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农的终结与居村市民的建构——城乡一体化框架下农民的一般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农民正徘徊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后现代文明的入口处,何去何从,存在诸多变数。在西方城市化理论中,小农与市民是分野的,生活在农村的小农必须经过市民化改造才能转变为城市市民。中国农民市民化有其特殊性,庞大的农村人口不能都涌入城市,采用就地市民化方式可能更切合实际、更卓有成效。在城乡一体化框架下讨论小农前行的进路和归宿可以看出:时下中国小农正趋向终结,将分化为城市市民和居村市民,其中居村市民主要包括居住在农村城镇、集中社区的市民和市民化农民或职业农民。国家的市民化政策不仅要安排好农民工和城郊农民的市民化,还要以城乡一体化为理念大力推进居村农民市民化,使居住在农村的农民也能过上与城市市民等值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我国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着新旧文化交替、资金匮乏、多样性不足、基层工作人员短缺等问题.政府应当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并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大资金投入、丰富农村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建设,从而不断推进农村文化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区是继"离土离乡城镇化"、"离土不离乡城镇化"之后探讨出的第三条道路,是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城镇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发展的"第二次革命"。所谓"新型"就是要像建设城市社区一样建设农村社区。许昌、新乡两地的实践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征地使得一些农民获得城市户口,被动性地适应城市生活。城乡在空间上的对立嫁接到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对立上,加深了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冲突。拆迁安置房社区失地农民生活空间的改变无法代替其行为和心理的完全转变,适应城市生活是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态势与阶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社会科学》2015,(2)
农村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农村社会日益开放、流动,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正逐步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模式,其人员构成、职业分布、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在当前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建设呈现组织发展与治理结构多样与"异化"共存、基层社会管理村民自治与民生服务共赢、服务体系及其方式便捷性与信息化兼具、农村社区文化多元化与现代性伴生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中国传统农村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典型的空间建设模式展示出原型与标志型,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在城镇化和现在化影响下,空间建设模式正在逐渐消失,部分新型社区正在高速、大规模的进行整合。这些导致了地理性建设系统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原型理论出发,二元性特征应该与空间建设相结合,来引导传统农村空间建设模式的传播和应用,寻找新型空间发展路径。这个路径要以可持续性、可选择性和转变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所着重强调的内容,而作为中国新型城镇化重要一环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但是存在着缺乏建设资金和产业支撑、居民的主体性弱化等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并积极探索可行的路径,为有序推进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而服务。 相似文献
8.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同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扎实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应当充分认识这项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空间布局和发展阶段方面完善建设规划;合理使用和努力节约土地等资源,讲求实用价值和加快配套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吸纳社区居民就业,在农业生产中维护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使资金投入具有可持续性;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方式,稳步推进社区居民自治. 相似文献
9.
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这一历史进程的深层底蕴是什么 ?本文正是通过回顾社区建设实践 ,剖析市民社会理念 ,及梳理二者之间的契合关系 ,尝试着回答了这一问题。在此基础上 ,笔者指出 ,社区建设已经并将继续作为中国市民社会构建的平台 ,从而完善市场经济 ,发扬民主政治 ,并在终极意义上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农民集中居住、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集中居住问题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探讨新移民对于集中居住方式的适应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江苏省为例,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发现,集中居住区移民总体上适应状况良好;在影响因素上,社区环境和配套设施、社会交往和社区参与、地区差异以及身份认同等因素对集中居住区移民的文化适应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政府部门来说,应该扩展居住区公共空间面积、加强居住区社区建设,同时在推进过程中要考虑地区差异因素;对农民来说,需要积极配合政府的行动、加强社区参与和邻里交往,以提高对集中居住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型农村社区伴随城乡统筹及融合发展而兴起,社区治理有效离不开价值观管理。无边界价值观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和管理形态,适应新型农村社区开放性治理需要,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面临社区化和社会化的双重境遇,在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过程中,社区价值观管理应以社区居民的物质及精神生产活动为基础和出发点,正视价值观矛盾及其困境,同时要注意内外两种因素的驱动,扬弃传统"惯习"而建构新的"场域",破除社区边界壁垒,以稳定价值链来创造价值观竞合条件,形成价值观驱动前行的动力图谱,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主导价值观在社区得以深植。这个竞合与深植过程,即是进行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社区再造过程,社区生活共同体的建构将更加有效而鲜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2年进行的一项对南京市民的电话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对其社区意识并没有显著影响,而他们对社区的满意度,以及社区中的人际互动是影响其社区意识的主要因素.此外,虽然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程度并不高,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一些学者所预期的城市社区的衰落现象并未出现.总体而言,居民在社区认同方面仍然保持了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区建设的实践及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作者提出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 ,即通过社区建设 ,构建以“强国家—强社会”为特征的市民社会。这一目标模式不仅在理论上是可以证成的 ,而且还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这一目标模式具有较大的兼容性 ,它的提出丰富了社区建设的理论资源 ,拓宽了社区建设的研究视野 ,同时也有助于社区建设摆脱目前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吕俊平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2(3):25-28
2007年以来,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而基于对农村社区内涵上的不同理解和本地城乡发展的具体实际,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的模式具有差异性的路径导向作用,“多村一社区”模式在发展路径上具有城镇化的功能,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阻碍;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构建多中心的服务供给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城市社区内流动儿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流动儿童由农村转向城市生活,由于居住、教育、交往环境发生变化,导致许多流动儿童在社区适应过程中出现心理及行为健康问题,因此社区适应是流动儿童服务的重要方面.本研究以社区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少数民族地区流动儿童适应现状进行调查,流动儿...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的认同与适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社会的变革直接造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分化日益严重的社会事实,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乡土中国的文化形貌,本文以深受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河洛文化影响的河南省商水县在北京的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分析研究农民工的认同与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构建市民社会为目标:社区建设和发展策略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泽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从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角度,依托并着眼于推动以市民社会为目标的社区建设来谋求社会的发展,并将社区建设和市民社会的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目标之中已日益成为人类共识.社区作为发育市民社会的结构性资源,社区建设作为建构市民社会的构成要素、社会基础和力量源泉,作为市民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微观基础,要求我们通过社区建设来达到推动市民社会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整合,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社区建设中情感和行动间的逻辑缺环是社区动员的研究起点.社区建设可视为一种社会改良运动,将社区动员放在社会运动的理论范式下考察,可以从中提取出动员结构、组织与话语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在社区动员之中依然基本处于客体地位,居民作为行动主体的认知框架没有被完整形塑;社区动员的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进,但是社区动员的主体居委会,容易因循行政动员的路径,动员效果受限;社区自组织开始呈现“授权式动员”的特征,但是自身制度建设的完整性和组织合法性地位制度化不足成为发展的瓶颈;动员行动的话语选择缺乏与居民生活和社区地域特征的契合,流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缺少激发共同情感和集体行动的能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