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4月2日,阿拉伯电影协会组织在法国巴黎举办了第四届阿拉伯电影节。阿拉伯电影协会于1982年在法国成立,从1983到1985年已在巴黎举办了三届阿拉伯电影节。在巴黎举办阿拉伯电影节,目的是为法国观众放映最新阿拉伯优秀电影,评选阿拉伯最佳导演和演员。埃及陶菲格·萨利赫荣膺本届电影节最佳导演称号,获得本届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桂冠的是埃及女电影明星马吉黛。参加这届电影节的,有埃及、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突尼斯、黎巴嫩等阿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9日至1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埃及亚非团结委员会联合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对话在北京举行。阿方参加人数达19个,来自埃及、利比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与也门等国,其中有埃及和利比亚的两位前总理,一些国家的部长和前部长以及文化、  相似文献   

3.
真造化!真主将世界上半数的磷酸盐都埋藏在阿拉伯国家,储藏量高达五百亿吨! 由磷酸盐矿构成的阿拉伯腰带,西起毛里塔尼亚境内的阿特拉斯山脉,横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到索马里,再由索马里穿过红海,进入沙特阿拉伯,然后向约旦、巴勒斯坦、叙利亚延伸,在叙利亚又分出两支继续向黎巴嫩和伊拉克伸展,最后经伊拉克至阿拉伯海湾地区。目前这些国家的磷酸盐,有的已经在开采,有的尚在勘探之中。  相似文献   

4.
1986年11月在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首都大马士革举行的阿拉伯第10届戏剧艺术节,虽然早已降下了帷幕,然而它在现代阿拉伯戏剧史上,却是一次空前的盛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届艺术节共有16个国家和地区的21个戏剧代表团参加.这16个国家和地区是:埃及、黎巴嫩、巴勒斯坦地区、约旦、叙利亚、伊  相似文献   

5.
埃及阿拉伯语协会第53次会议于今年2月23日至3月9日在开罗举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阿语专家应邀列席了会议,其中有叙利亚的阿德南·哈提卜博士、约旦的阿卜杜·卡里姆·哈里发博士、也门的艾哈迈德·侯赛因·谢尔夫丁博士、黎巴嫩的莫尼  相似文献   

6.
1948年和1967年的两次中东战争,使成千上万的巴勒斯坦人丧失了家园,沦落为无家可归的难民.据统计,前者约60~76万,后者约30万,全都流落在各个阿拉伯国家里.现在,当初的那些巴勒斯坦难民及其后裔已近200万,其中约旦约有101万,黎巴嫩约为32万,叙利亚近30万,其余的散居在埃及、伊拉克与海湾国家.  相似文献   

7.
二、1948年后的戏剧活动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疯狂迫害和屠杀欧洲犹太人,幸免于难的大批犹太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送到巴勒斯坦,从而引起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冲突,委任统治的英国当局无能调解犹太人与巴勒斯坦社团之间的问题,遂于1947年4月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讨论.同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于是,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翌日英军从巴勒斯坦撤退,随即爆发了以色列与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战争,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大片阿拉伯土地被占,巴勒斯坦几乎全部土地被占,只有约旦河西岸的部分土地为约旦控制,加沙地带为埃及控制,计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亦即是说巴勒  相似文献   

8.
摩洛哥的阿拉伯文小说出现较晚,具有现代意义新小说的产生除受阿拉伯尔方(主要是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新小说的影响外,也是受西方(主要是法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三、摩洛哥 摩洛哥的阿拉伯文小说出现较晚,具有现代意义新小说的产生除受阿拉伯东方(主要是埃及、黎巴嫩、叙利亚)新小说的影响外,也是受西方(主要是法国)文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一些阿拉伯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现代武器的主要进口国家,其中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利比亚、叙利亚和埃及都已进入全世界武器进口国的前10名。1984~1988年期间,根据现有准确数字,直接参加阿以冲突的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科威特、利比亚、沙特阿拉伯和埃及  相似文献   

