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840年为标志,中国进入了近代社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的现代性变迁和转型.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引入和传播,中国社会学也由此开始建构.中国社会学百余年发展轨迹显示,这一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展和成熟起来、直面三大学术关系(即"中-西""古-今"以及"理-实"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可以说,研究和回答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实践问题,赋予了中国社会学独特的品格.在未来,中国社会学者将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服务中国社会发展,继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这一过程中淬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学.  相似文献   

2.
唯物史观社会学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思潮。这个学术思潮在当时不仅完全改变了人们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角度,也对中国传统的治学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唯物史观社会学作为当时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学派,积极参加了20世纪30年代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社会史、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三大论争,这些论争虽然都是以学术争辩的形式出现,但实际上都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紧密相关。所以说,在唯物史观社会学者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学,是一种"新社会学"和"现代社会学"。唯物史观社会学的发展,为解读中国社会开辟了一条新路,深化了中国社会学方法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是当代中国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之一。社会学在中国的曲折历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国40年来的巨大社会变动,反映了社会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最近10年社会学以崭新的面貌登上了中国的社会科学舞台后的重建轨迹,更揭示了社会学是适应改革和开放的科学。研究现实问题,协调社会发展机制,促进社  相似文献   

4.
迈向实践的社会学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的社会学研究在经历了短暂的原始恢复与激情喷发式的扩张之后 ,终于回复到理性探索之途。若干年来 ,社会学理论研究观点纷纭 ,著作杂现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 ,中国社会学界观点林立、却学派乏陈 ,乃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许多学人的研究趣向或者注重对西方社会学派的引介 ,或者沉醉于对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搬用 ,然而却忘记了自己是站立在中华民族土地上的一个普通学人 ,忘记了应立足中国当代实践做原创性的社会学沉思。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正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省 ,对社会学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追问 ,提出建构“实践社会学”的理念。他认为 ,过去的那种静态研究旨趣 ,无法解释中国社会实践中的许多悖谬式的社会现象 ,只有运用动态的实践社会学的框架才能科学地分析与诠释当代社会的实际问题。本刊记者就“实践社会学”问题对孙立平教授作了专访 ,在这篇访谈中 ,孙立平教授就实践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作了细致的说明 ,现予全文发表 ,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5.
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情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有关情感的研究却长期停滞不前。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了"情感研究的革命",诸多学科纷纷在情感研究上取得了突破。古典社会学虽有重视情感因素的传统,但在后来的发展中,情感曾经沦为"剩余范畴"而受到系统的忽视。当代情感社会学的勃兴,既与相关学科条件的成熟有关,也是呼应了当代社会中情感问题日益凸显的趋势。本文首先追溯了情感论题在社会学中的曲折历程,接着探讨了现代性背景下影响情感现象的关键方面和机制,最后则尝试着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测中国社会目前的情感问题以及情感维度在社会建设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199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于4月3日至8日在深圳市召开。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袁方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140多位专家、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出席了本次年会。中国社会学学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大会应征入选论文90余篇,专著3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如何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建立起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社会体制、完成社会结构的转型、应对各种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开始成为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理论和实践议题,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也开始重新获得人们的密切关注.正像社会学界的同仁都在说的那样,"社会学的春天"已经来临了.  相似文献   

8.
1989—1992年上半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相对萧条,而农业却连年丰收,农村社会学研究所经历的也是一个相对蓬勃发展的时期。仅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及其所附“索引”和有关资料,在3年半的时间里,除几种公开出版的社会学专业刊物以外,全国有百余种报刊发表了300余篇有关农村社会学的论文、调查报告和评论,6家出版社出版了以“(中国)农村社会学”为书名的教材或者专著。此外,还有一批专题著作面世。本文旨在对3年多里各类报刊上发表的有关农村社会学的文章的论点作一辑要,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态势作出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9.
《云梦学刊》自1989年设立“当代学者研究”栏目,2003年第一期开始改版为“当代学术史研究”,至今该刊已发表不少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方面的论文,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郑杭生教授的三部著作<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拓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应用>,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部著作共计250多万字,包含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和学术评论等,完整地反映了作者20多年的学术历程演进和学术思想发展.如三部著作的书名所示,贯穿其中的核心是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而书中阐述的"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则使这个核心得到了充分展开.  相似文献   

