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街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巷 ,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闻名遐迩的牛街礼拜寺就座落在这条街道上。以“牛街”冠名的牛街街道 ,是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回民聚居区。这里居住着5万多各族居民 ,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回族人口有12000多人。民族团结在牛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同志曾先后7次来到牛街 ,他对各族群众的关心在牛街广为传颂贾庆林书记第一次来牛街是1997年1月22日 ,当时他刚刚调来北京工作 ,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春节前夕 ,贾庆林同志风尘仆仆地来到牛街孤寡老人任惠茹家拜…  相似文献   

2.
<正>一2月14日下午,当我接到林老归真的电话后,我第一反应是订机票,去北京,践行我们最后的约会!当晚11点半我到达北京。2月15日上午,我赶到位于牛街教子胡同小寺街的西城区回民殡仪馆,想探望"埋体",只隔着冷藏室厚厚的铁门,为林老做了"杜阿宜"。16日晨礼后,我随众人最后一次探望"埋体",其后跟随牛街礼拜寺"伊玛目"站了"者那则",并到北京市回民公墓,和众人一起抬"埋体"、下葬,念"苏勒"(经文)。  相似文献   

3.
大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北京牛街今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占福 《回族研究》2007,(2):112-118
每天都在这条街工作、生活,目睹这条街一天天的变化,感受这条街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进步。早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北京求学时,每逢“主麻日”(星期五)或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我们就会从学校所在的西郊,赶到牛街参加穆斯林自己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只有在那时,我才能感受到与在故乡回族社区一样的穆斯林文化氛围。从那时起,牛街也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我常常把牛街与我自小生活的地方———被誉为“中国小麦加”的甘肃省临夏八坊地区作比较,尽管地理位置不同、社会发展程度各异、回族社区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六日,穆斯林建设北京牛街基金会在北京成立。北京牛街是中国穆斯林著名的聚居区,居住着穆斯林一万多人。那里有历史悠久的牛街礼拜寺,有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还有回民医院、回民中学、回民小学、回民幼儿园,仅一九八三年,就曾有五十六个国家的伊斯兰代表团访问过这里。牛街被人们誉为“首都少数民族和宗教的窗口”。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牛街地区的市容环境和居住条件还比较落后,经济文化事业还不够发达。为了逐步把牛街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穆斯林特色的民族街道,决定成立穆斯林建设北京牛街基金会。这个组  相似文献   

5.
牛街是北京市宣武区内一条长约八百米的街道,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南隅,著名的牛街礼拜寺就坐落在这里。牛街地区一般是指教子胡同以西,白广路以东,广安门內大街以南,樱桃园以北,以牛街为中心的长方形地带,包括24条街巷,居住着回民一万余人,是北京最大、最有影响的回民聚居区。  相似文献   

6.
在北去的2次列车上,我望着窗外.日光跟着列车一起,过长江,奔黄河,脑子里反复思量着这次采访的对象─—宋祖英。她还在心连心艺术团,还是已经回京?列车里播放着她的歌曲《小背篓》,我的思绪也随着歌声问到那湘西的大山里。那是80年代初.全国举行少数民族汇演。歌舞之乡的湘西,当然是要派队参加的。正要吃晚饭时,一位背着小背篓,穿一双棉布鞋,吊着一根长辫的小姑娘来了,一门浓浓的湘西古丈话说:“我是来报到的”。那是头一回听她唱歌,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让大家都停下碗筷,一起参加演出的队员们说:“百灵鸟飞来了”。…  相似文献   

7.
今北京广安门内牛街地区,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回民聚居区,也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清真寺——牛街礼拜寺的所在地。 就回族史和北京史尤其是北京民族关系史来说,研究牛街回民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都具有典型与代表性的课题。遗憾的是史缺有间,载籍无征,致使对其过去的了解与探讨,受  相似文献   

8.
“明菊,现在政策落实了,你和有全一块回北京也有条件了,何必一定要在那遥远的湘西大山里呆一辈子呢?”“湘西大山也是我的家乡,那里的苗族同胞都是我的亲人,我怎么能离开他们啊!” 1978年10月的一天,回北京探亲才20天的赵明菊,在母亲和朋友的泪眼相送之下,登上了南归的列车。她无心观赏窗外山川田野的秀丽景色,也不与周围乘客答语,独自回首往事,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9.
北京的牛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巷.北宋时期,回族人民即陆续迁入这一区域,他们兴建家园,广植柳林果木,随着回族人口的增多和伊斯兰宗教活动的需要,公元996年即建起了"牛街礼拜寺".这一遐尔闻名的礼拜寺坐落在牛街中段东侧,影壁在街的西侧.它庄严、肃穆、宏伟,不失古寺古色古香的风采,令世人景仰.以牛街为中心的牛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宗教活动历来为人们所关注.它不仅仅是北京市和全国民族工作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上穆斯林密切关注的地方,且在对内对外  相似文献   

