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随着高校贫困生数量的增多,贫困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日益凸现,教师应该对贫困生开展情感渗透教育、自我意识教育、激励自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做好贫困生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校招生、收费和就业等制度的逐步深化,加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等原因,高校出现了诸多贫困生群体.本研究提出了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和途径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二、加强贫困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高校贫困生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经济上面临的困难在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下得到了缓解,但思想和心理方面暴露的问题日益增多,不利于贫困生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在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人文关怀,从贫困生的现状以及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入手,探讨改进贫困生人文教育的思路,在贫困生的个体发展、心理健康和情感交流等方面提出合理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在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应注重对贫困生的精神教育和能力培养。推行贫困生自强教育很有必要: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既是贫困生励志教育的有效延伸,又是推行榜样教育的有力手段和课堂教育的良好补充。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榜样教育、实践教育、素质培训、挫折教育以及优化育人环境等形式,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培育自强自立的精神,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学业、家庭、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贫困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教育不公平、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等。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特别是政府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文章从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成因入手,对在和谐校园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出高校应完善学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做好高校贫困生就业推荐和指导,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注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促使学校贫困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群体普遍存在的消极心态主要有:(1)自卑心态;(2)焦虑心态;(3)狭隘心态;(4)沮丧心态;(5)文饰心态,这些消极心态不利于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帮助他们摆脱边缘群体的角色,为此应该采取以下对策:(1)高校要切实解决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境;(2)高校要为贫困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3)高校在进行物质扶贫的同时,更需侧重精神扶贫;(4)高校要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原因,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应针对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着力于从思想上加强教育,经济上扶贫济困,心理上予以引导,环境上感染熏陶,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作为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本文从分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及其成因入手,从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经济资助和学生自救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化解其心理困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招生并轨和收费制度的实施,贫困生群体的绝对人数也不断上升,贫困生群体的问题目益凸显出来。近几年,国家、社会、学校着力在物质方面给予贫困生群体极大帮助,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贫困生群体资助体系,缓解贫困生群体物质上的匮乏。目前,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是贫困生群体精神方面的扶助,只有物质资助和精神扶助的完美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