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曾国藩修身思想乃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典型代表。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文章从曾国藩修身内容、思想渊源、影响等诸方面来剖析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子修身观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修身做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修身  目标及宗旨的社会性、修身主体的自觉性、修身内容和机制的情感化、修身过程的长期性和合规律性。孔子修身观对现代教育在培养目标、注重品德养成等方面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修身是德育的重要途径这一。修身教育的方法可以采取“知天者不怨天 ,知己者不怨人” ,“审时度势”等儒家思想来进行 ,通过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4.
论当代大学生之修身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轩雁  李岳 《船山学刊》2007,(3):198-201
修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体现出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修身教育是新世纪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从当代大学生修身之现状和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来看,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修身教育问题,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湖湘学派继承了先秦儒学重视道德修养、伦理教化的传统,认为只有通过“修身”、“养性”的途径,方能达到成道求仁、治国安邦的功利目的。一儒家的治国之道,是将伦理与政治,伦理、政治与哲学思想联系在一起倡导、实行的,突出地表现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递进关系的提出,即要想“治国、平天下”,首先就要从“修身、齐家”做起;而要“齐家”,其首要又在“修身”。因为“修身”与“治国”紧密相联,或者说“修身”就是为了“治国”,所以湖湘学派在“修身”过程中,特别强调培养学子“忠君报国”、“济世救民”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6.
姜元奎  张华松 《东岳论丛》2006,27(1):169-171
荀子关于人的道德品行修养思想的最可贵之处,就在于他十分注重人的后天修养。为此,他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修身方法,如,隆师亲友、养心省身、严以律己、专一不二、戒骄戒躁、重义轻利、重德轻貌、语言雅美等。  相似文献   

7.
姚才刚 《船山学刊》2008,(4):198-200
明儒李材反复阐述了《大学》“以修身为本”的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修身的方法。修身对于当代人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当代人修身,可以批判地借鉴李材的修身学说。  相似文献   

8.
论儒家修身方法论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兆胜 《理论界》2008,(11):146-148
儒家十分重视修身,关于修身,儒家提出了学思问辨并重的方法、慎独自律的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知行统一的方法、积善成德的方法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方法论体系,这些方法既是儒家圣人自我修炼的体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美学思想强调美与善、功利的联系 ,提出“君子比德”来欣赏自然美 ,重视诗教和乐教等艺术美的作用 ,并主张“文质彬彬”即美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重大的影响。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仁”、“礼”为中心内容的规范和治术,突出道德在政治统治中的作用。孔子所表达的政治理想是美好的,但提出的规范和治术均不切合实际,无实用价值。其要害在于孔子对人的行为规律缺乏基本的认识,其政治学说遂成为无的之矢。  相似文献   

11.
文明盛衰与伦理精神、道德品质有着一种最为内在而又直接的关联性。人类文化的内核和精髓集中表现为伦理文化,从根本上讲,人类文化的内在价值判断和发展朝向,最终取决于其伦理设定和伦理目标的追求,人类文明的发展或停滞、进步或倒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符合人性需求的伦理共识的达成以及人对自己惰性乃至劣根性的抑制或克服,亦即人在何种意义上超越动物性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根本建设。教师队伍的师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全体学生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因此,在揭示知识经济时代医学院校师德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师德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进而提出对策性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在干部的考察中,不仅要考察干部的政绩,而且要善于通过政绩来考察干部的"官品"、"志趣"、"谋断"、"能力"和"大器"等方面的素质,以便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干部,避免和克服干部考察中的形而上学和片面倾向,以匡正不良的用人之风.  相似文献   

14.
作为理解现代性极端发展的两个维度,个人主义和纯粹工具理性已经渗透进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其结果是:道德教化在社会各领域全方位退场,从而陷入现代性困境之中。面对现代性自我观念的形成与教化权威的式微,现代性工具理性崇拜与人之德性的错位,独白性教化传统的延续与个体反抗中的迷失等现实困境,只有将道德教化根植于以交往实践为基础的生活世界,通过完善道德教化实施的内在机制,积极重构中国传统的德性道德,才能完成对现代性道德教化困境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如何解决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的知行分离现象,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德育主体性教育、德育目标、德育价值导向、道德价值评价体系、道德价值取向约束机制、道德践行、构建和谐德育环境等方面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人格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道德是一种稀缺资源,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把握道德资源的需求、供给与消耗规律是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的前提。合理开发与利用道德资源必须刺激道德需求的增长、扩大道德供给、遏制道德资源的不合理损耗,其中的关键是要建立公正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道德规范体系和以合理的道德赏罚机制为主的社会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杜威的伦理学是他的哲学的最有创见、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他对道德自我、道德情境和道德判断的分析不仅体现了他的“彻底经验主义”的基本主张,而且在道德哲学领域开辟了新的前景。本文主要考察杜威如何看待道德自我与行为选择,道德自我与道德情境,道德判断与道德知识的关系,看看他如何将道德作为一种生活经验,揭示他对道德哲学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9.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宗周认为,慎独是成圣成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人的品德最重要的考验。慎独要发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通过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刘宗周的慎独思想对今天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品质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育具有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随着现代社会德育领域的不断拓宽,德育功能亦全面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