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0月23日,合肥市老年公寓前后有4拨爱心人士前来给老人们献爱心。这一天,矛奶奶被梳了2次头,被剪了2次指甲,被洗了2次脚,被掏了2次耳朵……重阳前后,献爱心活动突然间井喷,报道中有位老人甚至一天被志愿者们冼了7次脚。这样的爱心,谁受得了?别说是老人,让志愿者自己试试这个滋味恐怕也不是很好受。当然,对于前来献爱心的大学生爱心社团、年轻警察学员而言,尤其应当  相似文献   

2.
百姓心声     
《山西老年》2013,(7):10
扎堆献爱心,何必呢近日,山东省济南市济南中学十几名学生到济南市富翔老年公寓献爱心。公寓护理部主任说,老人很欢迎,不过一天好几拨,不光护理人员吃不消,老人们也会受不了。工作人员称,每到节日前后他们都特别忙,献爱心的市民一天最多能来十几批。  相似文献   

3.
林新建 《社区》2013,(1):33-33
家住鹅山路八区3栋97岁的姚春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南站街道大鹅山社区的空巢老人。2012年9月,社区在辖区内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献爱心行动中,帮她安装了一盏黄色的求助应急灯,方便老人有困难需要帮助且身边无人时应急求助。  相似文献   

4.
惠卿 《社区》2011,(7):30-30
某市一家大型商场为庆祝店庆两周年,开展了向社区贫困老人家庭献爱心活动。店庆当天,共为本市相关社区的60户贫困老人家庭每户发放了一桶色拉油和一袋大米。  相似文献   

5.
崔明军 《社区》2013,(21):19-19
献爱心弘扬道德风尚 “我们社区里有8个志愿者,主要是照顾一些孤寡老人或者小孩。比如,很多老人可能没办法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来吃饭或者娱乐,我们就安排志愿者每天将饭菜送到老人家里。”湖北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街道办事处红光社区党委书记孟建玲在谈及社区为老服务志愿活动时介绍说,社区还为老人们提供了呼叫服务,老人有什么需求按下按钮,就可以直接与志愿者或接听员进行对话,需求能够迅速及时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6.
惠卿 《社区》2011,(5):30
某市一家大型商场为庆祝店庆两周年,开展了向社区贫困老人家庭献爱心活动。店庆当天,共为本市相关社区的60户贫困老人家庭每户发放了一桶色拉油和一袋大米。此项活动经当地电视台等相关媒体报道后  相似文献   

7.
吉文  张旭 《山西老年》2014,(5):33-34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带着几分敬爱和新奇,采访了路见不平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养花20年不为挣钱、点滴之处献爱心的耄耋老人,他就是山西省人大退休干部、老共产党员,今年81岁的李福才。  相似文献   

8.
《社区》2012,(6):29-29
新疆油田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文联戏曲协会的众多业余老演员,都是从石油岗位退休后自愿甘当油城老义工。他们为繁荣活跃油城文化生活,常年义务开展为各族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和送戏等活动。为喜迎新年到来,克拉玛依区戏曲协会的业余老演员在市区文化街茶楼举办了唱红歌庆新年活动。精彩的演出赢得了油城各族人民的阵阵掌声。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的一天,家住扬州市广陵区文昌花园的87岁老人孟介臣,一大早就在保姆的搀扶下来到社区慈善超市,庄重地向“献爱心募捐箱”投进了1000元现金。保姆告诉社区的郑主任,“老人平时的生活都是粗茶淡饭,这些钱是从子女给的赡养费中节省下来的。”  相似文献   

10.
王远来 《社区》2012,(4):29
新疆油田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文联戏曲协会的众多业余老演员,都是从石油岗位退休后自愿甘当油城老义工。他们为繁荣活跃油城文化生活,常年义务开展为各族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和送戏等活动。为喜迎新年到来,  相似文献   