11.
<正>主要栏目:特别推荐学术前沿专题探讨社会热点社会政策社会调查分支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研究人类学探索与争鸣研究评述《社会学文摘》是我国第一家社会学类文摘学术期刊,是"复印报刊资料"这一传统品牌的深度加工和提炼。本刊精选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人类学、青年研究、妇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和把握,关系到社会学学科和社会学知识的性质、作用、对待社会的态度,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学人才,能否实现某种原创的知识创新,能否在国际社会学界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能否在学科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做出当代中国社会学家自己的贡献。要正确把握这些成对的关系,就要真正认识它们既有"非此即彼"的一面,又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的辩证性,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极端性;就要总结和汲取各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深入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思想时所阐发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以之为指导,以我为主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相似文献   

13.
社会学在中国重建十年了。其间,社会学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学的中国化问题,虽然讨论了几年,却仍然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值此社会学重建十周年之际,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构想,与同仁们共同切磋。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与民族学系列期刊成为众多学者在该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但是如何反映"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与民族学系列期刊的学术影响,过去则鲜有研究.而通过对"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与民族学系列期刊转载论文与CSSCI收录论文的数据进行匹配,统计社会学与民族学系列期刊所转载论文在CSSCI中的被引数量、影响因子、高被引论文,并与国内同类期刊进行比较,能够分析与评价"复印报刊资料"社会学与民族学系列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在社会学和民族学研究领域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研究、发掘和写好中国社会学史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盛世修史"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走向"理论自觉"的需要,是中国社会学在世界学术格局中"强益自我"位势的需要,同时还是一代社会学者对历史有所交代的需要.研究中国社会学史.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在内涵上,中国社会学史是学术进程的复合体:是学术发展史,也是思想更新史,是学科推进史,也是学说传播史,还是矛盾斗争史.根据中国社会学发展脉络的实际,其外延可界定为"中社会学"的框架范畴,既包含了小社会学,也包含了人类学的一部分、社会工作等多项内容.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应客观揭示中国社会学的历史进程,根据史料分析综述各学派学术观点,科学揭示中国社会学的成就与不足,把握治史的态度与原则.此外,还应注重对中国社会学史的使用和开掘:从已有的成果中寻找认识中国社会的方式和方法,发掘面对中国社会、反映时代精神的本质问题,对前辈认识中国社会的切入点进行追踪式的"再研究",传承前辈构建中国社会学的特有概念和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目前社会学界在总结中国社会学十年恢复与发展的具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多数同志把影响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问题归诸于以下几个方面:重经验研究轻理论研究、重微观研究轻宏观研究、参与社会变革程度低,以及缺乏高层次和完备的社会学理论等。对于上述几种观点所涉及的问题,一般地否认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其中特别是某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的极端化发展,必然会影响社会学的正常发展,而在深入探讨影响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问题这一意义上来说,揭示上述诸方  相似文献   

18.
发端于19世纪末期西方学界的法社会学在中国找到了广袤的发展土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法社会学研究经历了30余年的沉寂,而后迅速复苏;近40年来,中国法社会学研究从译介西方法社会学理论,发展到运用法社会学解释社会问题,再到在“本土”语境下反思学术研究的知识贡献,呈现出繁荣景象。70年来的法社会学研究仍未完全跳出西方的理论框架,要实现法社会学研究的中国化,需要建构起中国语境下的法社会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体现为一个过程.米尔斯提出的"个人困扰"、"公众论题"与"社会问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根本的区别.苏力温继承了米尔斯的"社会学想像力"的思想,并以此为指导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社会背景因素,包括背离集团的价值观和准则、社会制度有效性的下降、社会及文化分化的扩展和权力的应用.这四大社会背景因素的排列次序既体现了社会问题从初显到确认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展现了各自对社会问题由低到高的作用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近三十年来,社会学在苏联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联在社会学研究上的进展,不仅在国内学术界,而且在国际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社会学研究在苏联发展的几个阶段苏联对社会学的研究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发展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开创社会学研究的阶段。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和列宁十分重视社会学研究工作,要求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予以科学的证明,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学的研究工作,苏联曾于1918年和1923年相继成立了社会文献研究所及农村经济和社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俄共中央和列宁倡导之下,苏联在2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调查,调查的内容十分丰富,调查的问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