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讲"套话"、办"套事"几乎成了一种风气.所谓"套事",就是依葫芦画瓢、毫无创造性、不讲实效的一种工作形式. "套事"的弊端人所共知,缘何至今仍如此"瓜瓞绵绵"?缘何有的领导者甘做"套事"而无怨无悔?细究其因,无非有四:一是安全保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虽是废话、空话,却一贯正确,绝无差错.二是省力省脑.办事像古人做八股文一样,总爱"套股"-往上头"套",往本本"套",往旧模式"套".从众从上,从本从旧,省心省事,免得劳神.三是能力低下.有的领导者习惯了做"套事",不爱也不善于独立思考,长此以往,脑筋生锈,思维迟钝,胸无点墨,谈何真知灼见?四是胆小怕事.由于怕"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只好"例行公事"了.  相似文献   

2.
王召辉 《决策》2011,(9):70-71
没有对这种以电影作为载体的传播作用有清晰的认识,没有对“城市+电影+营销”新模式进行深入地挖掘,城市电影营销热更多时候都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秘诀     
《领导文萃》2006,(1):175-175
有人问鲍威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成功秘诀是:急事慢慢地说,大事想清楚再说,小事幽默地说,没把握的事小心地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坚决不说,没有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别人的事谨慎地说,自己的事怎么想就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应该说他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他成功的一部分原因。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4.
孙君飞 《领导文萃》2016,(5):106-108
正当心里涌着较多热血的时候,成功大概是我活着的最大目标。或者说,当我的内在仍习惯膨胀的时候,我认为只要跑一跑、跳一跳、出出汗、流流血,成功就不难到手。实际上,我对成功概念的理解一直不够清晰,甚至存在人云亦云的倾向。哪里人多,我便朝哪里跑,扎堆成功的人生毕竟会热闹许多,在人群里找到两三个朋友,稍稍帮助我一下,也许成  相似文献   

5.
李永新 《决策》2009,(5):66-68
竞岗演说是一种限制较严的文体,尽管受到很多限制,但最忌人云亦云。要结合自己的经历特点,写出切合身份的文章,如果搞成简单地回答问题的形式,效果肯定好不了。  相似文献   

6.
《领导科学》2002,(6):54-56
一 如今官场消息,一日千里.小道不小机密不密.龙门镇党委书记龙世雄要升任副县长这件事,不知怎么那么神速,一天工夫就传遍了黄河县大大小小的官场.龙门镇就更不用说了,找一个不知道的恐怕比登天还难.这里表面上还平静地保持着往日的秩序,可是,党委政府两个大院里的每一个人几乎都在关注着这件事,研究着这件事,咀嚼着这件事,利用着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问责机制下,基层干部在行事过程中更加关注行为后果、更加防范行为风险、更加重视制度规范、更加唯上级指令是从,进而引致其可能因畏惧失误而拒绝尝试、因害怕担责而墨守成规、因忌惮"出头"而人云亦云、因惧怕风险而回避创新。想要兼顾管控与创新间的平衡,就必须明确问责目的,重构行为目标;把握问责实质,规范行为取向;界定问责范围,支持创新突破;丰富追责形式,保护尝试勇气。  相似文献   

8.
从请客吃饭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一般人想,请客吃饭,当然是有好处或有求于人。没有好处,有事没事的,天天请客吃饭,那不叫犯病,也叫犯傻。中国的事是有些怪。一些事,在办公室、会议厅、谈判桌上讲不成谈不通的,餐桌上却一谈就通。再难办的事,只要到了酒桌上,就好说好商量。正所谓“筷儿尖尖,碟儿圆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所以,好些个事情,就非得靠请客吃饭去解决不可。  相似文献   

