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是现代权力网络的四大维度。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权力运作的特点突出表现为集中化与局部化—扩散化的运作类型、科层化的组织形态、可持续性财政体制和市场化与货币化同步的制度安排以及内部规训、内部绥靖与反思性监控的运作机制等四个方面。传统中国是个国、家同质的社会,其基础由一个个分散孤立、互不联系的家庭和扩大了的家庭——村庄等构成。直到晚清,随着传统社会政治结构日趋分化与解体,中央权威式微,地方势力迅速膨胀,乡绅阶层由保护型经纪人向营利型经纪人蜕变,国家才开始了以国家政权官僚化与理性化、渗透性、分化以及对下层控制强化为特征的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因此,许多研究近现代中国的学者在寻求经验研究之上的理论资源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与理论中,而迈克尔.曼关于权力的IEMP模式对于理解现代国家建构过程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从正式的制度结构来看,县级政权的结构形态表现为科层制组织支配形态.它的特征体现为结构的区分化、科层的分工化、专业化和运作的制度化和非人格性.从地方日常权力实践的视角来看,地方政治的运作形态呈现为政党卡理斯玛支配形态,政党卡理斯玛支配形态表现为以下特征:第一,政党成为合法性来源;第二,权力形态表现为中心边缘结构;第三,实质合理性;第四,结构分化与功能不分化.总的来看,地方政治运作表现为文本与实践的二元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宪法创制权与国家权力关系是宪政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但是。宪法创制是特定政治组织对于已有的政治实体和形态作出根本判断的首创性活动,它不是国家权力运作的结果,而是某种政治权力运作的结果。因此,宪法创制权作为原始性的政治权力,应该不属于国家权力,而是一种游离于国家权力之外的、创设国家权力的权力。研究宪法创制权与国家权力分离理论,可以进一步明晰“权大还是法大”的宪政难题,对于维护宪法至上原则、奠定国家权力合法性基础、落实有限政府以及完善违宪审查制度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宫廷政治是中国帝制时代的客观存在,宫廷政治的中心是皇帝与皇帝权力,是围绕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国家中枢政治权力,也是国家中枢政治与中枢政治体制的运作状态,是围绕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运作而存在着的一整套政治结构及其政治体制,是服从、服务于皇帝权力而存在的宫廷内外、朝廷上下的权力系统。在宫廷政治结构中,君臣关系是最常态的一对权力关系,它体现出上下等级结构的划分。构成宫廷政治结构的君臣与君臣关系,并不是单纯指代皇帝与朝廷臣僚,以皇太子为代表的东宫权力系统之亦君亦臣、非君非臣的独特地位,对宫廷政治格局的面貌造成了显著影响。同时,本文还从都城选址与宫廷建筑等讨论了宫廷政治运作的空间概念,即宫廷政治发生的空间舞台。  相似文献   

5.
政治哲学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对于政治哲学学科的性质及其研究对象则是言人人殊.在择要综述中外有关政治哲学代表性观点的基础上,我们可尝试提出新的定义,即政治哲学是对于政治权力来源、政治权力行使的正当性以及理想社会等核心问题进行系统思考的一门学问,它涉及的对象有国家的起源与组成原则、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理想的国家制度及制度的根基等问题.在此新的定义下,我们可以提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关键问题,即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权力来源于人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以此核心问题为基础,本文综合马、中、西的政治哲学思想资源,提出了建构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哲学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区一直是国家权力机构实现管理和控制社会的一个重要剧场.以社区为单位的共同体始终无法置于总体社会的运转与变迁之外,社区营造也始终没能脱离社会改造的阈限,作为源于公民社会的社区镜像,始终反映出民间社会与国家权力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市场的嵌入使社区进入市场化运作的逻辑,市场经济提供了另一种重构社会剧场的理想类型.反思和重新检讨中国社区建设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国家权力体系以及市场经济体系,难以带来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复兴和繁荣,那么,何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现代社区如何营造?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政治文化具有世俗性、自主性、开放性与融合性。民族国家治理是国家公共权力控制和引导政治、社会活动的运作行为。政治文化现代化与民族国家治理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现代政治文化对民族国家治理提供支撑与协调,民族国家的治理活动推动、引导政治文化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治技术是政治生活所必需,是人类理性为处理社会组织方式和秩序方式而在特定条件下经过长期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和操作程序,它是公共权力存在和运作的现实和特殊的社会技术形式。从社会技术到政治技术是社会技术的出场路径;政治技术研究应兼顾其特殊性与普遍性,努力吸取不同文明体系中有益的政治技术因素。研究政治技术问题可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理想的中国化进程提供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儒家传统的复兴展现出从探讨心性哲学到关注政治与社会的思想转向。以"制度形态—目标指向"作为维度,当代中国的儒教复兴实践可类型化为政治实践型、传统教化型、公民宗教型和生活教化型四种理想类型。"制度形态"的差异凸显了对于儒教的制度焦虑与反思,"目标指向"的分野体现出当代儒教实践的不同行动抱负,其一以贯之的内在逻辑是儒教制度性和分散性的双重特征:大可化入政治制度,兼济天下;小可教化社会公众,独善其身。儒教的建构与表达受到权力关系的形塑,在儒学与儒教的分化与合流之间,深切影响着儒教复兴运动的兴衰成败。  相似文献   

