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鉴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1)
直到本世纪中期,羌族还保留着比较原始的多神崇拜信仰。据有关资料统计,羌族普遍信奉的神灵有几十种,而各地奉祀的区域性神灵则更多。羌族的神灵崇拜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神包括天神、地神、火神、山神、树林神、牲畜神等,是羌人祭祀和崇拜的主要对象。祖先神一般供于家中,泛称家神。当然家神中也不一定全是祖先神,有的地方还将牲畜神等供于家中。各地供奉的家神在数量和称呼上出入颇大,但一般都供有人类祖先神木姐珠、 相似文献
2.
羌族白石神信仰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羌族的宗教是白石神信仰,在与汉人的接触过程中,多数人接受了汉人民间信仰的影响,神灵显出增多的现象,祭仪由部落为主转变为以家庭为主,但宗教制度与祭仪仍保留羌族国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略论秦汉时期民间的社神信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神信仰发端于原始先民对土地的自然崇拜。先秦时期 ,社神地位很高 ,社祭是最隆重的祭祀典礼。秦汉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对自然依赖程度有所减弱 ,认识水平也不断上升 ,社神的神圣色彩开始逐渐消退。社神在百姓心目中不再是敬畏崇高而是亲切自然 ,地位呈逐步下降之趋势。社神从神坛逐渐步入民间 ,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变得日益人格化、世俗化和大众化。秦汉时期的民间之社有乡社、里社及人们自发组织的私社。 相似文献
4.
汪莉丽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4)
信仰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陶思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5):95-98
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间维系着相互认同的神缘关系,作为民间宗教现象,妈祖信仰归属俗信的范畴,它不仅对宗教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同时在实践的层面上具有和平统一、卫国守土、世界和谐、繁荣发展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发成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1-24
门神信仰的思想基础应从原始思维的特殊性中去寻找,而鬼神观念的滥觞则是门神信仰产生的直接动因。门神信仰实质上是一种巫术信仰,它通过巫术的方式去实现镇鬼辟邪的结果。在我们看来,这种信仰是非理性的、没有实际效果的,但是对门神信仰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来讲,这是实用的、成功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n门神信仰的功能也会发生变异,其中的神秘性因素会逐渐淡化以至消失,而趋向于世俗化、装饰化。 相似文献
7.
赵杏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唐文宗开成年间,睦州刺史吕述认为,城隍神合于八蜡中所祭的坊与水庸。(见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周代,每年十二月,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八种与农事有关的神灵,酬谢他们在这一年中对农事的功劳,并兼有祈求他们在来年里更好地保佑人们获得丰收之意。这种祭祀活动,就叫“八蜡”,或简称“蜡”。所祭祀的八种神灵中,其六为坊,其七为水庸。 相似文献
8.
贡振羽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22-26
通过对狱神信仰现象特征、塑造原因的历史考察,探求其折射出的历史文化内涵.狱神信仰具有一般民间信仰的许多共性,但它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事件主要发生在特殊空间“监狱”中,它的信奉者主要是狱吏和囚犯,它的形象特征呈递增式的变化.塑造狱神信仰的过程,是封建统治者利用民间信仰控制社会的过程,是普通民众对圣贤钦佩崇德的过程,是狱吏囚徒对狱神形象和它所寓含的神力精神崇拜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肖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41-46
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羌族社会、经济、文化等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尤其对羌族的宗教、习俗、"释比"文化等做了详细的记叙和探讨,但对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和研究。本文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古材料以及羌族民间神话、传说,祭祀礼仪活动等,对羌族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功能做些探讨,揭示古羌文化的基本原型,体现羌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最高原则,为羌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汪青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3)
羌族古老的万物有灵观到多神信仰,始终没有迈进人为宗教的门槛,其信仰中的神灵还是一个较为朦胧的概念,很多时候都统称为“阿爸瑟”或“木比亚瑟”。“阿爸”是对祖父以上前辈的尊称,“瑟”指神;“木比亚”为天,两称可分别意译为神或天神。从神这个最原始的基本信仰核心出发,另有出现于其后的专称家神、火神、山神、青苗神等。围绕着神灵信仰,羌族对神灵的祭祀主要表现形式为祈神的许愿与报神的还愿。许愿还愿活动又分为以家庭为单位的私祭和以村寨为单位的公祭。羌族一年一度的公众还愿大典,各地有祭天、祭山、祭神林、羌历年等不同的说法,这一方面说明了这一重大民俗活动的多元复杂性,同时也要求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正确揭示其潜在内蕴。为此,本文拟从羌族的祭坛、神树及其信仰观作些剖析。 相似文献
11.