9.
军 事 指 挥 员 作 为 战 争 的 指 挥者, 其 个性 的发 展 不仅 关 系 到 其个人 自 主 性 、能 动 性 、创 造 性 的 发 挥 ,而且 直 接关 系到 部 队凝 聚 力 、 战斗力的 提 高和 战争 的 成败 。 没 有 个性就没 有 独立 性, 从 而也 不 会 有 另辟蹊径 的 创造 性。 如 果一 个 军 事 指挥员的 个 性得 不到 全 面、健 康的 发 展 ,就 不 能 “敢 为 天 下 先 ”,就 不 会 去 做别人 没 有做 过的 事 。 军 事 领 域 历 来 充 满 变 革 和 创新。 随 着当 前新 一 轮全 球 性 军 事变革的 迅 猛发 展, 新 的作 战 理 论 不断出现 ,新 …  相似文献   

10.
九件事     
<正>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一、孝老。就老人的恩情和寿数而言,熬一碗粥跑过去端给老人都不为过。当年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侍奉双亲却应斩钉截铁。别的事可以不急,这个事要急。  相似文献   

11.
点到点子上     
时下,在批评一些违纪的人或事时,经常听到有的领导说:“这件事这次就点到为止,希望个别同志下不为例,引起注意。”然而,令人  相似文献   

12.
<正>申论是干部公选和公务员招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且所占分值较高。但从历年申论阅卷和考后分析情况看,考生的申论成绩一般都不太理想。阅卷专家称,立意不新,人云亦云,是多数考生写作失败的主  相似文献   

13.
摹暴霎黝批评对事不对人”难在什么罄爵爵地方呢?依我之见在于批评的技巧。 好像让人难以理解,其实不然。想一想,在你身边或你身上,是不是常有事情本来好好的,但不知怎么就演变成了争吵,甚至反目,或者闹个不愉快。批评本来就不是件好事,如果你不注意批评的技巧,就很可能演变成你认为是“对事,,,被批评者则认为是“对人”。 专门针对人去的,就无所谓什么对事不对人了。如果真正的目的是对事,那么如何做到的呢?我的经验主要是4点: 第‘是注意语言技巧,尤其切记不要语气生硬,免得他认为就是冲他去的。当然,说什么话用什么语言因人而异。 第二是…  相似文献   

14.
正1.谋事不传事。"脑筋要多动,嘴巴要少用",这是当好领导秘书的第一要诀。2.干事不铲事。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这是当好领导秘书的基础。不怕艰苦的同时,还要做到不怕批评、不怕仔细,对待批评要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否则就会觉得委屈,导致心理不平衡。3.抹事不激事。秘书必须信守抹事不激事的原则,影响团结的话要两头瞒,有利于团结的事要两头传,切不可持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15.
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这是很自然的管理之道。但事是人干的,一定的事必与一定的人相联系,因此并不容易做到。就批评而言,要做到批评对事不对人,必须保证对同类事件同类处理、避免出现不同的处理办法、则很难说批评是对事不对人的。处罚重者、肯定会认为上司是借错误事件来整他。  相似文献   

16.
常识是人的知识结构中最为基本的知识,是人类认知的基础和根脉。各种常识的融合、内化,就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和思想。它告诉我们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以及怎样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鲁迅先生曾说过:"世间的事,只消  相似文献   

17.
《决策探索》2007,(23):90
近日,国家法定假日修订成了舆论的焦点.但是,说这件事全民关注肯定是个伪命题,至少9亿农民对这件事就不感冒.  相似文献   

18.
把马岛之战归结为对战略要地的争夺,结论也十分勉强。应该说,那是一场捍卫尊严的战争。对那场捍卫各自尊严的战争,丢掉人云亦云的简单结论,启示便自然浮现出来了。战争仍然是意志较量战前和战争初期,阿根廷的意志多建立在一种侥幸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辩证地做事     
刘韬 《领导科学》2007,(6):12-13
人每天都在做事。把一件事做对容易,但把一件事做好、做出品位和档次来,相对就难了。怎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呢?辩证地做事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忘记农民就是忘本。现在有些干部下不去坐不住。围着机关转、围着材料转、围着老板转。让贫困山区的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必须彻底转变作风,围着基层转,围着农村转.围着农民转,把农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