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从海外华侨社会的主体变化看中国侨务政策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初晓 《社会科学》2002,(11):58-62
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有 30 0 0万人。从 2 0世纪 6 0年代起 ,海外华侨社会发生了以华侨为主转向以华人为主的主体变化。改革开放以后 ,向海外移居的中国人年年增加 ,这些新移民群体具有老华侨、华人不同的特点。针对海外华侨社会的变化和新移民的特点 ,中国的侨务部门调整了侨务政策 ,在继续重视华侨的基础上 ,加大对华人工作的力度 ,侨务重心转向新移民。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发展。近几十年来海外华侨华人发生了很大变化,归纳起来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华侨华人主要流向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集中在北美、西欧、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同时,切见以上华侨华人参加居住国国籍,成为外籍华人,成为住在国的一支表现好的少数民族。从leqg年至1995年,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新移民200万人以上。70年代旅居美国华侨华人只有80万人,目前估计有246万人,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亚裔少数民族。法国70年代华侨华人只有edto人,现在有16万人,加拿大刀年代有华人…  相似文献   

3.
东南沿海侨乡女性是中国人口国际迁移史重要的参与者,对海外迁移现象的发生和持续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东南沿海侨乡女性的生活史是对留守女性群体的深入研究,也是解读中国海外迁移史和东南沿海社会历史的关键之一。侨批是华侨华人与家乡亲人(侨眷)的书信,同时具有汇款功能,记录着二者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华侨华人所汇钱款、礼物等项。作为海外迁移过程中的文本记载,侨批资料近年来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但主要的关注点仍然不是女性的历史。然而,那些涉及侨乡女性的内容、特别是侨乡女性书写或托人书写后寄出的信件揭示了海外迁移过程中留守女性与华侨华人的互动,以及她们的部分经历和感受,是构建侨乡女性生活史的珍贵资料。侨批所讨论的事情和笔墨之间流露的感情显示了海外迁移过程中出洋者和华侨华人的合作与冲突、移民家庭的变迁、和留守女性在家庭和跨国移民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体现了海外迁移对侨乡女性生活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不过,侨批资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配合其他研究资料利用,方能构建较完整全面的侨乡女性史。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与温州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拥有海外侨胞 30余万人 ,遍布世界 6 5个国家 ,其中约 2 / 3留居欧洲各国 ,尤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为多。这些华侨华人大部分经过几代创业 ,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 ,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又与温州有着血缘和地缘关系 ,因而华侨华人的资金、市场和信息是温州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小视的独特资源。改革开放以来 ,华侨华人对温州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欲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展望。华侨华人对温州经济发展的贡献  温州的海外移民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 ,但经明清两代海禁后 ,移居海外者甚微。鸦…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进程改变了华侨的生存状态,从而对他们的生存身份产生了新的影响,对他们的身份归属和文化认同带来新的特点.过去,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一般是为了逃难,如躲避战乱或灾荒,逃避政治迫害;现在,华人侨居或移民海外往往是因为正常的经济交流、贸易活动和技术移民.过去,许多国家要求华侨华人完全接受居住国的文化;现在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侨民的多元文化性质.过去,华侨华人不是落地生根,就是盼望落叶归根;现在,他们却在两种文化之间自由游弋.成为不同文化之间联系的天然纽带.过去,华侨华人对祖国的感情更多地是基于祖国的积贫积弱而盼望中华民族的复兴;现在,对祖国的感情更多来自对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发展的自豪感.  相似文献   

6.
广西是我国主要侨乡之一,目前海外广西籍华侨华人约有一百多万,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好些国家和地区。这些广西籍华侨华人在侨居地建立了不少广西会馆(广西同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华侨华人足迹遍布五大洲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二次大战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结构亦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据八十年代初估计,目前世界华侨华人约近三千万人,其中80%以上居住东南亚,而且85--90%左右已加入当地国籍,①成为居住国的公民,从而反映出华侨华人社区的新变化。应当看到,确切地了解和估计战后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特别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结构的变化,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对于促进当地民族经济发展繁荣,帮助华侨华人生存发展,并利用海外关系这一特有优势,团结广大侨胞,加速四化建设、振兴中华,以及推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维护亚州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与繁荣,乃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197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移民,是国际移民潮的组成部分。中国新移民主要由留学人员、非熟练劳动力、商务移民、劳务人员和非法移民组成。迄2008年,其数量达1000万以上。大规模的中国新移民潮,极大地改变了华侨华人的数量和分布,全世界华侨华人数量增至4500万以上,北美、欧洲、大洋洲成为中国新移民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江门五邑为中国第一侨乡,从2002年开始江门市人民政府开始筹办华侨华人博物馆。经过3年海内外的共同努力,共征集文物2万余件,精品率达到30%。其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丰富,均居国内同类博物馆之首。2005年11月26日开馆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填补了广东作为中国第一华侨大省一直缺乏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的“空白”,是广东文化大省建设的一件标志性工程。筹建华侨华人博物馆的过程是一个对近代华侨和侨乡文物的抢救过程。“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馆藏文物中的早期华侨身份证明、护照、口供纸、银信、帐册等纸质文物与新宁铁路、侨乡…  相似文献   

