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她是我的同居密友,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我住大房子.她住小房子;我上班.她上学,我对她.算是照顾.因为我知道,她是单亲孩子。平时我叫她丫头。种种情况.形成了我在某些方面的高高在上.她在某些方面对我的迁就。当然.这样说.不代表她就是弱者.有些时候.她是非常有主见的。  相似文献   

2.
那时候,他并不曾为她动过任何心思。他们只是同事.她新来不久,坐在他对面.每天有几个小时要两两相对.偶尔也说些什么,因为工作中的事情。照顾也是有的.多是她照顾他。她早上来了,收拾一下他的桌子,顺便给他接杯水,中午她会稍带给他带份午餐,他也会帮她修理一下电脑,处理一下单据.其他.就再无来往了。更多的时候.他沉默.她也沉默。  相似文献   

3.
书缘     
魏炜 《社区》2009,(35):59-59
说起来.我家跟读书很有缘分,也有许多小故事。当初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那时,她是远近闻名的才女,眼光很高,见过了不少优秀的男士,却都不甚满意。后来有人给她介绍了我,她也只是同意见一见。她说她见到我的第一面.  相似文献   

4.
精致生活     
黄晔 《社区》2010,(26):29-29
家附近的菜市场有一位中年女人.专卖蒸菜。一个蜂窝煤炉子,一个大蒸锅.一张小木茶几,一摞瓷碗、方便碗.这就是她全部的家当。她只做蒸肉、蒸排骨和梅菜扣肉,每天数量不多。味道很不错,尤其是蒸排骨,去晚了就买不到。因为儿子喜欢.看她人是干干净净,菜也干净,所以常去她那儿买。熟了之后免不了会多说几句,知道她下岗之后凭自己的手艺挣钱。她说,我从来不买次肉,我的东西,让你们吃了放心才行。  相似文献   

5.
1.他输了.背起了她 安可看了尼娃一眼,转过身,对着她弯下腰来。  相似文献   

6.
郭子伟 《金陵瞭望》2011,(29):64-64
李桂林是农垦系统青龙山林场青泉茶厂的炒茶工.制茶车间主任。1988年4月.她从江宁育林学校茶叶专业毕业后.来青泉茶厂实习.厂里看她表现不错,就留用了她到车间炒茶.那年.她19岁。  相似文献   

7.
杨绛这100年     
吴越 《社区》2011,(20):18-20
1911年——2011年,杨绛100岁了,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 她的一生,是一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沉浮命运的典型代表.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老派”中国知识分予的学术精神和人格魅力.在历经风风雨雨后,她仍然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她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她的名字已如星光闪耀。  相似文献   

8.
潘宗 《金陵瞭望》2010,(17):78-78
2007年.孙秀英从国企退休后.被聘为月安社区物管公司财务主管。时间一长.居民们把她当成了社工.有了事情都愿意找她商量解决。在和居民朝夕相处中.她与社区建立了深厚感情并热爱上了社区工作.萌生了专职为居民服务的念头。2007年4月,她被选为社区党支部书记、社委会主任。她经常对身边的社工说.几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秀珠刚嫁到粱家的时候,我对她的印象并不好:她是我小叔子青梅竹马的女友,一起在田间地头长大.一起读书.可她家里穷得连小方凳都不多一个。他们的事梁飞早就告诉我了。我虽不好表态,但心里也不太主张这门婚事,可是,小叔子却执意娶她.她爹一定要婆家拿出五千块钱的彩礼。  相似文献   

10.
唐轩 《金陵瞭望》2006,(17):47-48
戴科蓉是汤山街道路西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近年来,她带头种植大棚蔬菜.走规模经营之路,曾先后荣获全国妇联“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南京市劳动模范和全市农业科技示范户光荣称号。前不久,她又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去年底.她个人承包种植大棚蔬菜达51亩.今年3月又承包了龙尚村50余亩蔬菜大棚。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路西村有16个专业户从事大棚蔬菜种植.蔬菜品种多达26个。  相似文献   

11.
李剑红 《社区》2009,(35):22-22
卡伦住在一个窄小的公寓里.她说她恨那个公寓太小了.整天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很烦闷。有一天,我们一起喝咖啡,我对她说:“你不如再找一个大一些的公寓。”她说:“等我度假回来,再去找一个公寓。”  相似文献   

12.
苏拉 《人生与伴侣》2009,(11):40-41
苏欣在角落里喊我的名字,晓丽!是真的吓了我一跳。是她,高中同学,十年未见,她更清纯了些,坐在角落里.也掩不住她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月色 《人生与伴侣》2007,(12):28-29
1.真想把她的笑验打扁她紧紧跟在我后面,我走她走,我停她也停,我去厕所,她就在外面站着。像个小无赖。原本想把她累倒,结果竟然是我走不动了,没想她瘦巴巴的,那么有耐力。别再跟着我了行不行?我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14.
朱吉红 《社区》2011,(8):18-19
不少人到贵州偏僻山区支教。能待上一年半载就算不错了.当地人想留都留不住。但有位来自深圳的“80后”姑娘却与众不同,一待就是4年,做了很多好事.花光了个人积蓄,还患上了心脏病。当地人心疼她要她离开,可她就是“赖着”不走。催紧了还跟人“翻脸”.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支教钉子户”。  相似文献   

15.
冬敏是英东公司的老总,是我们那一届女生中事业做得最好的一个。前段时间,突然接到她的电话.说想聚聚。很多年没见她,在我的印象中.她一定是个女强人的模样,穿着职业装,妆化得一丝不苟。反正跟我们普通的生活化的女人不一样。对于冬敏的召集.我是不感兴趣的.虽然我们大学在同一个宿舍.但彼此已融入到了不同的生活圈子,  相似文献   

16.
黄健 《中国农村》2009,(8):28-28
俞飞鸿说.当导演,她熬了13年——由她首次担任导演的电影《爱有来生》.将于8月26日“七夕节”上映。 1996年.俞飞鸿看到须兰的小说《银杏,银杏》。这个“现代版聊斋”似的故事深深触动了她,决定将之改编为电影。  相似文献   

17.
回头钱     
崔武 《社区》2008,(17):60-60
去年,小女儿毕业了,留在外地的一所学校教书。我和她妈都很高兴,也长出了一口气。孩子终于能自食其力了.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以后就靠她自己了。说实在的.培养孩子,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只要孩子长大成人.有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就心满意足了.不图什么回报。  相似文献   

18.
她没有拆穿他.只是因为她相信.他不是恶意的.所以她把那50块钱“借”给他.因为善良的她相信有一天,他会回来改正自己的过错。  相似文献   

19.
雨雪 《人生与伴侣》2006,(10):47-47
和他结婚,实在不能令地称心如意。在她看来,只是为了成全父母和介绍人的良苦用心。因为,在他之前,地已有了一次虽然没有好的结局,却足以让她刻骨铭心的初恋。邵种来自彼此心灵的默契曾经那么真实地让她体会到幸福。只是后来,男孩出国了.美好的愿望不得不被现实生生剥离.  相似文献   

20.
羽毛 《人生与伴侣》2007,(10):26-26
男友提出分手时,尽管依稀有预感,她的悲伤和愤恨,还是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她甚至想过在他的单位门前服毒自杀.让他永远忘不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