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问题,考察了供水区地方政府和受水区地方政府两个群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分别建立了南水北调供水区地方政府选择治污策略及受水区地方政府选择正常购买策略的复制动态方程并求得相应的进化稳定策略,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系统具体演化结果与博弈初始状态有关,博弈双方支付函数的参数初始值及其变化将导致局中人朝不同的均衡点收敛。进而引入上级政府(或机构)的参与,通过上级政府(或机构)实施奖励政策与惩罚措施,使南水北调工程供受水区地方政府的博弈向策略(治污,正常购买)演化的概率增大。但需要强调的是上级政府(或机构)实施的奖励政策与惩罚措施不能过高或过重,也不能过低或过轻,否则上级政府(或机构)的介入将得不到期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供需网成员企业协同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竞争是供需网成员企业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复制动态"的思想,构建了供需网成员企业协同竞争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分析.通过模型分析,得出协同创造的额外收益、协同成本以及协同收益的分配机制是影响供需网成员企业协同竞争演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博弈理论,构建了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博弈模型,并针对招标工程中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行为问题,通过局部稳定分析及系统图,揭示了监管部门和招标企业之间招标活动的演化进程,并探讨了系统演化方向的控制因素及可能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行为是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文章在构建的企业污染治理战略联盟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演化博弈在联盟中的具体应用,将影响企业决策的多种因素纳入到演化博弈模型中,从系统论出发,对联盟内企业的污染治理策略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求出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此为基础,认为应从激励和惩罚机制、政府协调和管理机制、社会公众监督机制方面促进企业污染治理战略联盟的形成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关系演化博弈的数理模型,分析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同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有限理性的非对称博弈演化分析,得出物流链中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之间协同合作关系的演化稳定策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协同行为选择,会因博弈的初始状态、种群的学习速度等造成不同的演化路径,从而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两个供应链系统的零售商之间进行Bertrand竞争的动态演化过程:其中每个供应链系统由一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并且每个零售商在不同的市场中可以采取两个纯竞争策略:利润最大化策略或收入最大化策略.假设零售商在互相独立的市场上销售产品,并且供应链之间的产品是同质的.研究发现存在两个演化稳定策略(ESS):(1,0),(0,1),即一个供应链的零售商全部采取利润最大化行为,而另一个供应链的零售商全部采取收入最大化行为.同时发现系统的演化方向依赖于双方的需求函数以及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并且还受到各自初始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借助演化博弈方法,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审计单位之间的三方博弈模型,分析了各参与人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过程,探讨了不同主体之间策略选择的影响方向与影响强度,求解了各参与人在稳定策略下的复制动态方程,并运用Matlab2016b软件对推论结果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企业违规生产收益、寻租成本、政府奖罚力度等是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子,对关键因子影响方向和影响强度分析为改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促进政府和高校深度协同发展有利于推动大学生创业成长壮大.文章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构建政府和高校博弈矩阵,分析政府和高校协同投入不同优质创业资源情形下的演化博弈状态;并运用Matlab展开数值仿真,剖析参数取值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显示通过调整参数可以有效引导大学生创业向稳定平衡状态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完善政校协同发展策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文章以演化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政府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环境行为的博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双方的博弈均衡状态和演化稳定策略,进而讨论在政府排污税规制政策强度变化条件下企业最优应对策略的选择,从而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由于风险投资活动的正外部效应导致市场失灵,因此政府需要制定公共政策对其行业发展提供支持。文章建立创业投资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创业者与风险企业家的博弈关系,求解两者演化的进化稳定策略,探讨其控制因素和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促进创业投资向"理想状态"演化的政府公共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生产者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形成我国蔬菜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应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有限理性的蔬菜生产者与采购商之间的策略选择问题,探讨分析双方收益、违约罚金及信誉对生产者与采购商行为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为解决蔬菜市场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演化博弈理论运用到食品供应链物流资源配置中,通过对供应商与加工商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供应商与加工商的物流资源投入策略与物流资源投入所带来的收益密切相关,他们之间存在不同的演化稳定均衡;(2)如果"坐收渔翁之利"行为从对方物流资源投入中获得的收益很大,则供应商或加工商进行物流资源投入的积极性就会很小;(3)政府调控下,供应商和加工商的演化稳定策略为(E,E),但惩罚和补贴的力度必须要大于相应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3.
现实中大多企业都是有限理性的,但是有限理性的企业能够通过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使自己成为完全理性的.文章研究了混合理性行为下动态古诺模型的演化,给出了理性行为决策和产量决策的复制动态方程组,求得了模型的均衡解并对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合理性行为下,博弈双方通过动态调整策略,会得到与完全理性行为下静态古诺模型一致的稳定解.  相似文献   

14.
闫杰 《统计与决策》2012,(13):186-188
文章建立了安全监管部门和承包商的非对称博弈模型,基于进化博弈理论的分析研究双方的行为特征以及进化稳定策略,提出对安全监管部门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文章认为,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为基础的正统经济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因而不能够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构建起科学的理论体系;而行为经济学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依据.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学的基础性假设之一,基于互惠性偏好的个体行为博弈可以改善博弈双方的经济利益,从而为演化博弈环境下群体经济行为从自利型向互惠型的演化创造了条件,最终为经济学视角下和谐社会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统筹模式下,有效地治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过程中的“逃费”问题,提高社会养老保险的征缴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文章构建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和策略动态调整过程.研究发现:加大对企业逃费的惩罚力度、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的惩罚力度以及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的监管成本,能有效治理“逃费”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演化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创新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方向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双方的博弈支付矩阵相关,也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并得出双方合作的概率与合作产生的超额收益呈正相关关系,与合作成本和背叛收益呈负相关关系,超额收益的分配因子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良好的创新网络环境、企业良好的信誉以及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等都有利于合作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徐江 《统计与决策》2013,(10):50-52
文章探讨了住房保障领域中政府与城市弱势群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问题。在构造相应博弈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演化博弈特性,发现在理性程度均等条件下,住房保障政策仍然存在着多重Nash均衡。研究了其斯坦克尔伯格博弈特征,认为由于双方理性程度的不均等,在博弈过程中,如果"高理性的"、"老练的"政府能够锁定"远见的"住房保障政策,"低理性的"、"短视的"城市弱势群体通过学习将逐步做出最优反应,住房保障政策最终收敛于最优的Nash均衡;但是,如果追求当期收益最大化,政府可能通过欺骗策略误导对方。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演化博弈论应用于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研究中,得出了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解决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思路与对策.最后得出结论,只有通过市场决定征地补偿标准才能解决博弈双方的经济矛盾,从而避免水电移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金融系统中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两大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对模型求解和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对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与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