信仰是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宗教的信服、敬仰和尊崇。它的形成主要源于人们对自身某些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在考察某一社会或群体为什么会出现某种信仰或信仰混乱的情况时,对个体心理状况,特别是心理需求的分析,就是一个很准确的切入点。我国自实施改革开放以后,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变革异常激烈,我国的信仰 相似文献
1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培养公民对宪法的信仰至关重要。大众传媒是宪法信仰生发的主要途径。要培养社会公众的宪法情感和态度,必须培养法律专业人员对宪法的崇高情感与态度,培养政府官员对宪法的尊重态度,重视家庭的作用,走宪法司法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略论西夏的净土信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昌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
净土信仰对西夏佛教影响较为强烈,从现存绘画、佛经和发愿文看,不论僧人,还是俗人,祈求净土已成为普遍信仰。西夏人在净土信仰中重视随“他力”往生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和弥勒佛的兜率天净土。 相似文献
14.
王元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51-54
泰山神信仰首先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和加封,泰山及泰山神的地位得到不断尊崇,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东汉以来道教的渗透演绎使泰山神信仰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5.
王海娜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3):11-19
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明清至民国时期是“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主要产区,蚕桑业相当发达。蚕农在从事蚕桑生产的过程中,祭祀蚕神以祈求蚕桑业丰收。佛山蚕农信仰的蚕神包括嫘祖、马头娘、邓氏蚕姑,不仅修建庙宇供奉蚕姑娘娘,还有不同的祭祀习俗,有些还在家居或养蚕缫丝作坊里面张贴蚕姑娘娘木版年画,祈盼蚕桑业兴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佛山蚕桑业的衰落,蚕神信仰也逐渐被淡化,如今南海、顺德的乡村还保留一些蚕姑庙,见证着佛山蚕桑业的发展历程。佛山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既要着眼于经济振兴,也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和蚕神信仰习俗的深入研究,以增强乡村群众的地域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杨晓萌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13
以海盐业为主导产业的沿海地区,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海盐文化为基本特征的地方文化,盐神信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展现了海盐行业特征与地方文化的生成关系。鉴于海盐业的重要性,在自然和社会的压迫下,盐业群体以传说故事为基础创造了盐宗和盐神,形成了神庙、节会和民俗等信仰形式,表现出了功利性、海洋性、财富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关海棠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221-22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已步人宪政建设之路。然而,当前国民宪政信仰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者从宪法信用、社会自治、新闻自由的角度提出了塑造国民宪政信仰的现实途径,目的在于普遍唤醒国民的宪政意识,使政府和社会都能够按照宪政精神的要求规范自身行为,向“宪治”的目标积极迈进。 相似文献
18.
贾艳红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84-86
先秦时期 ,西王母是西方母系氏族部落首领。战国时代 ,西王母开始被神化 ,由人演化为司灾厉及五刑残杀之气的瘟神和杀神。至汉代 ,西王母又被渴望成仙的人们仙化 ,成为掌不死之药 ,能使人长生不死 ,且度人成仙的吉神。东汉后期 ,西王母被道教吸纳 ,尊为元始天尊 ,位高权重 ,得到社会上下的普遍信仰 相似文献
19.
杨颉慧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
井神信仰起源于商周时期的水井崇拜。西汉时期,井神被国家列入"五祀",此后时废时立。在民间,井神一直受到了人们的普遍信奉。井神的形象复杂多变,有士大夫、女神、童子、龙王等多种形象。井神的职责也逐渐扩大,不仅仅限于管理井水。有很多关于井神的民俗,有些一直保留到了今天。 相似文献
20.
张中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1):77-80
中国是银杏的故乡,有着悠久的银杏栽培历史和广阔的种植面积。在长期的栽培和使用过程中,银杏深植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银杏民俗。其中,银杏的民间信仰习俗更是内涵丰富、异彩纷呈。挖掘银杏的民间信仰文化,有助于传统银杏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发挥其所具有的当代价值。结合银杏的生物特性,阐释了民间信仰中银杏的象征意义,并主要从生殖崇拜、传统五福观、万物有灵观三个方面对我国银杏民间信仰的产生根源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