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相似文献   

2.
魏童龄 《职业时空》2008,4(7):175-176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培养出和谐发展的学生。学生个性素质的高低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权威性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  相似文献   

3.
李首一 《现代妇女》2014,(11):95-96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而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社会文化现象,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新审视和建设高职院校校园体育文化,对于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鑫 《现代交际》2010,(10):203-203
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新特点,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素质是加强和改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保证,是各独立院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浅论高校就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作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校,如何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事关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在这种背景下,建设和谐高校就业文化的作用更加凸显。本文从大学校园文化入手,提出高校就业文化命题,对其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就如何建设和谐、健康的就业文化体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重视和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对实现学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昀  蒙雪影 《职业时空》2008,4(2):43-44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几十处提到“和谐”二字,从中可以看出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愿望。作为培养人才高地的大学,是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目标。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当前学校管理和建设发展的关键课题与重要任务。和谐校园的建设是全方位开展的,本文试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就价值观趋同、校园学术精神构建、校政民主化及科学规范管理、思想氛围的营造等主要方面.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内涵及其作用意义作出探讨.以期对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动因、着力点、出发点和一般规律加以认识与把握,从而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王丽  孙涛 《职业时空》2008,4(6):75-76
高校学生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服务和支持的重要工作,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素质培养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中坚力量,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学校工作的基础和生命线,在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对学生工作战略做深层次的思考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10.
校园文化是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文化建设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谐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独特发展形态,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从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入手,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谐高雅的高校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培养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素质,反过来,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也能够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阐述了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对如何运用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大学生素质培养进行了一番讨论。  相似文献   

12.
赫欣瑶 《职业》2011,(26):68-69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学生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学生又不同于普通大学生,全面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素质状况及其形成的原因,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的教育实践的需要。笔者通过对717名高职学生进行“素质调查问卷”以及与部分高职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比较全面地掌握了高职学生的素质现状,并对其素质特点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校园奏响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活力。构建和谐校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构建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组织开展创建和谐处室、和谐年级、和谐班级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一直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有  相似文献   

15.
向玮 《职业时空》2008,4(10):214-214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高等学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专门机构,高校体育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人才是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之一。体育文化固有的独特价值,在高等教育培养“和谐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公共艺术课提升当代大学生审美素养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公共艺术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改革措施,以满足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促进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白金福 《职业》2014,(26):10-1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是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专门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技工院校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br〉 学生教育管理作为技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品牌效应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当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取代了传统教育中的刚性管理观念,素质型教学管理模式也成为了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大学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大学教育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开展大学生音乐教育,还有利于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全方位、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本文主要就大学音乐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并对其起到的作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张晶晶 《职业》2023,(13):53-55
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关乎学校的行稳致远。作为培养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出综合素养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阐述了中职语文与职业素养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中职语文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并对中职语文教材改革策略进行探索,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新时期教育宗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劳动教育既是新时代党对于教育的新要求,也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将从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完善课程架构、助推多元主体协作,优化实践活动、拓展教育支撑保障,健全发展机制三方面入手,分析高职院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并结合大学生劳动素质现状与学校劳动教育现状,提出对大学生人才教育培养体系的优化,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的完善。强化劳动教育中三全育人模式,加强家校联动育人及校内育人实施路径,构建优质的劳动教育氛围、创建科学的劳动评价系统,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综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