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劳动合同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颁布已经10余年了,这部法律的出台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在这10余年的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劳动合同的立法为完善劳动法律制度提供了契机,劳动合同法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因此,劳动合同立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研究了当前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形成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2.
试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它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统包统配式.这种劳动关系呈现出固定、单一、行政化的特点.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法>的颁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主要通过自愿协商、运用劳动合同的法律形式来建立劳动关系.这种自主协商、灵活就业的方式,使得一个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建立多个劳动关系成为现实.同时,由于现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等原因,出现了大量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这些都是在劳动保障执法实践中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笔者认为,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地分析劳动关系,将有助于正确适用<劳动法>.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学界对劳动法的研究,涉及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基准法、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家政工的保护、反就业歧视、解雇保护法、集体劳动法、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方面。总体上看,研究更加深入,选题更具针对性,观点鲜明且有创新,研究的视域更加开阔,问题意识更强。但同时也存在对法律实施状况的关注较少、集体劳动法尚显薄弱、重大理论创新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补充经济形式。建立和完善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劳动管理,对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省内部分地区私营企业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总的看,通过贯彻落实《劳动法》,私营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执行劳动工时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分配、劳动安全制度等方面,正在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逐步迈入正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需研究解决。一、存在的问题1.《劳动法》的宣传在私营  相似文献   

5.
辞职权是劳动合同立法规定的一项旨在消灭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对《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辞职权性质的不同理解与适用,是学界与实务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基于对劳动合同目的之透视,《劳动法》第三十一条、《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辞职权既是实体性规定,又是程序性规定,这是处理辞职权相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一、关于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实施《劳动法》的重头戏。最近,李部长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明年劳动工作的重点是以贯彻《劳动法》为中心,抓好五项工作。这五项工作的"龙头"是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制是贯彻《劳动法》的先决条件和依据,一定要搞好。"龙尾"是加强劳动监察体制建设。"龙头"与"龙尾"中问加上三个方面,一是抓就业,先解决吃饭问题;二是抓分配,重点解决分配不公问题;三是抓社会保险。伯勇部长把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比作贯彻实施《劳动法》的"龙头"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双方特别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是以法律认定的劳动关系为基础的,而劳动关系要有法律效力,唯一的途径就是依法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只有具备了这个前提条件,才能派生出许多与劳动关  相似文献   

7.
正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颁布二十周年座谈会7月4日在北京举行。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出席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言。尹蔚民指出,1994年7月5日颁布的《劳动法》,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劳动法》颁布20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部法律对于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的颁布和即将实施,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国各族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关心,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劳动法》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确定劳动准则的基本法,结束了我国45年来没有《劳动法》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一个空白,是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定、维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劳动法》的基本宗旨。通过贯彻执行《劳动法》,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劳动关系的调整全面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双方的合法权益将依法得到保障,双方的纠纷与争议也将有法可依,有理可循,这将有利于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稳定,防止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9.
倪伟永 《中国劳动》2003,(11):46-47
一、相关概念: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非法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与用人单位之间所产生的社会关系。根据《劳动法》第2条,劳动法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劳动者形成的劳动关系,同时也调整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劳动法就是调整特定的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劳动关系中的违法行为,是指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它首先不是一种劳动法律关系,它因种种原因实…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完善的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劳动法不完善的原因可从四个方面讨论:基本法模式、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制度还不成熟、制度惯性——劳动法中的某些规定仍来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法规和规章以及理论准备不充分现行劳动法由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和在此前后制定的为数不多的单项劳动法律以及许多劳动法规、规章所构成。其中,《劳动法》作为劳动基本法,是市场经济劳动法替代计划经济劳动法的根本性标志。它不同于以往劳动立法之处,主要在于:(1)确认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弱者地位,偏重保护劳动者;(2)确立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模式中…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两周年之际,我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向战斗在全省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和辛勤工作在劳动战线上的全体同志表示祝贺和问候!劳动是创造财富之父,劳动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基本法的形式对劳动关系双万的行为作出了规范,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建立和调整劳动关系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劳动法》的颁布本身就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劳动法》的颁布和实施又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重要的一部法律,我们一定要把它贯彻落实好,以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要求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客观要求,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长久之计。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手段和机制来协调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这是当前制定劳动法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我认为,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作为调处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责权利关系的一种有效的劳动契约形式和法律行为,应当是较好的选择。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由工会代表劳动者与企业就工资、工时、假期、解雇、违纪、事病假、学徒、福利、劳动安全与卫生、劳动争议等进行集体谈判,是通行的做法。其结果就是达成集体协议,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制度是一项能有效地调整企业劳动关系的制度,它有助于减缓  相似文献   

