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 ,其增长的强劲势头已持续了近 1 0 0个月 ,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低通货膨胀、低失业率、低赤字和高经济增长并存。这种与以往的经济形态不同的经济现象被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本文对新经济的成因、主要特征及其在“十五”期间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 )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但增速有缓慢下降的趋势90年代是成都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1990年~ 1998年 ,国民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14 13% ,比 1978年~ 1989年年均增长 10 13%的速度提高了 4个百分点 ,分别高于同期全国、全省3 33和 3 4 3个百分点 ,而在 1978年~ 1989年 ,成都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 0 6 4和 1 6 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避免了 80年代大起大落、波动频繁的现象 ,特别是在 1996年实现经济“软着陆”后 ,出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局面。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 ,增长速…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时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贸易将在80年代的基础上继续调整和变化,这给广西外贸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又使广西外贸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面。世界贸易将继续稳定增长。8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强劲,平均增长率为8.3%,但到了80年代末,由于西方各主要工业国家货币政策普遍宽松,货币发行量过大,石油价格上涨,工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以及汇率变动的影响等,西方主要国家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增长放缓,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也随之放缓。进入90年代,为了抑制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各国将采取紧缩货币和高利率政策,投资将适度减弱,经济将继续放缓,但尚不会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即使因“海湾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一定的打击,但估计90年代世界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是与“过渡性体制”的特征相关联的。因此 ,把改革和发展战略相一致 ,是消除通货膨胀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内在机制的关键 ;采取数量与效益增长相统一 ,是保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平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甘肃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经济是一个"无烟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会展业不仅能够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带动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会展经济"已被视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本文分析了甘肃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性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会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香港回归,世人瞩目。着眼于未来,人们自然非常关心香港“九七”后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香港回归后是否还能保持国际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经济是否还能持续高速增长,本文拟从研究香港经济成年过程及其因素入手,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实证性分析。一、香港经济的三次跨越纵观香港经济百年发展史.二战前发展缓慢,经济比较萧条。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发展速度加快,自4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香港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多.其中60年代平均增长11.7%,70年代增长9.2%.80年代增长8%。进入90年代后.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  相似文献   

7.
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地将国民经济推向高技术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增进国民财富的基本机制。国家体系如何保障并推动自主创新?拉美的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反向的思考。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由于“华盛顿共识”所导致的新自由主义改革,使拉美经济出现了结构升级缓慢的“低增长陷阱”,其国家创新体系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本文分析了拉美教训的产生过程,论证了我国体制改革和政策制定面临着“生产制度和创新政策的转向”,这种转向将为我国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论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发展概念的内涵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演变和深化。 2 0世纪 50年代一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6 0年代则认为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 ;70年代转到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问题的改善 ;80年代把注意力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而进入 90年代以来 ,发展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大大拓宽了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环境的改善 ,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改进。总之 ,2 0世纪 90年代的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康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历来是人类的执着追求,传统的发展观主要是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主要指标的经济增长,基于这种发展理论,形成了二战后空前的“增长热”,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社会负效果和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这又促使发展理论不断演化,相继出现了发展的社会观(70年代)、发展的文化现(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的生态观(80年代)。进而形成如今的可持续发展观①。伴随着发展观的演化,人们开始寻找一套能全面衡量发展状态的社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以取代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从而导致了70年代世界范围的“社会指标运动”。社会发展指标…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 991年 3月至 2 0 0 0年底 ,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 1 1 8个月 ,这是继 1 96 1 - 1 96 9年1 0 6个月增长之后最长的一次扩张。而且各项指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经济增长维持在 4%以上 ,失业率降到 4%左右 ,通货膨胀率也控制在 3%以下。 1 998年联邦预算也在数十年之后首次出现了盈余。美国经济这种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现象在其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也是传统经济理论无法加以解释的 ,因此被称为“新经济”。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除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之外 ,美国政府适宜的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