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安徽省大量的农业用水已构成了对其它行业生产用水的威胁,影响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合理调节水资源的配置非常重要。文章依据2007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及投入产出表等统计资料,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安徽省国民经济各行业部门水资源消耗系数及综合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农业不是安徽省主导产业;安徽省在水资源配置上应降低农业用水量,寻求方向发展节水型农业;同时加大力度发展拥有高影响力的主导型工业;从合理性出发,调整建筑业及第三产业用水量,将发展重心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上去。  相似文献   

2.
以山东省所辖的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的经济和生态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全省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并且分析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在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与政府必要的制度激励双重作用下,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要素投入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水资源相对紧张,由于体制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为低下,这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一个难题。通过调查分析,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既要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又可以从技术角度对河南省农村人口集聚稠密区、农村人口分散稀疏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别改造。  相似文献   

4.
黄河水资源短缺状况的日益加剧,促使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创新。实行竞争性水价是以需求为核心的全新管理模式,其更能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的要求。竞争性水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促进黄河流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水价改革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我国各大城市陆续拉开了水价改革的序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水价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水价构成的合理性,水价上涨收入的归属与使用,水价调整的方式与机制,水价改革的实践效果等。为此,有必要进一步优化水价形成机制,建立有效的成本约束机制,实行“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专款专用制度,完善价格听政会制度,进行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6.
水权行使性、限定性对水资源经济效率(具体包含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两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实践中,水权行使性在产权公域和产权邻域有诸多交叉、水权限度界定发展缓慢等现实问题,导致了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诸多水权主体间的产权冲突问题,及社会总福利损失的后果.究其原因,主要是水权限定成本高、公共水权制度体系和以外部性产权为表现的新的产权设置缺失.而改善水利设施的供给机制,如城市部门和私人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和构建完善的水权制度体系,可以提高水权的行使性、限定性,进而实现水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率利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资源消耗强度及其变化指数,研究我国工业行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演变趋势;采用对数均值迪氏指教分析方法(LMDI),将我国工业行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分解为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两个层面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6年我国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技术效应所导致的各部门用水效率提高是工业行业水资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的最重要原因,结构效应所导致的用水密集部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因此,加快技术升级和工业结构调整,有助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建立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受水资源总量的限制,通过传统的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方式来解决供需矛盾不仅越来越难,而且最终将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以流域为单位的整体性开发与保护,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与完善水权市场己势在必行,这必然也对水权市场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水权与水权市场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明晰水权构建水权市场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水权理论与水权市场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以及由国家授权的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水资源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性,探索了借鉴美国加州水银行管理运行机制,构建我国水权市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在建立健全我国水权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从全局出发,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充分体现水资源和资本收益的同时,缓减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中期以后,河南省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其消耗高、排污多、防治污染能力较差,又给环境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调查研究和分析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在防治河南省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以促进河南省乡镇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资源利用的北京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高速增长,第三产业比重将会由70%提高到80%~85%,作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优化第三产业的用水结构。基于万元GDP水耗和第三产业相关系数的聚类分析,本文认为北京地区应根据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水资源投入产出比制定产业调整策略;发挥首都优势,构建水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出台相应政策,加强产业用水的相关管理,以促进北京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平衡利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工业能源强度下降的真实原因,结果显示,历年能耗强度的下降主要来自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结构因素对强度的影响存在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武汉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碳排放效应的 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武汉市1997-2017年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耗数据,构建库兹涅茨曲线模型验证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武汉市1997-2017年碳排放总量随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呈波动型增加,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是其主要来源,占碳排放总量的99%以上;(2)武汉市碳排放强度与建设用地总量比例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3) 二级地类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比例和交通运输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均存在“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而水利设施用地比例与碳排放强度之间无明显的曲线关系。为此,建设用地扩张指标应向低碳产业用地倾斜,同时促使土地向具有碳汇功能的草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转换。  相似文献   

14.
工业碳排放及能源消耗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部门,减少工业部门碳排放直接关系到我国低碳经济的实现。工业碳排放强度包括行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系数4个影响因素。以建材行业为例,通过对每一影响因素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减排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仍是我国工业减排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水价结构性改革研究:水资源费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费视角下工业水价的结构性调整是实现工业节水和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其调整思路有二:一是改变水资源费标准,二是调整水资源费占终端水价的比重。研究表明,一方面,工业用水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资源费对地表水需求的影响较地下水需求更大;另一方面,以地表水水资源费和地下水水资源费代替终端水价中的水资源费所构造起来的水价结构放大了水资源费对工业用水需求的影响,其中,通过减少地下水水资源费占终端水价的比重来减少工业自来水需求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需要加强工业地表水使用的管理,优先通过提高地表水水资源费或降低地下水水资源费占终端水价的比重等结构性改革举措实现工业节水目标。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投资分析——以重庆产业优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合理和优化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的形成与产业投资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选取重庆市产业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重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从而提出重庆产业结构优化的框架和实现优化目标的产业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金融业进行产业关联的分析,通过消耗系数和分配系数研究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前向关联和环向关联效应。揭示金融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国民经济的需求拉动作用和供给推动作用。为优化吉林省金融业的产业结构,理顺产业关系,从而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运用2005~2009年大中型工业企业37行业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考察了行业R&D投入与技术效率间的内在关系,并按照“效率—增长率”相关关系划分工业部门,研究了各部门行业的特征及差异.研究表明,R&D对行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行业平均技术效率随着R&D投入的逐年递增而稳步上升;划分的工业部门具有明显聚类特征或差异性特征.据此,对各部门分别提出增加R&D投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产学研共生体系建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2年和2007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编制了两张包括能源部门、非能源部门、静脉产业等部门在内的8部门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2和2007年中国能源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以及能源部门、静脉产业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和完全波及效应.研究表明:能源部门是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燃气、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等“两高一资”行业是能源直接消耗的大户,而静脉产业的发展则相对落后.提出了限制“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静脉产业”发展,以及依靠行政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服务业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直接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和间接提高居民收入、减少分配差距两条途径达成。不同的服务行业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的差异。文章通过GMM估计方法,并以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为对照,对我国31省市2004-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服务业内部其他各行业均能对居民消费水平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以金融行业的促进作用最大。因此合理调整资源配置,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对扩大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