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健全自身人格,提倡个性尊重,首先,要在师生关系中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其次,要真正理解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第三,要宽容学生的过失错误  相似文献   

2.
年轻政工人员在学生中确立威信,应该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修养,注重人格力量;在工作中尊重、爱护学生,以身作则,情理并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编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作者对编辑的重要性。首先,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作品,做到及时退稿和艺术性退稿;其次,编辑应该尊重作者的人格,做到平等对待作者,不利用作者和团结作者。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人格是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格 ,它能够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在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上 ,可持续发展人格表现为理性自尊、自觉尊重他人、自觉尊重生态等。应采取措施培养人们的可持续发展人格  相似文献   

5.
特色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强调受教育者个性潜能的激活和培养,强调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特色教育原则包括:科学性与人本性有机统一原则;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原则;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有机结合原则;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有机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6.
时间过去很久了,有这样一件事情,还常常在点醒我,告诉我师生相处要常常做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要时刻把尊重学生装在心中。特别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尊重,那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学生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那是一个个鲜活的孩子,既然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那么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地位上应该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7.
人本管理视域中行政人格塑造的价值定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人,凸显管理的价值,就是要满足行政人员的需要,提高行政人员的知识水平,谋求行政人员的能力发展;二是培育人,提升为官品位,就是敦促行政人员形成忠诚、勇气、公正的高贵品质;三是实现人,保障执政为民,就是通过对行政人员精神世界的改造,使行政人员确立为民众提供创新、卓越以及无缝隙服务的行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晚明人文思潮是一次以人本位为哲学基础的人性解放思潮,受其影响,“三言”尽力张扬和表现人性。作品中封建贞节观淡薄了,“失贞”的妇女不再被写成该杀该剐的“淫妇”,而是突出人的感情,突出对人格和人情的尊重,表现她们在理学压抑下正常人性人情的觉醒;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妓女,不再仅仅要求人身解放,更追寻把自己当人来尊重、爱恋的对象,获得精神解放;冲破宗教禁欲主义束缚的佛教徒,也不再幻想“西天”的幸福,而要求人生的现实幸福,发出了人性觉醒的呼喊。  相似文献   

9.
马景喜 《新天地》2011,(10):196-197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方式,快乐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谊和信任,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怎样才能打造快乐和谐民主的高中政治教学新课堂,首先要努力使课堂鲜活起来。一.从情感上,教师要热爱学生;二.从人格上,教师要尊重学生;三.从方法上,教师要调动学生;四.从目标上,教师要落实“三维”,以上几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促进,不可分割。打造快乐民主的新课堂,热爱学生是前提和基础,尊重学生是重要条件,而调动学生是形式的体现,落实“三维”是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青春发育时期。如何把他们培养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确有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做。要想使思想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首先必须树立尊重中学生人格的思想。换言之,尊重中学生人格是做好中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一、为什么要尊重中学生的人格心理学家认为:被人尊重是每个人人生阶段所不可缺乏和无法替代的基本心理需要。人的生存和成长首先要从自尊的源泉中吸取力量。现在的中学生是最有灵气和活力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特别是那些“后进生”,有比优等生更强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论诗强调诗歌要与社稷民生有关,紧贴现实,关注民生痛痒,持一种功利主义的诗歌观念。因而要求诗人要有“以天地万物为心”的性情。为了表达这种性情,郑板桥要求不墨守成规,自立门户,自出己意。  相似文献   

12.
板桥道情作于郑燮一生中最为困顿偃蹇之时 ,作者以儒道互补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其词通俗易懂 ,其意深沉宏远 ,具有纵观千载的历史意识和醒世觉人的劝诫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在审美创作中关于心眼、意法、雅俗方面的阐述 ,丰富了中国古典文艺理论。把审美创作与思想内容、创作体验等密切结合 ,解决了主客体之间具有丰富内涵的审美关系 ,对于当代审美观念和创作思想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板桥的史论较多,他对历史的评价与他的喜怒哀乐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其历史观是相对稳定的。郑板桥历史评价的基点是他的天道循环观,他认为社会与人生都是一场大戏,世事总是翻来又复去的;同时在天道循环观的基础上郑板桥又出现了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倾向,他认为人一切奋斗的结果都会因天道循环而走向缥缈;当然,他也认为,虽然天道循环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的因素不可忽视,只要人发挥积极的作用,人与社会就可以延缓这种循环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郑功懋乃清末民初海宁之社会名流,为现代海宁地方教育创始人之一,其子郑晓沧为浙江师范大学前身浙江师范学院首任院长,堪称教育传家。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藏郑功懋手稿《书带草堂诗存》一部,从中可窥见功懋与其子晓沧的舔犊深情及当时人文之一斑。  相似文献   

16.
略述郑玄校勘《三礼》所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东汉末年的郑玄在为《三礼》作注的同时,也对这些异文作了校勘和取舍。其取舍异文主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即:字义贴切的原则,习用易晓的原则,合理的原则,符合规范的原则,不轻改字的原则(在《仪礼》中则为存古字的原则)。郑玄校注《三礼》的目的,是为使经义得到准确表述,而又明白易晓,且于每一字之取舍,既考虑其用之于此是否合理,又考虑其字是否符合规范,同时竭力保存古字古义,以期尽量恢复礼书初本之面貌。因此经过郑玄校注的《三礼》能够成为当时最好的本子,且一直流传至今,而其校勘《三礼》所遵循原则,也可为今人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Hua Yi Metamorphosis by Lin Shu and his son of Japanese Jianghu times confused Zheng Chenggong with Zheng Cai for three times. The author makes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g Chenggong and Zheng Cai by referring to Shijing Genealogy of Family Zheng compile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It also points out the reasons of the mistakes and corrects the various false judgments of their relationship recorded in the Sino-Japanese documentation of the southern Ming Dynasty. The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eng Chenggong and Zheng Cai  相似文献   

18.
鉴于"堂堂之中国,而无一女学堂",经元善等创办了经正女学。作为中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经正女学打破了教会女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同时,不管在办学过程中,还是在办学思想、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方面,它都深受传教士和教会女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朝聘会盟、应对酬酢每每赋诗以见其志。《左传》郑人赋诗具有与他国不同的鲜明特色,他们的赋诗多出于《郑风》,而其它各国赋诗无一例出于《郑风》的,《郑风》在当时又是遭到批判的,可以看出郑人对本国文化的尊重和推崇。《郑风》又多情诗,以男女欢爱喻君臣相得不仅能起到“微言相感”之功效,而且使外交谈判中的氛围显得轻松而愉悦。  相似文献   

20.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救国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主张兴西学以培养实用人才,提倡女子教育,倡导考试制度的改革。郑观应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