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中西方文化价值模式分别为天人合一的价值模式和天人相分的价值模式.人类本应有两个世界:感性生命世界和道德理性世界.中国传统儒家否定了人的感性生命世界,因此天人合一的价值模式只剩下一个纯道德的理性世界.西方传统文化肯定人的感性生命的合理性,因此天人相分的价值模式含有感性生命的世界和道德理性世界.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哲学界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深入发掘 ,但对“天人相分”思想的真正内蕴则认识不够 ,甚至把“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尖锐地对立起来。本文认为 ,“天人相分”思想不仅内含着“天人合一”思想的积极内容 ,而且有着超越“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先秦哲学思想中天人关系可以总括为天人合一观和天人相分观。天人合一观包括天人感应、天人合德、顺应自然。这种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其特点是和谐,共同之点是“顺天”。天人相分观是天人合一观的对立和补充,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后于物质生产范畴,其特点是斗争,实质是“制天”。天人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最基本的思想模式。“天”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家和不同的哲学派别使用“天”这个概念时,具有不同的内涵,主要有两个含意:(1)、“人格神”;(2)、“自然”。故此天人关…  相似文献   

4.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特征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以意合特征为主的语言."天人相分"、"主客对立"是西方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孕育了英语民族理性思维和客体意识的习惯,培育了英语语法是形态驱动型语法;而后者孕育了汉民族悟性思维和主体意识的习惯,造成了汉语语法是一种语义驱动型语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关于语言共性论与个性论的语法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现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重智”与“重德”、对自然的“惊诧”与“利用厚生”、“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的对立,造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技术、实践的实用科学与源自古希腊理性精神的西方理性科学的明确分野。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加剧,在西学东渐中,科学的这种分界被逐渐打破。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儒道思想滋养下的酒文化入手,分析了在中国儒道思想影响下的白酒包装设计现状及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中,儒道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美学价值。现代白酒包装要提升文化价值,彰显民族风格,就应深入地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行探究。儒家美学思想中的"尽善尽美""文质兼备""中和之美""天人同构"以及道家美学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无相生"等观点对现代白酒包装设计的实践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是20世纪中叶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要得以确立必须寻找到自身的思想和文化基础.西方的"主客二分"造成了今天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此一些西方学者把新视野转向东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解决今天的生态危机,拯救人类.但"天人合一"也有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因此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天人合一思想.同时,开展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在超越传统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伦理学的构建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  相似文献   

8.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并没有把自然物纳入道德关怀。因此,必须对“天人是一”、“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命题进行重新诠释,以阐明“人”和“天”的关系,实际上是人和环境的关系。人与环境本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存在,整个世界就是“我(大我)”本身,只是由于人的“自我意识”的作用才有所谓人(小我)与环境的区分和对立。所以,追求与环境的协调和统一正是作为能动者的人的行为的应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群体意识与个人意识的对立、商义与求利的对立、淡泊物欲与物质至上的对立、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对立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在内涵上的重大差异,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价值观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儒家天命及其德福一致信仰是以作为中国哲学主流特质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为思想基础的。而以“天人相分”为哲学基础的自然理性主义(荀学)传统,深刻检讨、批判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及天命神学,从而在哲学上瓦解了天命德福一致信仰的根基。天人相分观念下的德福思想,就其追究天人关系事实的客观性与知识理性而言,确有其进步的一面,但这种儒家自然理性主义的极端追求对天命德福一致信仰本身的社会意义的漠视,也丧失了儒家更为本质的精神---人文关怀。这是儒家精英主义的一种典型的弊端。  相似文献   

