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清差距面对差距缩小差距──浅析努力缩小东西差距王国忠(藏族)东部沿海开放地区和西部民族地区在发展上的差距已客观存在,并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个问题不仅是近几年从中央到西部各省区、各县市党代、人代、政协会议上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  相似文献   

2.
当前,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执政新追求。重庆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重庆建成居民幸福感最强地区之一"。民生政治要求执政者努力消除市场失效及不合理制度安排和权力分配所导致的管治失效和社会排斥,为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3.
论缩小东西部差距陈育宁90年代以来,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日趋明显,西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发展要素大量东流的势态,对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的不利影响亦趋于显著。在东部沿海地区不断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区域发展战略日臻成熟、经济增长突飞猛进的今天,对西部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引人注目的。但是,同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这突出地表现在东西部差距的扩大上。1949-1979年的3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之比为0.939:0.935:1,东中西部不相上下,1980-1994年的15年间,东、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变为1.26:1.027:1,东部地区年均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1/4以上;1990年到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501%;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正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而…  相似文献   

5.
曹普 《天府新论》1996,(5):8-11
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之我见曹普十几年来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的经济地理上形成了两个大的板块:日益发展的东部扳块禾[相对落后的西部板块”。从全国统一的经济发展系统来说,如何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避免板块之间的逆向摩擦和碰撞,是中国制定面向ZI世纪发...  相似文献   

6.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已经成了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解决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公平问题,特别是分配领域的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要。最近,收入分配问题再一次不可避免地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从理论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有助于构建公平的社会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缩小收入差距对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钧儒  黄法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23-126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呈扩大趋势,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需全方位、多层次进行治理,实施系统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曾昭宁 《人文杂志》2005,(6):149-150
本文针对我国体制转型期当前社会公平大幅度失重下收入分配悬殊化格局以及对构建和谐社会产生的严重威胁,从制度层面追问其深层成因,特别强调权力与资本相结合参与分配所导致的收入差距要远远大于按资分配和按劳分配所拉开的差距,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应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整为"公平与效率兼顾",最后针对性地在"调高"、"保低"和"扩中"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开放政策缩小地区差距●桑百川缩小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是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但绝不能用抑制东部发展的办法实现地区间平衡发展的目标,这一点已被历史所证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只能寄希望于开放、改革,消除制约其自身发展的体制因素,培植起自身...  相似文献   

10.
再论缩小东西部差距陈育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闭幕时的讲话《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强调了要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市场发育不成熟,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的不成熟,直接导致要素收益的错位实现,这是收入差距不合理存在的根本原因。本文基于对三大基本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市场及收益归属的分析,从理论上寻求转型期居民收入差距的新解释。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秩序比较混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社会的稳定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因此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关键就是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东部发展速度高于西部,东西部发展差距在日益拉大.党中央作出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在"十五"规划中重点部署了西部地区的发展项目,提出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强化东西部地区的互惠合作.本文概述了东西部的差距,指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力,提出了缩小地区差距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中国经济进入下一个 2 0年的高速增长期 ,国民收入差距可能继续在扩大而不是减少 ,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2 0 0 3年 1 2月 2 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指出的。他认为 ,这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经历城市化、工业化转型必然遭遇的严峻问题。只有当中国农民实现充分就业时 ,中国人民的收入差距才能缩小。樊纲说 ,解决目前中国存在的地区、城乡、就业者与失业者的收入差距问题 ,其基本途径是保证经济高速稳定发展和就业机会不断增长。目前 ,农业已不再是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源泉 ,众多农民正脱离土地、进…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关系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而经济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公平分配则是社会经济关系和谐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长足进展,城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相应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分配秩序比较混乱,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措施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欠账太多,又有远离出海口、自然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必须有大的对外开放措施才能缩小差距。(一)在对外开放层次上必须要有大的突破。在占国土面积60%以上的西部地区至今没有一块特区(包括自由贸易区、经济开放区、保税区等),这既不利于改变对外开放的失衡格局,又不适应当今世界对外开放的潮流,欧美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陆和落后地区建了许多特区,以促进发展,缩小差距,我国为何不能。如果说西安在1300年前成为世界最开放的城市,鼎盛时划出半个城供对外贸易,有1万多外国人长期居住,现在完全有理由和条件使之更加开放。将某一地…  相似文献   

18.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芳 《河南社会科学》2011,19(2):116-119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缩小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需要科学地认识造成这种差距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可行的、有效的具体措施。其中关键的措施是进一步减少农业劳动力。为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城市化,逐步形成既符合效率原则又满足公平要求的公民自由择业和自由居住的经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一、邓小平发展战略目标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发展战略目标是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这些财富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支配这些财富的前提条件是剥削与压迫,它必然导致两极分化,一极是占有大量财富的少数剥削者,另一级是贫困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是要在消灭剥削压迫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少数人富裕,大多数人贫穷,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指出二元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是造成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制度性因素。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必须创新分配体制,即把二元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变革为城乡一体化的收入分配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