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今国际形势有如下新变化: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军事革命正在兴起。国际政治斗争有如下新特点:诸强与美国霸权的较量愈演愈烈,干涉与反干涉、控制与反控制日益突出,高科技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行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发达国家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更加猖狂。  相似文献   

2.
国际政治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环境与人糊的生存斗争是研究是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基本视角。在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的利用和控制都面临着既有的技术基础、国际格局和制度的限制。随着工业化的逐步普及和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资源环境问题已不仅关系到各国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协调各国在处理资源环境上的立场、权利和责任,是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中不可回避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国际政治因素与中国循环经济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对世界现代化进程政治考察基础上的中国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既是缓解中国崛起对国际社会冲击的需要,也适应了国际政治斗争重心变化趋势,更是国际制度因素影响加深的体现,有助于增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过渡,信息化对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建构具有多重影响。信息化进程的不平衡发展塑造了单极格局,失衡的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又凸显了全球国际政治秩序构筑的单极主导性,并使地区政治秩序的重构也受到单极辐射的制约。单极主导型国际政治秩序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化时代高科技知识的霸权效应和秩序效应显露。然而,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产生的全球政治秩序萌芽、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和多元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存在,也在成为单极主导型国际政治秩序的掣肘力量,当代国际政治秩序在单极性、多元性、民主性的矛盾、妥协、斗争与平衡中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冷战后特殊国际环境下国际政治斗争的特点、内容及表现 ,全面地分析了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时代世界存在的诸多矛盾的折冲、各大小国家力量分化组合的趋向、国际战略格局中多极与单极优势地位争夺的前景等一系列至关重大的国际问题 ,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指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又局部动荡、国际体系进入空前变革与改造过程的必然规律和结果 ,对西方国家顽固推行的强权政治及霸权主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展开了深入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6.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变迁归根到底是由各国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战争是经济与政治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正是因为中国抗日战争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此而成为国际政治格局重新组合与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际移民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移民数量持续增加。国际移民的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发达国家内部经济体制问题、移民网络以及西方国家移民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际移民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移民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对民族国家管理控制其领土事务的权威、能力提出了挑战;并形成多元文化及多重认同,对接受国的社会及政治稳定造成危害;还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双方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环境的恶化和国际关系的紧张。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世纪中国的国际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邦 《河北学刊》2003,23(6):5-10
国际战略概念是战略概念从军事领域向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领域扩展的产物。科学的国际战略,应该是主权国家的对外战略谋划符合国际局势及其国际环境。因此,新中国的国际战略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曾有过四次重大调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客观认识我国的国情与综合国力,明确我国现阶段的国家利益,加强对我国国际战略的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东国际恐怖主义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当代国际政治环境、中东地区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东国际恐怖主义泛滥的原因 ,认为国际恐怖主义在中东有着深厚的根基 ,如果遇到合适的土壤和时机 ,将更进一步触发国际恐怖事件的爆发并加剧和恶化国际紧张局势。但是在当今世界制约恐怖活动的因素也在增加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和世界各国在反恐怖行动方面的通力合作 ,国际恐怖主义在中东会逐渐削弱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关注国际风云的变幻,根据世界各种基本矛盾、政治力量及国际格局的变化,从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对建立新中国、捍卫国家主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当今科学分析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制定21世纪的中国国际战略,具有深远的战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在国际法表现形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形式,而国际法的渊源主要表现为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公允及善良原则、国际组织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政府间国际会议制定的非拘束性决议或规则。  相似文献   

12.
国际干预的扩张是近年来国际关系领域的一种重要现象,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号的“新干涉主义”和以“反恐”为名所进行的国际干预行动,都是缺乏国际合法性基础的国际非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浅析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及其对国际安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结束以来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频繁 ,对国际社会造成很大消极影响 ,日益引起国际社会关注。针对恐怖主义的特点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国际社会历来强调 ,反对恐怖主义要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和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民事关系的国际性决定了国际私法内含国际法因素的必然性。随着国际民事关系国际性的不断增强,国际私法内含的国际法因素也呈现出日益强化的趋势。同时,国际私法发展史表明,国际私法的发展与其内含的国际法因素的不断增强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这也是国际私法发展的客观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国相互依赖的加深,国际社会进入了高度的组织化时代,具体表现为国际组织的迅速发展和扩张.在全球化和国际组织互动过程中,国际组织日益成为全球化的载体和依托,全球化大大加速了国际组织的发展,使得国际组织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对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际水合作不仅已经成为通行的国际实践,而且已经逐步被确立为国际习惯法上的义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对跨界水资源的影响,作为法律义务的国际水合作有强化的趋势,而作为实践的国际水合作也在不断深化。我国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国际水合作,实现我国跨界水资源的公平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机制合法性与国际机制的维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松 《学术探索》2005,20(2):83-88
基欧汉等新自由制度主义者以经济学逻辑推演出国际机制维持的两大决定因素:成员国之间的权力差距和国际机制的治理绩效。合法性没有纳入其分析的框架。国际机制属于制度范畴,制度合法性对于制度(国内制度)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对此作出了说明。既然合法性的作用不容忽视,那么国际机制维持与合法性存在何种联系。国际机制的合法性来源何在?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认为机制合法性可以降低国际机制的维持成本,机制合法性既来源于其自身的效率,也来源于国际社会的主导性共有观念。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提出要与国际接轨 ,法律制度是其中一部分。但在认识上人们还有不清晰的地方 ,本文澄清了经常提及的国际惯例的含义 ,论述它的法律性质与作用 ,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标准和如何处理好国际惯例与国内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