孙膑兵法》里的《擒庞涓》篇,是记述战国中期有名的“围魏救赵”的魏齐桂陵之战。孙膑在这次战役中,采取“批亢捣虚”的战法,调动魏军于运动中,乘隙发起不意的攻势,击败魏军于桂陵,擒获大将庞涓。  相似文献   

15.
自1981年至2002年《突厥语大词典》三卷汉译本出版,共发表论文172篇,其中民文107篇,汉文65篇。2001年出版了专著——《〈突厥语大词典〉语言研究》。从此以后,《突厥语大词典》研究逐渐向专题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格局,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为构建"《突厥语大词典》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康国章教授的《〈说文〉所收〈诗经〉用字考释》,由于我和著者甚为熟稔,得以先睹为快。拜读之后,感觉此书确实是一部难得的严谨而又扎实的学术论著。该著作是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文》所收《诗经》用字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作者历时四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作为一部考释著作,笔者感觉该书的特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选题新颖,视角独特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李成龙副研究员撰写的《〈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是一部适合当前实际需要的理论专著.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孙子兵法》是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所谓现存最古老其实非最古老,从军事思想发展史看,《孙子兵法》不过是我国自黄帝时代到春秋时期的早期兵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学术界对此多有共识,但迄今为止,有关前代兵家兵法对《孙子》影响的问题,至今尚无专文予以探讨,本文对此略陈浅见,诚祈学界师友多加教正。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著名的边疆研究杂志《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和《康导月刊》,以研究康区为主,兼及西藏及中国其他边疆地区的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边界等问题,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随着时光的飞逝,目前寻找这三种康区研究杂志的全本,已属不易。近期由四川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康藏前锋〉〈康藏研究月刊〉〈康导月刊〉校勘影印全本》,虽是对于这三种期刊的影印再版,但却原真、完整呈现了这三大康藏研究期刊的原貌,这对于康藏研究、藏学研究乃至西南区域研究具有重大的史料和学术价值意义。此外,《全本》在编纂体例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既是当今史学繁荣的体现,也是推动相关研究继续进步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沈毅教授是一个勤奋的学者,在民国报刊史和新闻史研究领域可谓成绩斐然。他继2008年《〈独立评论〉研究》之后,又于2011年出版新著《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1]。如何审视沈毅教授的这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