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龙骨坡抬工号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产生过较为重要的社会影响,是现实的反映和历史的见证,是巴蜀文化的艺术瑰宝,也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从龙骨坡抬工号子的文化背景、语言特征、音乐特征和社会功能等方面入手,探析其文化特征与艺术价值,以期该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化"、"民间语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回归传统和民间的一种自觉选择,是一种确认的理想存在和价值取向。民间意识的复活,在深层意义上成为文学真正变革的动因。笔者针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个案进行剖析:一是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家内在的主观世界;二是民间语境的"异质书写"体现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与消解。它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3.
“民间文化”、“民间语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回归传统和民间的一种自觉选择,是一种确认的理想存在和价值取向。民间意识的复活,在深层意义上成为文学真正变革的动因。笔者针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个案进行剖析:一是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家内在的主观世界;二是民间语境的“异质书写”体现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与消解。它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4.
陕北民间文化艺术是由陕北劳动人民创造传承的文化艺术。随着中国文化事业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对外交流的机会也逐渐增多。但由于受到地域及语言障碍等问题的影响,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在对外交流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构建陕北民间文化双语环境是推动陕北民间文化发展及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化艺术与旅游的联动开发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趋势。怀梆、沁阳唢呐及高抬火轿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焦作地区风貌的民间文化艺术,但传统的运作方式已使它们在传承之路上渐趋消退;另一方面,焦作旅游业虽然近十年发展迅猛,但重山水、轻文化的开发模式已不是主流所趋。本文基于旅游与民间文化艺术联动开发的视角,在分析怀梆、沁阳唢呐、高抬火轿及旅游开发市场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让民间文化艺术为旅游开发注入新的活力,如何利用旅游开发促进焦作地区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并以此带来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共赢。  相似文献   

6.
基督教本土化进程及方式——以汕头市盐灶乡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汕头市盐灶乡是一个基督徒人口比例高达1/10的社区。基督教作为一种宗教,已成为社区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本土化程度比较高。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揭示基督教与社区和非基督教徒的关系,进而结合早期传教史探讨基督教本土化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东岳信仰的人类学分析——以山西蒲县地区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归属于国家正统祀典活动的东岳信仰,在扩布的过程中,由国家正统祀典向地方转化,并逐渐演变为地方社会的祭祀系统,享受民间祭祀,从而揭示出东岳信仰在大传统和小传统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孙俍工,与外国文学有着不解之缘。20世纪20-30年代,孙俍工对世界文坛状况尤其是日本文坛和文论进行了一系列的译介。他或编著世界各国著名作家的传记,或根据自己的学习研究乃至教学需要将外国(主要是日本)的文艺理论著作译介到国内。他还根据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实笃的《一个青年的梦》创作了剧本《续一个青年底梦》。孙俍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与外国文学也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用艺术的手段再现西汉强盛时期的历史,不仅传递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很高的审美情趣,而且有深切的现实关怀,在对历史的叙述中表述着现实主题.  相似文献   

10.
燕青 《国际公关》2022,(6):124-12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作为多模态话语载体的新媒体对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推进作用日益突显。本文结合李子柒短视频的海外热播,分析其热播的原因,从而发挥出民间群体作为传播主体的关键作用;实现文化元素的浸润式传播;活用多模态话语,从普世审美三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对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歧路灯》小说语言的民俗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歧路灯》是一部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长篇小说,其特殊性不仅在于它是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还在于它对18世纪的清代社会生活作了细致而有趣的临摹,为后代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多侧面的巨幅画卷。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相比,它所映象的社会面可谓"五光十色",尤其是对中原地区民间风情、闾巷习俗的描述,堪称绘声绘色,跃然纸上。与此同时,在表达和描写之间,也充分地表现出小说语言的地域性、通俗性和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丧礼属人生礼仪中的大礼,土家族在丧葬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与习俗。土家族的丧葬绘画形式多样,如纸面绘画、木版绘画和织物绘画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缘于安徽民间音乐衰微所引发的学术思考,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调查法,对时下安徽民间音乐的保护、开发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分析。文章由此认为只有在活态的理念下,以现代科技为技术支持的新型非遗举措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自由灵动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从原有的口口相传和少许文本记录的状态,发展到数智化时代的今天,民歌传承的方 法、途径在不断改变。 音频、视频的保存便捷了民歌的传播与传承,文本是民歌记录的重要补充手段。 民歌的时代价值却一 直未变,并有新的拓展,体现为教育与文化传承、历史和时代创造、地域文化创造使命  相似文献   

15.
论沈从文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从文湘西乡土小说创作对乡村主人公所受民间文化或“民风民俗”的横向制约作用 ,从认识与表现上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与悖论。这体现在他一方面在意识表层上对湘西民间文化纯厚品质的肯定态度 ,另一方面却在具体的情节与画面中显示了对这种态度的某些解构效应 ,表现出对湘西民间文化 ,民间精神价值的怀疑。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但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达,原先封闭的地方开始向城市学习,大量的流行文化与音乐进入后冲击当地的民族民间音乐并与之混杂。云南绿春县民间歌乐舞就存在这种“同化与流行、失传与变异”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民间宗教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同根同源性、复杂多样性、海洋性、普化性和非系统性,这些特征对祖国统一大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民族传统音乐代表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质、神韵及审美习惯。通过学校音乐教育 ,引导青少年学生继承、宏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对于维护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撒拉族民歌的调式结构是多样的,但其强调属音到主音,或下属音到主音的调式功能关系,不仅使调式和调性的布局很有逻辑性,而且极具艺术特色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语言禁忌在荆楚地区无处不在,它与每个人的身体、言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都有联系。它是一种生活习俗的反映,也是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观念、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在这一文化区域内的综合反映。它是荆楚地域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体系自身的需求所致,同时也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它源于民众对美的追求,源于人们的各种心理欲望。它在俗信文化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为:对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汉语的语汇与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它是对语言环境的美化,它使人们不自觉地使用文明用语,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而言,它带来一种新的文化意义,是对相异地区与民族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