11.
郁贝红 《社区》2002,(23):62-64
在日本“让爱心之轮越来越大(即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的队伍中来)”的口号已经家喻户晓:不论男女老少残,许许多多的人们都加入了献爱心的行列。家庭主妇、中低龄老人、在职职工、企事业的工会、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残疾人中都有大批的志愿者。例如,只有7万多人口的兵库县三木市,在市志愿者中心登记在册,长年开展各种活动的志愿者组织就有96个,计3005人,个人志愿者计101人,合计志愿者3106人,平均每约25人中就有一位志愿者,不仅健全者,许多残疾人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在日本时,就曾和一个由两名医生、数位护士、数位原患者和一个重度…  相似文献   

12.
郭唐珍,女,1940年出生,1961年参加工作,200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6月从寿阳县朝阳镇政府科员岗位退休。郭唐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献爱心、做好事,热心公益事业,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多年来,荣获"三晋最美家庭",晋中市"十大杰出老人""最美老干部""最美五老",寿阳县"十大道德模范""十大杰出老人""寿阳活雷锋""首届寿阳好人""寿阳县优秀退休干部"等荣誉。  相似文献   

13.
荒唐的慰问     
报载:某地三孤老,体弱多病,当地领导上门慰问,送上一座价值6万元的豪华墓地。可老人高兴不过多日,因窘于支付医药费,便提早去“享用”慰问品了。 另有某县主要领导一行10多人乘飞机、坐轮渡,千里迢迢奔赴边陲军营,开展“情系家乡籍战士献爱心”慰问活动。慰问是一项特殊的工程,设身处地想慰问对  相似文献   

14.
老人的花生     
凤凰 《社区》2014,(30):60-60
老人原来是农民,但现在他成了市民。老人原来有~大片土地,后来被政府征用i修工厂,建楼房,搞开发。老人的房屋也被拆迁了,老人就成了市民。村里人全都成了市民,可是,他们却为此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相似文献   

15.
刘瑛 《社区》2012,(19):22-22
我工作的上海市大场镇大华一村四居是个老小区,小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有1137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211人,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人.并且有不少是长期卧病在床和行动不便的人员。有些老人的子女因各种原因长年累月都不上门关心照顾老人,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有困难,都是居委会帮助解决。  相似文献   

16.
何达 《社区》2008,(33):15-16
“老人带孩子有经验,比年轻人有耐心,我觉得挺好的。”“现在找个满意的保姆太难了,由老人帮忙带孩子,省心多了。”几天来,读者纷纷对隔代教育的问题表示关注,对于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年轻父母都心存感激。  相似文献   

17.
丛然滋 《山西老年》2012,(11):16-16
在现实生活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喜欢对一些事情反复述说,喜欢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唠叨”。而对青年人来讲,没有多少人愿意听老人唠叨,往往对老人唠叨不耐烦,嫌其啰嗦,或老人正在唠叨的时候直接打断并加以拒绝,惹得老人很不高兴,对老人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8.
俞利娟 《社区》2012,(13):35-35
最初,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个职业,我的想法很简单——做好本职工作,为社区居民服务,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但是主任给我上的第一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一次,我与主任和同事一起走访社区,和十几位居民促膝谈心。我们给每人发了一张意见表,让居民们写下希望社区可以改善的地方。几位老人来找我,因为老人们眼睛花了、手颤了,所以请我帮他们写。我问老人们对社区改善有什么要求。有位老人说希望能把路修一下,这样下雨天路就不会太难走了。有位老人说,  相似文献   

19.
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韦桂琼 《社区》2012,(3):53-53
很少有年轻人会想自己衰老之后是什么样子,也极少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当中国已向老龄化社会迈进这个现实摆在人们面前时,大家不再无动于衷,关心老人,已是个越唱越响的社会旋律。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老年人最需要什么。 北京玉蜓桥畔的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刚入院时,神思恍惚,嘴里经常语无伦次地嘟哝着什么。院长李伟经过反复琢磨,方知老人很喜欢小孩,家中新添了一个小外孙后,老人想尽一份力照看小孩。可家人特别是孩子的母亲生怕老人年老体弱,会摔伤孩子,坚决不许老人接触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