10.
黄义英 《兰州学刊》2010,(8):8-10,17
中国传统政治智慧有理想主义型、权力至上型和调合型三种类型,而与古代国家治理直接相关的是调合型政治智慧。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首先将人们分别纳入不同的等级结构中,赋予不同等级身份的人以不同的本分要求,同时对人们因恪守本分而暂时得不到满足的利益给予相对合理的补偿,这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治国方略所蕴含的基本政治智慧。传统政治智慧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对国家治理作整体思考,善于利用补偿杠杆调节社会矛盾,注重预防政治风险和保障文明传承,其政治理性的运用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村级治理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长时段的政治发展进程中 ,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是协同增长的 ,国家力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运作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效运作水平的提高 ;社会力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社会对国家的影响力的增强、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目前 ,国家权力主导乡村社会的格局没有改变 ,乡村社会力量的发展很不充分 ,自主性不强 ,难以形成对国家权力的有效制约。以互强型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来构建中国村级治理 ,既要以制度来规范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的方式和权限 ,又要重视培育社会自主性 ,壮大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12.
网络是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创造之一,它几乎影响了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活动.网络对人类政治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网络政治形态.本文以“网上政治”与“网下政治”的互动作为研究视角,在比较分析的框架中,揭示了网络政治的独特的两面性与双重性.网络政治作为现实政治的补充者、替代者和重塑者,相应地表现为参与型政治、压力型政治与权力-资本结盟型政治三种形态.网络政治独特的运作机制并没有掩盖它与现实政治的关联,尽管它在诸多层面改变了传统政治的运行过程和关系模式,但在其颠倒机制和聚合机制的背后,存在着一种隐蔽的垄断机制和操控机制.认识网络政治的独特性及其形态,有助于中国从容应对网络政治所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群众”与“公民”:中西国家构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构建”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主题,对比西方,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最大的特点在于国家并不是由“公民”,而是由党所动员和领导的“群众”所构建起来的.“群众”不仅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依靠力量,更代替了“公民”成为中国现代国家的主体,“群众”的这一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生成逻辑、基本形态和运作方式.本文以“群众”与“公民”作为中西方国家构建比较分析的核心概念,由此探讨中国现代国家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介化生存是艰难的,它为适应时代语境,去除(或弱化)其意识、思想、价值等内涵,而化约为现代知识。传统文化的知识化,成为"意识形态—国家权力—政治神话"的合法性路径。其中,政治神话在传统文化的常识性知识中实现文化认同以及民族主义的皴染;在伦理性知识中,政治合法性通过伦理的道德得以确证,从而实现国家权力与政治神话的自然化、永久化,并在一种看似顺其自然的秩序中实现政治意识形态的维系,实现权力合法性的孵化、生产与重构。  相似文献   

15.
当下中国部分县域地区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客观现实,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在对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社会科学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大量的解释模型中,现代国家构建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认此为切入点,探析县域政治权力生态恶化的深层次原因,结果表明:国家权力在某些公共领域的不适当退出,以及国家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县域政治的衰败和紊乱.  相似文献   

16.
村庄权力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太军 《文史哲》2004,(1):160-162
村庄权力结构的分析是透视乡村社会性质的重要视角以及理解村庄政治的基础,因而成为当前村庄治理(村治)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中叶前后,费孝通在研究传统乡土中国的权力结构时,就区分了村庄中同意权力、横暴权力和教化权力这三种基本的权力类型,并突出了村落权力是家族权力的泛化和延伸;[1]杜赞奇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华北农村村庄权力结构的变化,区分了赢利型经纪与保护型经纪;[2]黄宗智分析了在华北和长江三角洲不同的土地占有形态、不同的家族力量和结构对于村庄权力结构类型的影响。[3]近1个世纪以来的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把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与西方作一外在形态的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中国是一种伦理型政治,而西方是一种法理型政治。具体而言,中国的政治秩序主要靠伦理观念采维持,政治活动靠伦理观念来调节,政治权力靠伦理观念采制约,伦理观念在社会政治体系中居核心地位;与之相反,西方的政治秩序靠法律维持,政治活动靠法律调节,政治权力靠法律制约,法律是西方政治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孙伟春 《理论界》2012,(11):156-157,113
1999年普京上台后,开始改变激进民主化给俄罗斯国内政治带来的混乱和无序状态,着力加强国家权力,提升国家权威,致力于发展符合本国特点的俄式民主政治。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俄罗斯独特政治生态中权力运作与权威构建,透视俄罗斯国家政治安全发展的全景,探析俄罗斯国家政治安全的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19.
话剧文学的艺术魅力是通过其语言实现的。从语言入手考察政治思维定势对中国现代话剧艺术形态的影响,具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形态,大约可以分为宣传说教型、情绪宣泄型和动作——性格型三种,其中宣传说教型占总比例的绝对多数。宣传说教型语言,主要见之于政治剧。它是作为政治思维定势运行极致的政治思维对中国现代话剧文学的决定性影响在语言上的表现。政治,可以分为观念形态与实际运作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认为,在同一政治集团内部,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集团的思想家而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集团的积极的、有概括…  相似文献   

20.
现代政治文明与古典政治文明的根本差异 ,就是从什么样的政治规则出发进行政治活动。古典政治文明从“横暴权力”强加的“恶法”出发 ,设计国家统治的基本制度 ,现代政治文明从“同意权力”出发 ,借助宪政民主的理念 ,设计国家的基本制度。现代政治文明可以概括为从制定良法→借重良制→达到良序状态的文明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