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一书,体道高妙,历来为前贤所称颂;《老子》一书,状道亦高妙,前贤却鲜有提及。孔子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作为一部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论道之作,《老子》言之有文,可谓信而有征。因此,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发掘《老子》言之有文的文章学价值,必然会促进我们对《老子》文学史意义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2.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著名的典籍。"道"是《老子》中的核心概念,整部《老子》都是以"道"为中心展开的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子》的行文都是建立在对"正言若反"的思考之下的,修辞技巧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同样也受辩证思想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老子》的"有""无"关系可以分为形而上层面之道的"有""无"关系、形而下的器物层面的"有""无"关系、作为人世间及天下治理层面的"有""无"关系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是相互贯通的。《老子》的"道"与龙树的"空"虽有很大差异,如《老子》的"有"与龙树的"有"、《老子》的"无"与龙树的"无"的含义差异巨大;但两者也有诸多可融通之处,如《老子》的"道"是"有""无"的统一体,龙树的"空"体现色空不二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4.
2000年来,人们提及老子之道,都根据《道经》首二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为解,说老子之道玄虚微妙,不同世俗之政教经术之道,不可解说、不可名状,实为永恒不变、自然长生之道,此类解说与老子哲学思想的本旨实相抵牾。究其原由,皆因学者未悟“可道”、“可名”不当如字读。根据先秦文字书写特点及先秦文献文例,应读“可道”、“可名”为“何道”、“何名”。如此,则《老子》之语言较旧解为朴素,老子之哲学思想及命题较旧解也更为一贯。  相似文献   

5.
老子的治国之道杜会老子不但是一位善于探索的哲学家和深邃冷静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精于治国之道的政治家。他曾当过周朝的"史官",后来过上"隐士"生活。老子身处春秋乱世,面对列国纷争的政治局面,以其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目光洞悉风云,俯视天下,悟出一系列治乱...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虔诚地相信上帝,对老子之道非常推崇,他认为老子的"道"是指与通向上帝的"道路",多次引用老子的道论印证自己的上帝观。托尔斯泰如此认识是因为二者存在相似性:"上帝"与"道"都具有本源性,"上帝"之意志和"道"之规律都具有必然性,"上帝"之门与悟"道"之路都依赖直觉排斥知识。但是,不同文化下产生的思想是存在根本不同的,"上帝"是以"爱"为其内涵的人格神,"道"是以"自然"为其内涵的客观规律。托尔斯泰视二者为一,既与他个人的思想倾向有关,也与老子在西方的传播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7.
《易经》、《老子》之"道"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经》与《老子》之"道"及其"反"、"复",既有表面上的用词相同、相似之处,又有概念内涵上的相互关联之处,还有其所反映思想上的不同之处。《老子》之"道"为点、是生成的原因,《易经》之"道"为圆、是被生成的结果;《老子》之"道"为水,《易经》圆"道"上的《坎》、《坤》也象水;《易经》中"反"、"复"同义,《老子》中"反"、"复"之义相反。《老子》通过阐述"道"之"反"、"复",反映出与《易经》不同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上古,"为"字常有"谋取"之义。以郭店楚简本为依托,通过文本内外语境的分析,可知《老子》中"无为"之"为",应该采取这一含义。所谓"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等说法,意指执政者"爱民治国",代表公利而不谋求私利。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即"道"的实质。它是针对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在当时一种突出的社会思潮中形成的,老子把它看作虽不具形质却真实存在的永恒规律性。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大音希声,大象亡形"、"不言"等涉及艺术与美的观点,都是《老子》核心思想的延伸;以往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中,基于对老子思想玄虚化的理解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并不符合艺术和美的规律,需要加以清理。  相似文献   

9.
"道"在老子、庄子哲学中都是绝对的本体和本原,是化生万物、决定万物的不可捉摸的抽象实在。老子、庄子强调"道"的至上性,主张具体对象和人类社会都应顺从"道"的法则——无为,这就间接否定了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进而导致了对现实社会存在价值及合理性的否定。《淮南子》以"气"解"道",以"因"解"无为",将老子"塞而无为"的...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衍《老》,一是为了拨正历来解《老》中的错误,还《老子》以本来面目;同时批评历史上因不善用《老子》而导致的祸乱。二是为了曝显《老子》之失,将它引导到儒家的正确方向上来。三是为了指出《老子》的优长之处,以与儒家大正中和之道会通。他的诠释和发挥着重于三个方面:以道为中心的本体论,以气为中心的宇宙论,以守一主静为中心的修身治国论。通过对《老子》之旨的重新揭示,王夫之表达了他既批评佛老又吸取其合理思想充实儒家的诠释方向。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老子》的两个英译本中核心词汇翻译问题,基于马王堆帛书《老子》和王弼注《老子》版本的变迁,重点分析了"道"、"自然"、"常"等词汇在《老子》相关语句中的最初本意,对相应语句的英译给出了新的建议,指出典籍翻译中,对字词追本溯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帛本《老子》"道可道"章虽是目前可见的本章最早文本,但以帛本为"道可道"章断句方式的唯一依据仍过于武断,也并不能排除帛本来自某一《老子》传本的可能。帛本、河上公《注》、王弼《注》关于"道可道"章的断句方式的确有着难以克服的阐释疑难,《老子》"道可道"章在"名""欲"前断句仍有很大的合理性。通行本《老子》首章的核心问题是"道"与名言的关系问题。通过对"无"和"有"这两个名相的互斥和双显,首章实现了对"道"之存在样态的描述,从而使处于名言世界中的人对"无名"之"道"的领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先秦诸子百家皆欲以其学说影响于政治,而当时政治的集中表现就是“帝王治道”。在古代,“帝王治道”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大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内容,并非为孔儒一家学说所包揽,而需要诸子百家对之加以补充和丰富。《老子》一书是先秦道家最重要的代表作,从思想的倾向性来说,《老子》的立场常常与儒家相对立。《老子》主张“反者道之动”,其反向思维恰恰可以弥补儒家的缺失和盲点。本文从“以道修身、以道治国、权谋思想”三方面论述《老子》一书中的帝王治道思想。  相似文献   