11.
1995年3月22日,阿盟驻北京办事处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庆祝阿盟成立50周年招待会。同日,阿盟22个成员国的外长在开罗举行庆祝大会,并上演了一出反映阿拉伯团结的歌剧。阿盟还耗资数十万美元在阿拉伯各国首都举办讲座和体育活动。阿盟秘书长马吉德说,这次活动是阿拉伯的一次联合行动,也是证明阿拉伯国家能应付国际变化的一个机会。 阿拉伯国家联盟是一个地区性和民族性组织,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阿盟在联合国及其组织中享有观察员资格,在全世界2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或新闻中心,主要出版物有阿文《阿拉伯事物》月刊和阿、英文《新闻公报》。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导下,约旦、沙特、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和阿拉伯也门等7个独立国家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宪章》,宣告阿盟正式成立,永久总部设在开罗。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各国的政策,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 《阿盟宪章》规定该组织活动的五项基本原则是:各成员国的法律地位平等,互助,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争端和遵守联合国宪章。理事会是阿盟的最高立法机构,由全体成员国代表组成,每年3月和10月举行外长级例会,也可应两个以上成员国的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开罗国际书展,至今年已举办了十九届.引人瞩目的本届书展,自今年1月22日——2月2日,共展出12天,盛况空前,展销的图书数量和参观的人次,均超过历届.展销图书总数为3750万册,售出量达1500万镑,销售金额计2000万埃镑(1埃镑现为人民币2.70元).来自57个国家的1500多个出版社(局)或出版商参加了展销,观众达800万人次.为了解决交通问题,开罗公交公司在解放广场、拉美西斯广场、阿塔巴广场开辟了通往书展的公共汽车专线,为络绎不绝的观众提供了交通方便.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中叶以来,现代黎巴嫩民族国家逐渐形成.黎马龙派、逊尼派和德鲁兹派接受了以黎巴嫩为"永恒祖国"的原则,并将之作为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的基础.但黎什叶派传统的以封建家族首领为核心的教派认同,在经历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挑战后,转变为以什叶派政治组织和民兵武装为基础的新什叶派教派认同.这种集体认同所具有的亲伊朗和叙利亚的属性,对构建黎巴嫩民族国家形成挑战.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国家新闻业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新闻业历史普遍较短,但发展很快阿拉伯国家大都独立于战后,因此除埃及、黎巴嫩等少数国家外,各国新闻业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埃及金字塔政治战略研究中心1989年的《阿拉伯战略报告》中把毒品问题列为埃及第一位的社会问题.1990年的报告中毒品问题虽退居第四位(在教育、环境和人口之后),但现在埃及各大报纸几乎每天都报导毒品走私和贩卖的消息. 埃及的毒品主要来自阿拉伯人称为“金新月”的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黎巴嫩,后者产的大麻世界闻名.西奈半岛和上埃及的一些地区也种植罂粟和大麻.西奈半岛的一些山区庄园一般10月种植罂粟,12  相似文献   

18.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的合作有它的历史渊源。阿拉伯帝国解体后,阿拉伯人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进入19世纪后,西方殖民主义的分而治之的政策使阿拉伯各地区出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了重新实现统一,阿拉伯人作出了巨人的努力,但无论是近代的阿拉伯复兴运动还是现代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均未能实现这一目标。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它推动了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最终出现了一个个独立的观代民族国家。本文所谈的阿拉伯世界合作,是指阿拉伯各国之间国家关系的演变及发展。 一、合作组织概览 一战结束后,现代阿拉伯民族国家相继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第一个阿拉伯现代民族国家(也门,1918年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宣布独立)的出现到最后一个阿拉伯民族国家(阿联酋,1971年摆脱英国殖民主义统治)实现独立,经历了约半个世纪。为增强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加强团结,推动阿拉伯各国的现代化进程,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人作用,阿拉伯国家间进行了一系列广泛的合作,创建了一些双边、多边或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阿拉伯国家联盟:1945成立,这是战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个泛阿拉伯组织。最初山埃及、沙特、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和也门等7国组成。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加  相似文献   

19.
叙利亚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阿拉伯人是一个民族共同体,目标是建立一个包括今天的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西奈半岛和塞浦路斯,称之为"新月沃地"的大叙利亚.该思想后得到叙利亚领导人阿萨德的贯彻执行.阿萨德作为一名谨慎的政治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试图建立一个由叙利亚、黎巴嫩、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以他为首的联盟,然后通过这一联盟,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力量之间,在确立联盟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简讯一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于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会.在京的会员及阿拉伯文学爱好者29人参加,15人做了发言.会议的议题为“我所了解的阿拉伯当代文学”. 社科院李琛同志作了题为《阿拉伯女作家与妇女问题》的发言,并介绍了第三代和第四代阿拉伯女作家,分析了她们的作品,如埃及努瓦尔·莎尔达维《一钱不值的女人》(1974)、伊格芭尔·芭莱卡的《丽拉与未知数》和《春回大地》(1965)、叙利亚乌勒法特·伊德丽碧《大马士革,啊悲楚的微笑》(1982).库雷特·扈莉的《日月穿梭》(1980)、黎巴嫩伊米丽·纳苏尔拉的《人质》、丽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