10.
吃在牛街     
要开奥运了,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内外朋友到了北京,一定不会不去牛街。因为那里好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至圣世界历史伟人穆罕默德》出版马崇义著《伊斯兰教至圣世界历史伟人穆罕默德》一书,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国内学者编著的有关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的较早版本之一,1951年曾由原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印刷出版,一度销往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2.
居京琐谈     
我出生在东北松花江畔的一个小城市——吉林,在我4岁时(1956年),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北京。初来京时,我家住在白广路,离回族同胞聚居的牛街不远。我所在的小学校有近2/3的学生是回族,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下,我们这些来自汉、回、满不同民族家庭的同学相互敬重,和睦团结,亲如兄弟。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开学典礼上,校长特别强调要尊重回族同学的生活习惯,提醒同学们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4.
双模表彰     
《中国民族》2008,(11):14-14
一处气宁轩昂、肃穆恬静极具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矗立在北京市宣武区中心,这就是历史悠久的牛街清真礼拜大寺。它所住的地区,就是北京穆斯林群众聚居的最大社区——牛街地区。这里也是全国民族团结的典型地区,是各族群众团结和谐的缩影。像类似这样的先进社区或集体,在北京,在全国,还有许多许多。  相似文献   

15.
读者服务与地域文化相结合是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的重要探索与创新。北京西城区第二图书馆位于回族居民聚集的牛街地区,为满足回族读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需求,图书馆首创了"牛街回族书法培训班"。从实践效果看,这一创新模式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传承与弘扬了以穆斯林生活为代表的牛街地域文化,增强了回族读者爱国爱教的情怀,并且有利于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6.
《北京牛街志书——<冈志>》已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冈志》是专门记述清朝康熙年间,北京牛街地区有关回民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的一本地区志。原作始终是手抄本,今天它能刊印公诸于世,对研究我国回族历史、伊斯兰教历史,提供了北京一个著名的回民聚居地区的亲见亲闻资料,无疑是很有意义的。我们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和北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时生活在湘西崇山峻岭中。在那封闭的年头,乡村人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了解外面的世界主要靠这么几条渠道:听歌唱歌,看电影,从书本中获知,听参军出过远门的人讲。那时候,那首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民歌曾激发了我对外面世界的无穷幻想。“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十三四岁年龄,对姑娘小伙子男女之事朦朦胧胧的,更感到神秘的是那“遥远”二字的深邃缥缈。那是一首流传在青海的歌,我不知青海有多远,感觉仿佛在天边。运动的发展增开一条了解外界的渠道,听去过北京串联的同学讲…  相似文献   

18.
深切怀念教育界前辈杨兆钧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超群 《回族研究》2003,(2):111-112
著名回族教育家、史学家、穆斯林学者,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一、二届委员,云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杨兆钧先生,因病于2003年1月15日在昆明归真,享年95岁。先生逝矣,我们深切怀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兆钧教授将其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特别对回族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杨兆钧教授1908年出生于北京牛街的一户回民家庭,曾用名杨涤新(杨迪心),经名萨迪。先生于1926年在北京尚志中学毕业后,便开始从事回民文化教育工作,任小学教员,是北京牛街中才小学创办人之一。同时,追求进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加入…  相似文献   

19.
有爱相伴     
我们的世界到处充满爱。我们都生活在爱中。有爱相伴,困难和悲痛都会躲闪。有爱相伴,人人都会变得美丽善良。在湘西一个偏远的山村中,有一个叫夏玲的女孩,她在乡里读初三。夏玲是个成绩优异的乖女孩。她十分喜欢读书,每每放学回家去放牛的时候都不忘拿上课本。为此,自家的牛常常在她不注意时去品尝别家的作物。等到她发觉时,牛已经在满足的回味了。妈妈也常埋怨她做事时一心二用。夏玲在初三的最后一学期中,更加努力拼搏,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夏玲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接到通知,夏玲高兴极了,但她爸妈的笑脸中却藏着…  相似文献   

20.
1954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长,当代我国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女作家丁玲来到吉首,对湘西的农村文化工作进行考察。当时我在宣传部工作,部领导要我给丁玲一行当向导,到苗族聚居区三岔坪去采访。21日上午9时,从吉首乘吉普车到乾州,因从乾州城到三岔坪没有公路,不通车,大家只得改为步行。出了乾州城,沿溪而上,两岸山峦起伏,山色青苍。三月的阳光温暖和煦。虽然因为较胖而走得比较吃力,但丁玲仍然神采奕奕,边走边风趣地与随行人员闲谈。丁玲个子不高,从她宽大的脸面_L和鼓鼓有神的大眼睛里,看出了她的毅力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