14.
对于《老子》,学术界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认为《老子》就是一部哲学书;有的认为《老子》是治世的书,是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认为《老子》是言兵事、言诡计的书。以上看法各有自己的根据和道理。整个一部《老子》,一言以蔽之,言“道”与“德”。道为“本”,德为“用”。“道”就是永远具有“虚”、“无”性,故恒、常;“德”就是循“道”(循着道的法则)而发“用”。道的法则就是自然、无为,故老子追求自然与无为。  相似文献   

15.
老子思想集中反映在《老子》一书中。该书以民本为主旨,按照"道-王-民"的逻辑架构依次展开,通行本《老子》81章的内容排列大体与此呼应。在老子的逻辑框架中,民虽然处于被动、弱势或末端,但其利益、诉求、理想、价值目标,早已被老子逻辑地隐含在道论中,通过道对王的影响或作用,使之现实化和对象化。道具有本原性、神秘性、有用性和伦理性,道决定王之所为,王决定民之所化。王依道行事,"以百姓心为心""不以智治国""不以兵强天下",百姓才能自化、自富、自正、自朴;王背道妄作,"以智治国""以身轻天下""以兵强天下",则会民怨沸腾、民不聊生,最终难逃灭亡之命运:"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因此,"民"是老子思想逻辑的重心,为"民"而鼓与呼,是《老子》一书的主旨。但老子把百姓的自化或解放,寄托在统治者的无为或诉诸统治者的"善心",未免过于天真,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老子民本逻辑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6.
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以道为创生天地万物之本原的道论体系,老子的道论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古代学术的各个领域发生了重要影响。《内经》全面地继承了老子的道论,并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对道论作出了新发展,使得老子的道由形而上的哲学之道,向下落实为具体可操作的科学之道,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老子乃“周守藏室之史”,其史职特征奠定了《老子》写作的基础。在先秦众多的实用类文体中,箴句式整饬,声调和谐,是极具训诫性、经验性等特征的权威性文体,《老子》八十一章具有箴言体特征。从形式上说,《老子》箴言以四言、三言为主,多用韵语,借礼乐、《诗》乐之“势”,以庄重凝练之语自重其道;从内容上说,老子经常引用、借用已有的箴言,又大量自作箴言,包括以道之名作箴言、以圣人之名作箴言、以侯王之名作箴言、以“上者”口吻作箴言等四种形式。《老子》箴言体的表达形式,与其思想内容相得益彰,极大地增强了老子思想的传播力,使《老子》在后世成为道家、道教的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老子强调人的自然、自在之性,与此相关,老子强调"虚心"。老子"虚心"说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虚民心,二、虚君心,三、为道者之虚心。"虚民心"是要使民众保守自然淳朴的心理;"虚君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君道无为,二是作为君,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三是为君者应当具有宽广雄厚的胸怀,应当能够容纳天下一切贤良与愚不肖;"为道者"之虚心即是享受平淡、安逸、自然,而不追求富足、充盈、锐利。  相似文献   

19.
《老子》第一个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性质,直接决定着老子哲学体系的性质。《庄子·天下》篇说《老子》“逮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确实抓住了《老子》哲学的核心。《老子》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这一章比较全面地描述了“道”。“道”是天地万物的起始和根源。“道”本身有“无”和“有”两个方面的规定。说“无”,指的是“无形”、“无名”;说“有”,指的是“有形”、“有名”。“无”和“有”是“道”本身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道”是“无”和“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在赋学史上,荀子的《赋》是最早以赋名篇的,因而具有宗师的意味。荀子的《礼》、《知》、《云》、《蚕》、《箴》五赋,善用隐语,常常以设辞问答的方式描述某个事物或陈述某个对象;同时,荀赋以礼义之道统摄全篇,"铺采文",极尽赋之铺陈叙述之体。荀赋开了咏物说理赋之先河,对汉赋问答体写作方式与"铺采文"的创作风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