11.
在天人关系问题上,孟子提出了"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天人之间的和谐与统一;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思想,强调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人对自然的改造与利用.由于二者的互补性,可以将二者综合起来,为我们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即把改造自然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片面强化人对自然的索取,又不能停止生产,以此建立起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提出的“人化自然”命题 ,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通过实践和思维活动与自然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西方 ,人们过分地强调了主客对立和以人为主导、征服自然、统治自然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信仰危机。人们在寻求解决“主客二分”的过程中 ,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分地看重“天人合一”。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命题 ,则是对“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美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根本对立的,而这种观点从根本上来说又归因于"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所囿于的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主客二分,其本体论根源是形而上学的理性至上.主客分立使"人类中心主义"在哲学思想上表现为无限膨胀的主体性,在伦理观上坚持传统伦理学.只有构建生态环境美学,突破主客对立的传统思维方式,否定传统哲学当中的工具理性,重建理性和主体性,坚持生态伦理观,重新认识和肯定自然的价值,才能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圆融共舞的共同体.这才是以生态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美学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光潜与蔡仪分别建立了自己的美学体系,这意味着西方美学中国化或在中国体系化了.从全球化视角来看,朱光潜的美学体系体现了强调主客一体的重视审美活动的西方现代美学精神,蔡仪的美学体系体现的是强调主客相分的重视美的本质的西方古典美学精神;共和国建国后的美学大讨论以及实践美学,基本上都受蔡仪美学体系之后的苏俄文化的影响,新时期后有人提出“回到朱光潜”,这实际上是要求中国美学“回到现代”.  相似文献   

15.
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紊乱,从而为人类未来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实的迷津往往牵动着人们对历史的文化回视.当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日益升值,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而对所谓西方“天人相分”、“征服自然”等观念的挞伐之声亦是此起彼伏.面对此景,哲学应该冷静下来,按照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把中西天人观置于较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与时空座标中进行比较性分析,对其内容与意义进行理性廓清.这对于当代条件下新的天人观的确立,对于合理把握传统文化与现实的关系,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儒家文化合理化性质,有必要对比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合理化途径。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导致儒家文化合理化潜力低,但它具有入世态度使儒家文化合理化得以实现;天人相分和人神对立的世界观导致西方文化合理化潜力高,但它缺少入世态度使西方文化合理化没能及时实现。命仁论和预定论的宗教改革赋予中西文化入世态度,是中西文化合理化的关键;但两种改革的前提、原因、目的都不同,导致的合理化分别是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天人观在先秦哲学中颇具特色。他既主张天人相分,又归宗于天人合一。他以天人相分为出发点,从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诸方面具体论述了外在的天人合一和主体自身内在的天人合一,因此而成为先秦天人观的总结。以往学术界把荀子天人观判定为天人合一论的对立面,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荀子思想仍属于天人合一理论传统。  相似文献   

18.
荀学体系中的多个命题包含"天人相分"思想,但其真正目的在于证成"天人合一"。否定思孟学派"心性合一"的认识论致思模式,荀学从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模式中寻求论证。"心物之合"的本质在于从结果上论证二者之合产生的概念、思维等如何有效地反映客观实际;"性伪之合"的目的是实现人自身内部的合一,在自然之"性"与后天之"伪"二者之间实现相互沟通与化成;最后达致"天地人之参"的世界之"合"境界,这是荀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真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天人"观蕴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论强调天、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天人相分论强调"制天命而用之",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方法论并非对立排斥的,而是可以互补的。如将两者综合起来,建立一个"天人合一"——"明于天人之分"的新天人关系观,这将很可能为解决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认真剖析传统"天人"观的合理思想,对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建设现代文明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点摘编     
“天人合一”不能归约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刘立夫在《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天人合一”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但对其内容却是见仁见智,并无定说。如果将其思想核心确定为“合”、“和”或者“和谐”,不会引起多少争议,但如果将它说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则很难让人信服。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论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在历史上每个有代表性的思想家那里,几乎都难以找到完全相同的天人观,论其要点,大致可以归纳为天人相类、天人一体、天人同性、天人同理等几种类型。在价值倾向上,儒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政治性和伦理性的,儒家主要把天作为“神灵之天”、“道德之天”和“义理之天”来看待;道家的天人合一主要是境界论上的,道家的天多含“自然之天”的内容;道教的天人合一论则既是自然主义的,又是泛神论的。无论在哪种天人观念中,“天”都具有绝对性和权威性。所以,中国哲学家论天道均不是目的,其落脚点必是人道。天人合一的理论尽管也涉及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以政治、伦理和精神境界为本位的,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和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才是天人合一论的核心内容,其思想资源比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意义大得多、宽得多,也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