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认识和治理近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我国经济界众说纷坛。笔者认为,近几年的物价上涨,最本质的是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即食品类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导致了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和坚挺。本文拟以扬州市为例,对此作些实证分析。一、影响物价上涨的主体是食品类价格我国这一轮物价上涨从1993年开始,历经了25个月才开始回落。两州市的物价涨幅,基本上与全国、全省同步。据调查,从1985年建市以来,防州市的零售物价总水平上涨了256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278倍,而食品价格上涨高至3.97倍.若剔除食品后的价格上涨水平,零售物价…  相似文献   

2.
《统计与咨询》2011,(4):33-33
翘尾因素:指上年某个时点物价上涨后,虽采取调控措施,在现实中物价还处在高位不能一下子降下来,致使今年该时点前各月物价与上年同期各月较低的物价相比增幅较高的现象。"翘尾"因素是2010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的原因之一。2009年第四季度开始,我国粮食价格逐步上涨,由此带动了相关粮食类价格跟着上涨,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为了保证物价上涨的幅度明显低于去年,积极采取一系列控制物价的措施,压缩基建规模,控制消费基金,增加“菜篮子”建设的投入,强化市场物价的管理和监督,使市场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部分地区在控制物价上涨时,错误地采取了控制统计部门为编制物价指数而选定的代表规格品的零售价格以及物价统计调查点的商品价格的办法、这是一种弄虚作假的做法,不但不能达到全面控制市场物价上涨的目的,而且会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4.
回顾过去一年,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四川物价持续上涨.特别是进入第三季度后,物价上涨加快,使得全年物价涨幅突破3%,达到3.2%,涨幅比上年扩大2.4个百分点.物价上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最关注的话题,稳定物价也成为当前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计》2013,(1):14-17
近几年来,随着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较高水平,物价问题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与以往价格波动背景不同,近几年国内劳动报酬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并且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的现象,劳动报酬变化对市场价格是怎样影响的,在多大程度内产生影响,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基础上,重点分析劳动报酬变化对价格影响的  相似文献   

6.
在经历了1994年严重的通货膨胀后,今年的物价涨势将比上年有所缓和,全省今年1-5月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升16.4%。物价上涨过快的势头虽已得到初步遏制,但物价形势仍很严峻,5月份止,累计新涨价已达7%左右。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任务仍很艰巨。一、当前物价上涨的基本特征(-)食品类价格上涨仍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l—5月食品类另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304%,影响全省商品另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1.4个百分点,影响程度为69.5%。从分类情况看:(1)粮食价格涨幅居食品类之首,1-5月与上年同期相比涨幅达44l%,主要…  相似文献   

7.
影响当前物价变动的七大因素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物价上涨提供了内在动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8.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有好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四川省情》2007,(10):53-53
在人民升值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货币现象,房价上涨,股市飙升,物价上行,作为城市中产阶级,房价上涨可使资产增长,股市飘红,以增加财富,以便抵消物价上涨带来的现金贬值损失。然而,在人民  相似文献   

9.
面对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增大的严峻局面,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切实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取得了初步成效。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  相似文献   

10.
一百元等于过去多少钱?□李元亮物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十多年来物价的持续上涨,又让人担心收入的份量。据悉,从物价上涨程度看,1995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1994年上涨13.5%,比1990年上涨82.7%,比1985年上涨2.04倍,比1978...  相似文献   

11.
时下关于我国物价的上涨是否会引发新一轮通涨的问题引起了一片讨论,2003年广东市场消费物价总水平也冲破了2001年、2002年持续两年之久的低位运行态势,同比上涨0.6%,2004,年一季度同比再上涨1.7%,涨幅增加了1.1个百分点。如何认识当前广东物价的走高现象并判断其未来走势呢?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分析广东在这轮物价上涨风中的走高特征,在这个基础上认真分析其中透露出来的宏观调控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一、原因 1.政策性调价影响,客观上推动了物价总水平上涨,影响总指数上升5.8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项新的改革措施出台以及去年出台的有关政策的滞后影响,是推动物价在高价位上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①价格调整引起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巴彦淖尔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不断上涨态势,特别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类价格涨幅较大,给居民生活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使他们的生活,犹如雪上加霜.抑制物价过快上涨,适当弱化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家庭生活的影响,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朝鲜 《统计研究》1989,6(6):51-54
一、评价承受能力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国理论界对承受能力的测度,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承受能力由人们的态度来反映。一般而言,人们在心理上还不太适应突然的或大幅度的物价调整,而缓慢、渐进的物价变动不大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大而物价补偿又明显不足时,人们对物价上涨的承受能力是极低的,由此往往表现为对价格改革和价格上涨的担心和恐慌。测度这种心态的指标有二:人们对物价改革是否赞成;人们对当前物价是否满意。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的人数比重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投入产出价格模型的工资上调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价格变动模型,以2002年中国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了2006年工资上调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价格和物价总水平的影响,分析了工资上调对消费需求的刺激作用,指出工资上调是目前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受输入型通胀压力、流动性过盛、农产品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影响,我国出现了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11月份,七个部委针对市场物价出现较为明显上涨的情况发出通知,要求保障市场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内蒙古也积极出台相关措施确保物价稳定.监测的内蒙古地区企业商品价格情况显示如下:  相似文献   

17.
赵青 《浙江统计》1995,(3):19-20
一、分析的基本思路我们知道,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系统中,两者任何一方的变化都可以引起物价的波动,而整个社会物价的涨跌无非是两种因素的各种重构与组合。本文完成的是通过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因投资需求的扩大引起消费需求的扩大,从而引起物价上涨水平多少。基本思路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会给居民带来更多的收益,从而增加居民的购买力,新增的购买力将导致物价的上涨。原因是购买力的增加与物质产品的增加是不同步的。可以分析,随着投资规模的铺开,直接增加了建设工…  相似文献   

18.
物价上涨已经成为眼下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继2010年11月份全国CPI突破5%,创下28个月以来新高后,12月份CPI出现小幅回落,同比上涨4.6%,全年CPI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达到7.2%,同时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其中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6%.据调查,2010年第4季度居民对物价满意度创下了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年来市场物价上涨指数大大超过了银行存款利率、在线租赁问题的输入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文章运用竞争分析方法并结合输入结构的几何分布特征分析了市场物价上涨因素下的在线租赁策略,给出了最优的竞争策略及其竞争比.弥补了纯竞争分析有意规避在线租赁问题的输入结构近似服从概率分布这一假设条件和市场物价不断上涨的不足,使得在线租赁问题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20.
价格体系改革促进了生产和市场机制的发展,搞活了商品流通,但也带来了市场物价大幅度上涨的后果,加重了居民的心理负担,削弱了其经济承受能力.物价上涨现已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和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亟需解决的主要矛盾.请看下列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