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中国旅游饭店建筑美的各种形式 ,概括了其既是建筑艺术的特殊表现形式 ,又是一种运用美学法则来创造形式美的空间艺术 ,为设计和建造审美层次高、具有适用价值的中国旅游饭店提出了设想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 ,揭示出境旅游者在出境旅游中目的地选择、旅游形式、购买渠道、交通方式、住宿购物的消费决策和来自不同客源市场、经济收入、社会阶层、文化层次、年龄性别旅游者消费行为的规律 ;对出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提出今后出境旅游市场治理的对策及展望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文人墨客关于建筑名胜的题咏,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而且赋予了这些建筑名胜更高的欣赏价值,也促成了旅游建筑名胜诗词文化的形成。文章以古诗词为线索,分析和探讨了建筑名胜与诗词及诗人之间的联系,使我们更加全面地去感受建筑名胜诗词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人"是文化的核心。旅游主体在旅游文化及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质量的旅游主体话语能促进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文中阐述了旅游话语的分类及定义。旅游主体话语包括旅游者话语和导游话语。旅游者话语细分为有形话语与无形话语。导游话语细分为口头话语、书面话语及态势话语。本文基于旅游主体话语语料,对旅游主体话语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分类与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益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益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在我国只有10余年的发展历史。通过文献检索和梳理,其研究主要涉及公益旅游的产生、公益旅游的概念及特点、公益旅游的类型、开展公益旅游的意义、公益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内容。我国公益旅游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研究成果缺乏应有的深度;对公益旅游的基本概念和基础性理论研究不够;研究方法单一。今后...  相似文献   

6.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旅游者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并产生大量的旅游诗文。本文从悦耳悦目、悦心说意、悦志悦神三方面,对庐山古今旅游诗文审美感受的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探亲访友旅游市场特点和探亲访友型旅游者行为模式的分析,认为探亲访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尤其是资源非优区和处于生命周期中后阶段的旅游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针对该市场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8.
娄底市体育旅游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娄底市体育旅游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娄底参加体育旅游的旅游者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收入有密切的关系;旅游者在娄底参加体育旅游项目主要有健身活动、探险活动和观赏民俗娱乐活动等;他们对参加的体育旅游活动的目的和特性是多方面的,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呈日益旺盛的趋势;娄底市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优势,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是发展体育旅游的"瓶颈".  相似文献   

9.
康养旅游(wellness tourism)隶属于健康旅游(health tourism)的范畴,是新近国际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文章通过对康养旅游概念的源起及其流变的梳理,辨明了康养旅游与健康旅游、温泉疗法、疗养旅游、医疗旅游等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表明,康养旅游的产品形式会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健康政策、消费市场的特点而产生变化,因此,不同地区的康养旅游内涵、构成与产品形式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在康养旅游的功能分析上,主要聚焦于对人的身体、精神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最后,康养旅游者出游前的动机、旅游中的体验与游后的满意度和行为意向构成了康养旅游者研究的主体内容。康养旅游是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应从国家政策保障、目的地建设和公民健康观念入手,培育中国康养旅游市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时,文章也为未来中国康养旅游的研究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敏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9):59-60,63
选取国内10个不同城市老年旅游者旅游动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样本数据中测度项目的重要性、信度、效度分析,剔除得分最低的“别人去我也去”和“宗教朝圣”2个无效变量,建立了具有18个影响因素的旅游动机量表。通过因子分析适用性检测,得出影响老年旅游者出游的5个因子分别是自我实现、求新求异、增长知识、内部社交和外部社交,共解释方差82.179%,从解释方差的百分比来看,自我实现是老年旅游者最主要的动机。最后结合研究结论,给出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合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旅游也由个人的偶然行为转化为一项社会组织行为,且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合同成为规范当事人权利义务、切实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规范旅游合同的法律制度阙如,立法上停滞不前;理论上对旅游合同的理论准备不足,尚未为立法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一些最基本问题诸如旅游合同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在理论界与立法部门形成共识;实践中伴随旅游合同的格式化,损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旅游纠纷频繁;司法上对旅游纠纷的处理因无法可依而常出现一些偏差.旅游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支持,这也正是研究格式化旅游合同的法律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以往关于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大多侧重于从旅游业经济利益的角度着眼,名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实为满足旅游业需要,由此带来的弊端有目共睹。为了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应该予以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对杭州旅游者造成消费需求影响的因子:年龄因子、性别因子、职业因子和月收入因子。基于对四大因子的研究,提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旅游业态:旅游创智业。  相似文献   

14.
造成旅游基础理论的匮乏、旅游核心概念的非核心化、旅游研究视角的任意化、旅游研究领域的泛化、旅游理论的不成熟性等旅游理论困惑和矛盾的根源,在于旅游艾斯特定义。要解决旅游理论的基本问题,就必须抛弃旅游的艾斯特定义,取缔旅游概念的核心地位,建立以旅游者概念为第一位的核心概念,这是解决旅游理论问题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旅游者感知的海岛旅游安全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岛屿旅游安全是滨海旅游开展的前提,而从游客视觉来分析海岛旅游安全能具体指导岛屿旅游安全管理。以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湄洲岛为例,结合实地考察、深入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海岛旅游安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旅游欺骗、海鲜中毒与交通事故是海岛旅游安全的主要问题,而游客安全防范意识较低,海岛落后的管理体制和救援设施制约着海岛旅游安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旅游幸福体验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老年人的旅游体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问题,将旅游体验划分为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将主观幸福感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三个维度,设计理论假设并对老年旅游者的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旅游体验通过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感官及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感官及功能体验对主观幸福感中的消极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旅游需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需要理论是旅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旅游需要理论形同虚设,并未构建起理论的框架与实质内容。本文从概念入手,详尽分析和研究了旅游者的旅游需要,试图从理论上解决旅游需要的本质及基础理论。同时,也对单一性旅游需要、复杂性旅游需要的概念、内涵、规律及辨证关系重新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论旅游决策风险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旅游者在决定是否出游时,会产生旅游决策 风险,个体觉察到的风险过大,就会阻碍其旅游行为。研究旅游决策风险的成因及其对策, 对于减轻旅游者的决策风险、提高旅游企业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经营与管理水平,都有较 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界定农业旅游本质有利于发展农业旅游,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以旅游者为 视角,把旅游者作为农业旅游的起点和归宿,通过访谈调研,采取内容分析和扎根理论的方法研究发现:一是把农业环境、农业 生产活动、农业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物;二是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农业旅游的理解存在差异,并建构了不同的类型,具体包括 观光游览型、生活体验型、文化教育型、身心愉悦型、追求幸福型;三是农业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追求农业生活中的旅游幸福或 其他目的,以农业环境、农业文化等旅游吸引物为依托,通过观光、生活体验等活动从而领悟异地身心自由体验之境界。  相似文献   

20.
公益旅游兴起于欧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经历近四十年发展,成为一种与志工服务活动、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相融合的旅游形式,并开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行。通过对东西方背景下的公益旅游前期研究和近况发展的整理和归纳,总结出公益旅游动机、体验和影响三大领域的主要理论,并指出公益旅游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等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日后相关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推进我国公益旅游实践以发挥其在实现人、社会、生态三者和谐发展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