10.
《战后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政策》,最近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副教授黄滋生、王绵长、副研究员肖永坚、黄松赞,彭天、郑焕宇,助理研究员廖小健、林锡星和华侨研究所副研究员黄昆章,共同编著。该书在阐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越南、缅甸、文莱等国战后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分项详尽介绍各国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国籍(公民权)、归化、管理、经济、社会(包括社团、新闻、教育、职业)政策。论述中既突出战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马华文学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文学界的一个重要流派。马华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与中国大陆近现代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重大事件有明显的关联性,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华人世界里的情感体验,具有离散文学的特点,寻根意识强烈。它书写了华人的生活遭遇,表达了难以割舍的中国元素和情怀及难以忘却的中国记忆,揭示了老一代华族对大陆故乡的集体情愫、新生代华人落地生根的现实选择以及华人被边缘化时的失根苦痛,反映了漂泊移民者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不安,体现了落地生根的希翼与失根的痛苦。新生代马华文学作家远赴欧美国家求学、工作,面临着再移民的窘迫,身份与文化皆已从单一变为多元,其作品自然地反映了华人漂泊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哀伤。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对世界的吸引力在不断加强,中国对外传播也呈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由于境外生身份的特殊性,他们拍摄有关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精神。进入新世纪以来,境外生纪录片创作有了新的变化,数字产品和技术的提升为境外生纪录片提供了多元化的拍摄形态,全媒体传播为境外生纪录片走向世界拓宽了渠道,境外生与境内生的互动结合使得境外生纪录片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应当重视并正确引导境外生的纪录片创作,通过他们对中国的记录和传播,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境外生是中国非常宝贵的民间对外传播力量。  相似文献   

13.
试析新世纪华侨学府侨生的文化双向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对外文化传播和交流,因此我们不应忽略在中国华侨学府求学的侨生群体。侨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桥梁,是一群特殊的传播使者,由于身份特殊,他们在国内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就具有了特殊的文化双向传播特点。侨生本身既是中国文化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海外文化的传播者,这种文化的传播不仅是双向的,而且是自觉的、主动的、相互的输出和接收。在双向文化传播中,最受益的当属中国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罗大正 《齐鲁学刊》2001,6(4):95-99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在建立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资助革命事业和声援、支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了大贡献,展示出海外华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15.
叶剑英深刻理解华侨的爱国情怀,保护华侨利益,关心华侨健康,重视华侨教育,团结华侨,推动祖国解放、建设和统一事业。他关于华侨和侨务工作的论述与实践,是毛泽东、邓小平侨务理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刘权 《学术探索》2014,(12):137-141
综观学界关于海外华文教育的研究,可以发现海外华文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体系及教育实践,而且还与中国的世界形象、海外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海外华人的内部关系密切相连。本文对这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论述,指出其中还存在的不足,并为中国正在快速推进的语言与文化输出战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北美新华文文学,作为具有特定时空意义和文化内蕴的文学类型,创造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自成体系的意象。这些意象包含有文学和文化两方面的内涵,因而可称作“文学性的文化意象”,此种意象的营造应该是北美新华文文学的重要诗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侨资是海南开发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分析了海南省侨资吸引力欠缺与侨资利用效率不高的原因 ,提出进一步落实华侨政策改善软硬环境 ,以增强投资吸引力 ,促进开发侨资的设想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商与海外印商在企业经营管理上的相同与差异反映了两大海外族群在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与伦理上的相同与差异 ,而它们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革新求变不断发展的趋势又与中印两国的经济改革息息相关 ,对海外华商与海外印商经营管理特点的分析对比 ,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可利用的资源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20.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79-84,107,108
就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而言,中国本土之外的海外华人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这种传播和接受伴随着华人移民海外的步履而展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还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的重塑。对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译介,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对传统小说、戏曲的研究中,海外华人学者是一支独特的学术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颇多可借鉴处,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