13.
"清包人"是我国建筑业劳动用工的一种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并非法律一家,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视野.管理学或许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承包方式;经济学或许认为是利润最大化的途径;社会学或许认为能解决底层人员的就业问题.法学则有自己的视角:即以法律关系上权利义务的公平实现与否为衡量标准;法学还有不同部门法的视角,如民法与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就有质的区分.劳动法视角,"清包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4.
李秀文 《中国劳动》2004,(11):54-56
在我国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公司制度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被逐渐引入并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管理制度现实拥有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公司权力机构多元化、董事、监事、经理采取选任制和聘任制的几大特点使其在劳动法律体系中扮演了新颖、独特的角色,并使得传统的劳动法律观念对公司制度中劳动法律关系的思维走向艰难.为此,笔者在此对这一制度中诸种主体涉及的劳动法律关系作些分析,以期为公司制结构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15.
事实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但双方实际履行了劳动法所规定的劳动权利义务而形成的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与其他劳动关系相比,仅仅是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是劳动法律关系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集体合同制度是调节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实行集体合同制度,可以通过规范集体合同双方的行为,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我国<劳动法>中关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  相似文献   

17.
刘俊 《中国劳动》2007,(5):17-19
事实劳动关系在我国的产生,与《劳动法》第19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的规定密切相关。尽管《劳动法》对此未明确规定,但随着学界将法条中的“应当”理解为“必须”、将书面形式理解为成立或生效要件,及原劳动部若干规范性文件对此概念的不断重复,事实劳动关系成为劳动法中常见概念之一。然而,迄今为止不仅没有任何劳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中,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一直是立法的重点,《劳动合同法》对个别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既约束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也对目前企业选择用工行为有一定影响。本文对我国企业用工形式进行大致梳理,就劳动法对个别劳动关系适用的法律规范进行辨析,提出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法》明确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将劳动合同制这一新型用工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劳动用人依靠行政手段分配的计划管理体制,使企业和劳动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互相选择,企业成为独立的用人主体,劳动者有了自主就业的权利。它不但有力地推动了劳动制度改革的进程,也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通过订立合同的方式来明确各自责任、权利、义务,形成劳动关系的需要,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今年是施行《劳动法》的第一年,贯彻实施《劳动法》,加快劳动制度改革步伐,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是一个核心内容,我们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力度,加快进程,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把我省劳动制度改革推向一个崭新阶段,保障《劳动法》的顺利实行。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经济关系制约下的社会劳动关系,正在向着企业化、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变化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课题,需要现念上更新,理论上探索,实践中解决。这里,仅就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化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谈点浅见。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引起社会劳动关系的变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国家为了使国有企业成为"四自"经济实体,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主导地位,颁布实施了《企业法》、《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使多年来我国劳动关系的主体、确定和处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劳动关系正在由国家主体变成企业主体。适应建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国家将国营企业改称国有企业,法定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资格,对职工承认其对自身劳动力具有合理流动、双向选择的自主支配权利。这就在法律关系上,使企业和职工两个当事人在企业劳动关系中获得了应有的主体地位,劳动法津关系主体的变化,是劳动关系的基本变化,它主导着劳动关系的确定、权利义务、终止和解除。(二)劳动关系的确定,正在由行政隶属关系变成平等协商的契约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为了使企业独立法人资格得到落实,赋予企业享有劳动、人事、工资、奖金自主权,使企业能够根据生产经营、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