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雍正朝黄河水患、河官队伍整饬、河工经费支出和工程建设的研究,以及对职官设置、修防条例、考成保固等河工制度建设的探讨,对雍正朝河政给予充分肯定,同时又指出其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2.
试论雍正朝的养廉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僚队伍是中国历代王朝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关系到王朝的兴衰成败。雍正继位后,谕令全国各地实施养廉银,以整顿吏治。本文就养廉制度的产生及历史作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雍正朝进折人员的增加主要取决于政治需要,而光绪朝折件人员增加除了和雍正朝一样的原因,还在于专折言事规定的实行.在折件内容方面,光绪朝与雍正朝相同的地方比较多些,只不过有细微的差别.在批阅折子方面,雍正朝运用外官与部门一起商议处理折件,而光绪朝却稀少.在奏折的存储方面,雍正朝具有比光绪朝更强的秘密性.以上比较说明:奏折制度与当时政局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雍正朝蠲逋欠政策是清代蠲免政策中极具特色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其特点就在于雍正把蠲免逋欠与整顿吏治巧妙地结合起来,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清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就雍正朝蠲逋欠政策出台的背景、吏治整顿中的蠲逋欠政策及蠲免逋欠与吏治整顿之间的关系进行剖析,旨在阐述蠲逋欠政策对财政整顿和吏治建设两方面产生的影响,并为康乾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青海位于准噶尔与西藏往来的交通要道,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雍正帝征讨准噶尔期间,在青海进行了严密的战略部署,调兵驻守青海要地噶斯并特派大臣驻西宁管理军务,在西宁多备兵力,采买和转运军需,青海蒙古亦参与其中担任向导、驻防台站。清朝在青海的军事计划为清军提供了充足的兵力援助和军需补给,防守青海要地阻止了准噶尔觊觎西藏、青海,保证了清军侧翼的安全,有利于清朝西北边疆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雍正朝在官员任用方面,打破以往在种族、出身方面的限制,任用一批非科甲出身的督抚。由于出身、教育背景的不同,非科甲出身与科甲出身的督抚之间矛盾重重,摩擦不断。于是,直隶总督李绂与河南巡抚田文镜之间就爆发了轰动朝野的督抚互参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详细阐述雍正帝如何整饬河员、协调河道官员与地方官员关系、厘清与河政相关的夫役所存在的弊病,肯定了雍正帝整饬河政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董建中 《东方论坛》2020,(2):137-147
田文镜是雍正朝名臣,雍正帝赞为“天下巡抚第一”,是有清一代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现当代学者一致认为他原属汉军正蓝旗,后抬至正黄旗。田文镜的自陈奏本及《缙绅录》等材料,可以确证他原属汉军镶蓝旗。这一错误,源于清国史馆对他的记述,而地方志等的记载反倒是正确的,这提示我们,面对清人旗籍记述有歧异时,应高度重视地方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咸丰五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后,围绕黄河流向、督府迁址及权限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展开了二十余年的争论。在此过程中,山东巡抚的治河权客观上得到增强,河政体制与前清相比也发生较大变化。时局的变化、吏治的腐败也成为制约河政体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作为"高校经费公开"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经费管理与公开"由来已久,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奠定一定的规章、理念基础。但是,这些规章制度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某些规章制度已经老化,制定统一模块与制度势在必行。高校经费公开的模块与制度是看得见的社会良心。"高校经费公开"如果运作得当,可能成为今后三十年社会良心与道德之"高地明灯",为防腐反腐带来持久推动力,同时也为高校发展走社会良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清代乾嘉学者在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为中国学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巨大贡献。乾嘉学者于治学之余,雅好翰墨,友朋之间多有书法交流,他们围绕书法艺术而发生的纵横交错的联系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12.
光绪年间 ,黄河三角洲河患次数多 ,规模大 ,持续时间长 ,造成的灾祸重。河患下的灾民迁移贯穿光绪年间的始终 ;移民安置区域集中于沿河两岸地势高处及利津东部、广饶东北部黄河新淤滩地 ;移民形式为政府安置与自发迁徙间杂 ;移民种类属以生存为目的的生存型移民  相似文献   

13.
清代前期西域处在准噶尔的统治之下,是当时清朝所面临的最主要的边疆问题。清朝前期一直致力于对西域即准噶尔的经营,雍正朝是清朝统一西域进程中的重要阶段。雍正朝对准噶尔的经营政策的变化经历了采取守势以维护边疆稳定和平、主动采取军事行动及和谈划界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唐玄宗时期存在着"吏治与文学之争"的论题,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见解."吏治与文学之争"的主要表现,开元初期是姚崇与张说之间的明争暗斗,开元中期是张说与宇文融、崔隐甫之间的政治较量,开元后期则是张九龄与李林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其间"吏治与文学之争"只是这场党争的表现形态,它不是这场斗争的主要内涵,不是它的焦点,更不是它的本质.封建专制下的权力游戏、君王个人意志的转移以及集团性的腐败,是这场斗争的根源与本质.这使得开元、天宝的朝政由明转暗,文人的人生旅程充满了挫折与苦难,从而为盛唐诗歌注入了沉郁顿挫、雄健苍凉的内质.  相似文献   

15.
在嘉庆年间,中国小说出现了一些新变,预兆了后来小说的发展趋势和各种选择。个性张扬和妇女解放的人文精神得到发展,对传统典雅价值的颠覆在小说中出现,也出现了按照传统价值改造小说的趋向。对于这些代表了新变趋向的小说,还是需要作进一步发掘,对于嘉庆年间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也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6.
清初河工腐败问题已经存在,给物料采办、夫役管理、工程建设等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腐败问题的出现与清朝制度设计的缺陷、皇帝对腐败问题的宽纵、社会风气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尽管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严惩贪官、严密立法来进行治理,但并未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五鬼”的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皀,是宋真宗朝政治 舞台上极为活跃并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由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对 历史产生的巨大的负面作用,使人们忽略了对“五鬼”作更深入、全面甚至是较为客观的研 究。本文从宋代文官政治体制的角度,探讨了“五鬼”在真宗朝得势的原因;并从科举制度 、宋代经济和财政管理以及对宋代文化基础性的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五鬼”对宋代文官 体制的建立和宋代经济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进而阐述了真宗朝在有宋一代历史发展进程 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