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经历着超乎想象的尴尬与困境。要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取得成效,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增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坚持理论灌输做到以理服人,坚持情感教育做到以情感人,坚持实践育人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素养,教学语言要通俗化、形象化,增强课堂吸引力。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夯实理论基础,增强理论自信;尊重客观规律,创新教学理念;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对象,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突破传统话语体系,创新教学话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教学方法,实现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的两种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增强两种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责任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前提基础,创新意识是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要保证。责任意识主要体现为三种责任:社会政治责任、教书育人责任和科学研究责任。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化本身的育人属性以及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有效性与感染力的现实需要,应从文化视城关注和解读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为此,首先要认真研究并设计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文化内容的渗透方案,使文化渗透有据可依;其次,要深入探讨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文化素质的提升策略,增强教书育人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努力营造出适合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实际功效。通过以上实践,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文化生态,并逐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与亲和力。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目前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吸引力不够,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突出实践育人的特色,体现"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创新中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内容滞后、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实践教学比较薄弱、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应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实践教学的运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教学是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手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高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空间和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要运用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活化实践教学方法、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等形式,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提供了发展机遇。面临思想文化多样化、学习阅读快餐化、学习追逐功利化等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教学内容上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教学;在教育对象上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研究,增强教学针对性;在教学主体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手段上善于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这既是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是解决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自身存在的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思维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要注意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1.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根据国家实力、学校现有水平以及发展潜力,划分高校层次,有重点地率先发展一批高等院校,提升国家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拥有高校在世界领域的话语权,这是符合实际和科学的发展之道,也是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国家通用的发展路径。但是,在不同阶段、不同历史条件下,一成不变地采用一种划分方法,或在同一时期出现多种划分方法,都不能适应不同时代高校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层次划分的变革,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方案("05"方案),该方案的实施,掀起了新一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阶段回顾近几年以创新精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有着三方面的深刻启示:必须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关键;坚持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蓬勃生命力的根本;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大工程观背景下文献检索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工程观"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献检索课程是工科院校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须通过对文献检索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与大工程观相适应文献检索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改革的重点。职业素养比职业能力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而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能满足行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从职业素养培育的角度,总结了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和财贸高职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迫切需要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开发高等教育资源总量,增加高等教育供给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出路;加速制度创新,规范决策行为,实施政策制衡是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推进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党实现执政兴国的"希望工程",是党实现执政兴国的题中之义;推进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重在建设和创新。高校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把实现党执政兴国要务的目标作为己任,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历史照亮过去,历史启迪未来。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为核心内容的“四史”教育,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挖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资源,对高校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相应的逻辑理路:树立正确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是融入的逻辑立场;强化大历史观、理解党的伟大贡献是融入的逻辑方法;坚持内在统一性、把握“四史”教育的整体性逻辑是融入的基本前提;抓住侧重点、精准对接各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融入的逻辑核心;坚持实践逻辑、引导大学生从“四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融入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要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必须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坚守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具有深厚的理论土壤,从管理学视角看,它适应了现代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崭新变革;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看,这一理念具有坚实的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土壤;从哲学视角看,精神动力理论以及后现代哲学的人性观、生态观为这一模式注入了新的理论血液。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学风向标的大学理念,始终处于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的交汇点。站位新的起点,从知识教育到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从以教学为中心到教学、科研相统一理念;从管理育人到文化育人理念;从教书育人到学、研、产三足鼎立理念;从闭关自守到国际化理念等五个维度,回首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大学理念转变与发展轨迹。进一步探究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的跨越式发展经验,进而总结提炼大学理念对当代大学发展的启示,以期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有所裨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