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公平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东 《社科纵横》2005,20(5):29-30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社会。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认为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正视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对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合理统筹社会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2.
刘冰 《学习与探索》2007,3(3):106-109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由于法律始终以公平正义为终极价值目标,并一直致力于维护、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依靠法律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着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根据的。公平正义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已经有所体现,并通过执法、立法和司法得以保障。应该继续加快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督,通过法律实现公平正义。此外,要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还必须坚持法律与其他社会制度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3.
从共享发展理念看中国公平正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丽梅 《创新》2016,(3):70-77
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体人民平等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注重解决我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是对我国当前公正缺失的积极应对,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关于公平正义理论的重大升华。可以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探索公平正义的实现:坚守基本民生底线,突出民生建设重点,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物质保障;做出有效制度安排,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为实现公正正义提供制度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合理引导人民心理预期,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刑罚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犯罪数量也急剧增长,社会资源分配不公是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犯罪数量上升的重要原因。我国在运用刑罚手段来控制犯罪时却存在刑罚失衡的问题,这种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结构性失衡。刑罚结构性失衡加剧了社会中既有的分配不公,制约了刑罚功能有效实现,对解决城市化背景下的犯罪问题产生了阻力。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总量增长过快,超出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所允许的合理界限,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了城镇居民货币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据有关方面的民意测验,社会分配不公已成为仅次于腐败的第二大社会问题,它的出现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什么是收入分配不公?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种判别标准。(1)以分配手段是否公平即能否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为依据。只要分配收入的手段是不公平的,即使居民收入差距再小,也是分配  相似文献   

6.
林学俊 《探求》2018,(6):80-84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此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首要价值诉求。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仅存在着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而且还存在着大量既得利益团体,导致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只有倡导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执政理念,才能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公平正义作为调节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利益关系的核心原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奋斗追求的一个价值目标。马克思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出发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抽象的公平正义观并阐释了共产主义公平正义理想。公平正义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价值诉求。公平与正义问题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聚焦点,是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诉求、社会各阶层的和谐性诉求的实践呈现。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体制机制变革的正向能量。  相似文献   

8.
李萍 《探求》2013,(5):21-25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它影响社会情绪的选择.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缺失,是社会极端情绪蔓延以致造成极端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要通过建立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创造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会极端情绪在公平正义中消除.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社会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严重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和有序发展,而破解这一难题的根本条件就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矛盾爆发的原因分析,可以凸显出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应大力促进与实现现阶段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把分配公平界定为按投入及其产出效率进行分配,据此对“工效挂钩”作出了公平判断。作者指出,迄今为止我国的按劳分配实践,包括建国以后实行的产品经济型按劳分配,以及目前正在用商品经济型按劳分配(“工效挂钩”为其主要内容)替代产品经济型按劳分配的工资改革,都是在克服旧的分配不公的同时产生了新的分配不公。“工效挂钩”中的分配不公源出于社会劳动计量不准、级差收入剔除不净以及社会扣除不公。本文分别提出了缓解的途径,但根本的克服还有赖于深化改革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但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平正义与以往各种社会形态下有产阶级所说的"公平正义"又有着质的不同。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主义平等与公正的争论,对于我们今天厘清社会主义的平等、公平、正义与以往阶级社会的平等、公平、正义的区别,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儒楠 《学术交流》2006,(9):137-139
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与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促进公平正义的实现,就必须高度重视公平正义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树立科学的公平正义观,防止把公平正义等同于绝对平均主义和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去追求公平正义两种错误倾向;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必须加强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
西方学者的理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增长)作为起因,收入分配的格局是结果,而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反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助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安定,有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反之,严重的分配不公将极大地制约经济增长。严重的分配不公有两种典型的表现形式:一是平均主义的分配不公;二是收入高低悬殊(两极分化)的分配不公。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分配不公,都会严重损害经济效率,进而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加强社会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而社会建设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要通过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来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教育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医疗公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社会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曾德盛 《创新》2007,1(6):12-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重视和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起点、过程、结果上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并有收入差距过大、差距快速拉开、社会心理冲击大等特点。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要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公平正义始终被视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是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法律制度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法制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法的价值.因此公平正义必然成为社会制度建设子系统的农村法制建设的核心价值和实现目标.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造成了城乡贫富差距,也造成了城乡居民社会地位无论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存在不对等的社会现实,与其他社会主体相比,农村主体尤其是农民在权利平等方面有所缺失.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因此在农村法制建设中绝不能将法制建设的平等原则简单地加以重复和适用,而应当通过健全完善的相对独立的农村法律制度体系;实现利益反哺,树立利益补偿理念;实现差别对待,立法向农民农村适当倾斜;完善立法程序,畅通农民立法参与途径,使农村法制建设的公平正义目标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旧的高度集中的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已被突破。政府分配与市场分配机制并存,平均主义尚未消除,新的分配不公问题又出现了。正确认识与解决这一问题,对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仅就收入分配不公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一,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涵义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分配公平,具有不同的性质与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它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分配公平的内涵也是不同的。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与此相适应,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  相似文献   

18.
论公平正义的观念和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观念永存于每个人心中,关系到人的精神满足和幸福.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公平正义应该是政治追求的首要价值,这是相对于政治的其他价值比较而言的,也是相对于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美是艺术的首要价值而言的.公平正义要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不能超越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社会政治状况和人们的政治地位的改变作用于人们的政治立场和见解,能够改变人们对于公平正义的思维逻辑.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在立法活动中,公平正义的基础往往不容易把握.法律不可能对所有的公平正义问题都立法,立法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片面的政治原则论或效率优先论,认为政治可以超越法律、效率可以超越公平;二是法治万能论,认为有了健全的法律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孙彩虹  黄新珍 《社科纵横》2007,22(11):69-71
收入分配不公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十一五"规划中,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大小将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本文试图从税收制度视角来研究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由于个人所得税在所有税收种类里最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因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促进收入合理分配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重视城乡和地区协调、分配制度改革和民生问题解决;重视财政体制、司法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组织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