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化是人适应自然的产物,生于自然中的文化具有可持续性,不能反自然。而人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形成的反自然的文化观,即机械化的二元论自然文化观、扭曲的发展文化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私德轻公德的道德文化观,共同构筑了一股强大的反自然的文化力量,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对此,应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有利于建立和谐环境文化的理论资源,构建和谐的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清津 《东岳论丛》2011,32(10):101-112
与宗教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缺乏来世,即中国人的效用函数中没有来世效用。这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家庭轻社会、重现世轻来世以及政府与民间关系疏远等特征。这些文化特征体现在中国人的经济态势上,就是中国人重个人奋斗轻合作、重竞争而轻制度、重财富而轻科学;体现在企业经营上,就是华人企业家族企业色彩较重、重模仿而轻创新以及企业与政府关系疏远等。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必然有一个改变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之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水 《学术界》2003,(2):231-233
中国神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影响非常深刻。从研究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去探讨中国神话 ,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有机整体观、重社会轻个体与重人伦轻人欲的道德思想等 ,其思想源头都可追溯到中国的远古神话。  相似文献   

4.
功利主义科研政策导向的危害及文化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科研政策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表现为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重理工学科轻人文社会学科、重跟前利益轻长远效益。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我国科学的畸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工具理性、欠缺纯粹理性的品格是当今功利主义科研政策导向的文化渊源。中国先民宗教意识的淡薄决定了古代科研活动必然是重术轻学、重实用轻理论,难以做到“为科学而科学”。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譬如重“教育”功能,轻文本熏陶;重工具性,轻审美性;重古轻今,重经典轻“发现”等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应该立足于工具性,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潜移默化地感知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不能满足于串讲和一般性的知识介绍,也不能无限制地追求所谓的思想意义和政治教化。  相似文献   

6.
西方现代制度的不足在于重程序而轻实质、重形式而轻内容、重科学而轻人文,故其要朝着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善于汲取包括儒学在内的人类一切优秀精神文化成果。儒学的人文关怀对现代制度有补给意义,其人本观与人权、民本观与民主、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体制,皆有某种程度的相容性。东亚现代工业化的实践证明,作为后发的国家不能简单地移植西方现代制度,只有将其与自己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够享用现代制度所带来的福音。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农产品流通不仅是实现农产品"惊险的跳跃"的重要手段,而且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及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由于目前广西农产品流通范围小,存在重国外市场,轻国内贸易;重局部交易,轻全局流通;重差异产品贸易,轻相似产品互通等贸易结构失衡问题,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产品贸易,保障农产品流通通畅,必须不断完善农产品国内外、区内外及产业内外贸易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文化进行电视传承传播不仅是对抗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必要举措,而且对建构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指时间上的连续性,也指空间上的连续性。传统文化电视传承传播的关键是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电视的受众资源,在空间上,即要实现传统文化资源的地理空间向电视空间的转化,从而建构起传统文化资源的电视空间经济,并通过电视的两重经济生产,将传统文化传播纳入电视文化产业经营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陈炜 《新疆社科论坛》2009,(2):14-17,39
现代农业已经由资源依附型转化为智能依附型。发展创意农业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思路。有效利用新疆自然、民俗文化资源,将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一体的现代农业,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探索性尝试。创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于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
传统道德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金 《理论界》2006,(4):61-62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是:重和谐,轻竞争和发展;重整体利益而漠视个人利益;重道义精神,轻功利主义。这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我们既要肯定它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又要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双才  齐寅峰 《河北学刊》2001,21(4):114-117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筹资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有限责任的负债筹资条件下,会激励股东采取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从而产生债务的代理成本。木文将分析因负债筹资所引发的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并探讨缓解和消除利益冲突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社会 ,“朕即国家”的观念在秦汉就已形成。诏令形同法令的共识自封建专制制度初建时就已产生。皇帝一言九鼎 ,从出言到形成诏令须经过一套规整的程序。其中制诏前得到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是其关键 ,获取可靠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是臣僚们的奏章 ,故执掌制诏与呈奏职能的机构便一直成为中央辅助皇帝决策的机枢部门。诏令的概念在《唐大诏令集》的解释是“用皇帝口气发布的官文书”,就是说 ,皇帝的话一经以书面形式发布出来就变成了官方文件。历朝诏令虽名称不同、内容不同 ,但均“无非是指书面记载的皇帝的命令”1。对奏章的概念 ,刘勰在…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而科学技术既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 ,又对人类发展有诸多的负面影响 ,人类应该在利用科学技术的同时 ,尽量避免其不利的一面 ,发展全新的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哲学是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一问题,是我们与告别“知识论哲学”的所谓“实践哲学”争论的核心或焦点问题。依笔者看,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并不妨碍哲学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同时,哲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并不妨碍它作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搞清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并没有真正同传统哲学划清界限。认识和实践、知和行,是不能彼此割裂分离的,哲学不能从只解释世界的片面性错误极端走向不要认识的片面性错误极端。  相似文献   

15.
主客统一与现象学的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3,16(2):13-18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 ,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 :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 ,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 ,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6.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感是人们对某种力量既敬重又畏惧的情感。敬畏感与人所生存的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关联。生活在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其敬畏感来自上帝。深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其敬畏感则来自"天命"。而从深层心理来分析,人们真正敬畏的是人自己。不同的民族性格决定着对信仰对象拥有不同的敬畏感。西方人执着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爱"变通"的民族性格及其在敬畏感上的鲜明特点表现着各自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8.
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革方向,提出我国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9.
王冬  李军松 《北方论丛》2011,(2):113-118
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导致了近代中国深刻的文化变迁。在此进程中,薛福成以"中西会通"作为处理中西关系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判断,运用"体用"、"道器"、"新旧"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确定了对待两者交融会通的基本准则,并以"西学中源"说与"西法为公共之理"说作为论证,主张在开放的心态中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独立自主,初步展示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中西交融会通的发展方向。这一努力是积极的,但也突出表现了近代新陈代谢的思想变迁中存在的"欲新还旧"的时代特点:以传统的文化架构容纳西学。这是时代造成的必然局限。  相似文献   

20.
群己关系是不同社会关系之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的核心关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理论为指导,扬弃和超越先秦儒家注重中道、和谐的理论向度和思维方式,克服群己关系形上思考的二元对立,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群己兼顾、共生共荣的群己关系和社会秩序,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