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3 毫秒
1.
网络人格不但是现实人格的反应,而且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现在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人格一方面受网络优越性的影响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虚拟性、隐蔽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也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多元的文化,本文在剖析网络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夏文婷 《现代妇女》2013,(12):72-73
当前,微博和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如火如荼,大学生作为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的青年群体,很快就对微博和社交网络表现出极大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微博和社交网络作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都产生着影响,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挥好微博和社交网络的优势,及时把握学生动态,加强教育引导与交流,将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逐步推进,互联网在高校迅速普及。网络文化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促进学习、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产生着负面的影响。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充分利用并发挥网络文化的最大效能,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成为新时期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情况是否会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生活影响的感受评价不同。方法:运用大学生网络生活调查问卷调查陕西省西安市及咸阳市1194名大学生,分析家庭来源与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学习、成长、未来工作及生活用语的影响。结果:(1)家庭情况会影响到大学生关于网络对学习影响的评价;(2)家庭结构不同,大学生关于网络对个人成长所造成影响的评价不同;(3)家庭情况在网络对大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用语的影响方面无明显作用。结论: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网络观念有一定的影响,但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较为理性。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里特有的虚拟性,时空分离性,行为活动的隐匿性等对大学生正在形成的人格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进了当代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形成,独立自主人格的养成,开阔视野的形成,养成开放的思想及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宽容度外,另一方面。网络世界中多种角色的扮演给大学生带来了双重人格。现实适应问题和人格的退化的问题。针对上述情况,除了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外,还要求进行网络道德建设,用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行为。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的本质特性决定其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网络文化正在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出现传统的和现代的相互交织的新型组合,面对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如何保障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也成为值得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8.
周贤群 《现代妇女》2014,(10):196-196
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群体主体必须增强自身的素养,提高自身的约束能力,才能获得健康的成长。本文阐释了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引导与管理重要作用与教育内容。指出了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引导与管理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引导与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教育机制;加强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因此,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正确和有效地引导与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虚拟群体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手机、电视等大众传媒无孔不入的现代社会,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现代传媒提供了大学生了解外界信息和与外界沟通的平台。但是,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不当以及对媒介的依赖,将会对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的养成和对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影响到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高祯聆 《公关世界》2023,(2):124-126
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下,解读高校网络舆情影响下思政工作的特点,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思政工作开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积极影响,从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着重提高大学生互联网素养、净化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环境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高校思政教育应对网络舆情管理的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研究,为高校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参考,实现网络舆情管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情管理的积极影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卢来东 《现代交际》2012,(6):231-232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养成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要对当前大学生接触颇多的网络有所了解,针对当前的情况,加以分析解决。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面对这种新问题采取何种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劝  方小明 《公关世界》2023,(14):31-33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信息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对社会热点问题敏感、新生事物接受速度快的重要群体,大学生思想活跃、探索能力强、乐于表达个人观点,容易引发网络舆情,给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对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用好网络育人的平台,做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本人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面临的困境、探寻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普遍偏重于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他们为网上所传递的丰富多彩的信息和自由交往的形式所吸引,充分地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对于网络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影响、网络道德规范的真空、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深层次问题缺乏思考,对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应持有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普及给大学生学习和社会参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该群体的网络越轨行为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影响其网络越轨行为的主要因素。对341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个体因素中的性别、年级和网络规范认同以及外部因素中的同学群体、互联网社区都对大学生的网络越轨行为有显著影响;而个体因素中的政治面貌、计算机网络水平和外部因素中的家庭、社会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互联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特点,接着分析了网络人际关系交往对于学生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最后论述了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人际交往的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网络群聚行为和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做了明确的界定,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的形式,归纳总结,分析网络群聚行为特征和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的表现,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对网络群聚行为存在广泛的消极因素以及网络群聚行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使得大学生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心理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想要减少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断提高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三观教育水平,就必须要让大学生树立独立意识、加强自控能力,还要不断提高教师们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减小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鹏  刘爽 《现代交际》2014,(5):192-193
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是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青年人的生活、学习、社会认知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作者以网络生活概念出发,通过问卷方式调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生网络生活现状,并根据调查结果探析了大学生上网的习惯,据此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提出改善。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传媒作为一种新型媒体,较之传统传媒,具有即时性、交互性、自主性、虚拟性和信息的多元化等特点,在对大学生现代人格的影响过程中,这些特点发挥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本文使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并通过个别访谈法和文献分析法来采集和积累事实来发现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现代人格养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以及大学生网络知识的普及,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网络自身的迅速发展和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积极参与,使得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价值现教育成为一个充满价值的问题。一方面,网络以其快速便捷的信息提供方式,无与伦比的高信息容量,以及开放的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便利。它为学生开拓视野、研究学习、获取信息、交流感情、开发潜能、休闲娱乐等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许多方面存在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使得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从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使高校的教育能够合理迅速的发展,并提出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下我们应当如何防御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