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是冲突与合作并存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往往具有不同的偏好和效用,最终在决策上产生分歧。生育行为不是个体的独立行为,夫妻双方对于生育同样具有独立决策权,当夫妻任何一方否决生育决策时,夫妻双方生育决策的合作被打破,最终导致生育行为暂时延迟或一方妥协。随着生育政策的放开,夫妻间关于生育决策的分歧逐渐由生育时机分歧向生育数量分歧转变。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新家庭经济学讨价还价的生育决策理论框架下,分析夫妻关于生育数量存在的生育分歧及其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机理,为低生育率陷阱提供了新的对策,同时为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偏离的现象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夫妻生育分歧普遍存在,相比之下,生育过1个孩子的家庭分歧程度更大。实证结果显示生育分歧对家庭生育行为具有显著负向作用,生育分歧越大,发生生育行为的概率越低。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丈夫和妻子同样具有生育否决权,但在决定是否生育一孩和二孩时,男性否决对生育行为的影响更大;随着家庭中子女数量的增加,妻子否决对于生育行为的负向效应逐渐显现并增强。调节效应结果显示女性承担较重的育儿负担会强化生育分歧对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 1996年社区发展与人口控制的 2 4个试点的调查资料 ,通过试点村与对照村的比较 ,探讨拓展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与生育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公共生活与社区生育意愿存在显著关系。其意义表现为不仅有利于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的人口控制 ,而且也有利于稳定现已取得的成效及未来人口控制 ,并为人口控制方式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卿石松 《中国人口科学》2020,(5):106-115+128
文章利用2014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夫妻联合视角分析生育偏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个体生育偏好在前后两轮调查之间保持基本稳定,27%左右的被访者,理想子女数发生了变化,其中增加和减少的比例大致相当。(2)无论妻子还是丈夫,生育偏好的变动都受到配偶的影响,从而使夫妻双方的生育偏好相互靠拢或趋近一致。具体而言,如果配偶的理想子女数较高则向上修正自己的生育偏好,反之则向下调整生育偏好。同时,如果配偶的生育偏好提高或下降,自己的理想子女数也倾向于相应增加或减少。(3)夫妻生育偏好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家庭内部的生育决策机制和过程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5.
受维庆同志的委托,首先我谨代表国家人口计生委向大家积极踊跃参加这次“关爱女孩行动”论坛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时期生育水平指标的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TFR′指标与TFR指标比较 ,在中国历年生育数据和计划生育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以往的生育史和计划生育史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结果反映出 :70年代的计划生育使时期TFR持续大幅度下降 ,但逐步积累了很大的由生育推迟所形成的生育势能。 80年代初TFR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70年代积累的生育势能的释放 ,而由新婚姻法公布所产生部分早婚早育只是次要原因。80年代尽管存在多次生育政策变化 ,计划生育并没有出现大的失控。其间的TFR波动与政策多变和工作状况不稳定有关。 90年代开始新一轮TFR持续下降 ,但同时也在积累新的生育势能。这一分析量化地揭示了常规TFR的一些缺陷 ,TFR′指标则能够较好地提供生育变化趋势的信息 ,而两者的比较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生育状况  相似文献   

7.
大间隔生育现象以人口的自然生育间隔为基础,在现代社会的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本文根据在某省农村H地区进行的27个个案访谈,发现了大间隔生育现象主要发生在父母于1965到1975年间出生的家庭,且大间隔生育的产生受到经济条件改善、农村养老缺乏保障、独生子女亲属支持网薄弱、邻里家庭生育选择带动、"以大带小"养育方式减轻负担、性别偏好推动、情感需求需要得到满足7方面的作用。同时,大间隔生育会加重家庭预期经济压力、对父母和一孩与二孩的关系产生双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曾经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娇生惯养不能吃苦的孩子。而在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面前,他们表现出来的无畏、勇敢、团结、坚强、乐观、牺牲。足以让大人们无数次感动、无数次震撼!  相似文献   

9.
林晓珊 《西北人口》2010,31(3):95-100
生活质量是城市价值的核心,是一个多层面的复合概念。本文在宏观层次上综合出一套以客观指标构成的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生活、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命健康、生活环境和交通通讯六个层面来衡量浙江省11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状况.并运用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等技术对各个城市生活质量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对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道理.未必是许多人不明白的。只是一旦进入现实中.受了很多传统观念的影响.心里的天平就会发生一些倾斜。没有男丁被视为绝后.算是最难逾越的一道门槛。  相似文献   

11.
年近四十的李国才娶了个妻子,第二年生下了女儿,李国才感觉自己的生活因女儿的到来从此充满了阳光,他无论多累只要看到可爱的小女儿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夫妻俩给女儿起了个名字叫甜甜。  相似文献   

12.
尹旦萍 《南方人口》2011,26(4):50-56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土家族女性的婚姻迁移,土家族地区的婚姻市场就呈现为男多女少格局,预演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的中国几十年内的性别后果。土家族地区男多女少的性别格局产生了三方面的性别后果:男性择偶困难;逐渐形成了“宁要两女也不要两男”的生育性别期望;已婚夫妻的权力关系向妻子倾斜。土家族地区的实践告诫人们: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本是根深蒂固的男权文化借助现代B超技术的产物.侣却会在几十年后以同样残酷的方式惩罚着男性和罄个社会。  相似文献   

13.
Bongaarts和Feeney提出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引起了学术界广泛争议、讨论和各种新的尝试。文章梳理了这一研究上的理论争论,简要介绍在此方法方面的重要进展。十年来,去进度效应方法的应用已经从总和生育率扩展到平均预期寿命以及时期婚姻指标。文章还简要介绍了Yamaguchi和Beppu在改进去进度效应生育指标时的重要发现及其研究思路的创新。特别介绍了Bongaarts和Sobotka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新提出了TFRp*指标,用以分析欧洲国家近年生育率的回升,发现TFR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时期效应的减少和消失,而时期生育的数量水平其实相当平稳。在此就时期调整指标方面研究的进展做些评论,并讨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即将举行的“脱欧”公投,被卡梅伦称为“英国人一生中最重大的决定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谁的错     
上午进城办事,顺便到书店买了本《安徒生童话》,准备将它送给小侄子,算是节日礼物。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仍旧是“养儿防老”和“多子多孙多福气”,使得当时出生人口数量一度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在他童年的记忆中,由于家里兄弟姊妹众多,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甚至需要到生产队借粮来维持生活。父亲每每感慨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时,总是自嘲:生于50年代,赶上自然灾害,挖草充当吃菜,晒晒太阳权当补钙。可见,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多么艰苦。奶奶就曾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多,受苦也多,还是像你们只要一个孩子好啊!”俗话说得好:“事实胜于雄辩”,还有什么比深受其害的祖辈人、父辈人,更能理解计划生育的好处呢?  相似文献   

17.
我家住在县城。2003年初秋,我到当地最大的一家超市打工。这里的员工大部分来自于县城周边的农村,而且清一色的是”娘子军”,统一的服装,亮丽的青春,成了超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3):20-23,45-47
2008年5月12日:在地震中,王志春的独子遇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