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并出版发行的《理论龙门阵·2006 构建和谐重庆》一书,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创新成果通俗化、系统化、实证化,于浅显中蕴含真知,于严肃中体现活泼,于朴实中透着灼见。该书在理论宣传通俗化、科学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重庆社会科学》2006,(7):F0003-F0003
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编的《理论龙门阵·2006 构建和谐重庆》,以巴渝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摆龙门阵”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回答了广大干部群众所关心的构建和谐重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该书一经推出,就深受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也由此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理论龙门阵”的通俗理论读物的编写形式。  相似文献   

3.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无论是中国先人还是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根据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底蕴。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最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在理论上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规律性认识与价值观相统一、理想目标与实现途径相统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创新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社会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创新成果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一重大观点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近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重要认识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理论上的重要创新,对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杰 《兰州学刊》2007,42(1):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着眼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勾画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蓝图,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  相似文献   

8.
陈淑芬 《南方论刊》2006,(11):19-20
刚刚闭幕的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定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体现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这个《决定》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决定》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体会,全面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作为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它创造性地运用了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结构理论和群众史观,是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和发展;它准确地把握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现实国情,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导向。  相似文献   

10.
张志林 《中州学刊》2007,(6):257-258
自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出版界由此也推出了一大批宣传、研究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著作。河南人民出版社新近出版的(2007年6月版)冯志亮、桂玉的新著《和谐社会建设研究》,是这一领域研究的又一力作。一、功底深厚谱新篇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它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积极投身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创建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设和谐社会是从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小康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要使社会更加和谐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审时度势 ,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也是党的执政理论的进一步深化。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的新概念 ,第一次提出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 ,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及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17日,由新疆社科联发起并主办的“全国社科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全国10个省区市社科界的70多位同志参加了会议。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库尔班·牙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会上,代表们充分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性,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代表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社会的同志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倡导和谐思想,培育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是着眼于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为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发挥着培养人才、传播文化、引领社会等重要作用.因此,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对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意义、和谐大学校园的内涵和特征、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主要途径三方面,对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公平正义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理想,体现了我们党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出现重大转型,一些不公正的新老社会问题不断呈现出来,甚至矛盾激化,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公平得以实现、正义得到伸张,才会有和谐可言。本文拟从维护公平正义的角度来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一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获得了新的形态。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和谐世界的逻辑生成体现在:首先,社会主义社会能够参与和开拓世界历史;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创造和谐世界的世界历史;第三,世界历史的未来将在和谐世界中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我国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毛泽东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二字,但在其思想理论体系尤其是建国以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政策中,体现了丰富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