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史上后起之秀的出现,往往有待于前辈大家的奖掖。北宋中期,秦观这位没于稠人广众的高邮秀才,便是有赖于一代大家苏轼的发现和引荐,而成为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字太虚,又字少游,其生年晚于苏轼十四岁,卒年早于苏轼一岁。秦观的一生与苏轼结有不解之缘,秦观年表与  相似文献   

2.
在众星闪烁的宋代词坛,秦观是一位风格独具的卓然名家。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扬州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登进土,任蔡州教授。哲宗元祐初,得苏轼引荐,应制科,进策论,于元祐五年(1090)除太学博士,转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等职,授左宣德郎。在京三、四年间,是词人一生最得意的时期。旋因党争遭贬,出为杭州通判。又因被劾增损《神宗实录》,道贬处州,徙郴州、横州、雷州,辗转流离,历尽坎坷。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向太后临朝,遇赦放还,归途卒于藤州,终年五十二岁。  相似文献   

3.
怪体诗拾趣     
在我国数以万计的诗歌中,有一些怪体诗,写得神采飞扬,别致有趣。顶针诗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秦观是朋友。相传,秦观一次外出游玩很久未归,苏轼就写一首诗询问情况,不久,秦观就回了一封奇怪的诗信,信纸上只有14个字,这14个字排列成一个圆圈:  相似文献   

4.
为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扩大文化交流,高邮县将于明年五月举办纪念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秦少游学术座谈会。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据有关史书记载,秦少游与苏轼、王巩、孙觉等文人名士曾聚会于高邮城郊泰山庙(即东岳行宫)后,填词作赋,载酒论文,州守因群贤毕集,取名为“文游台”,后人又在台后增建“四  相似文献   

5.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6.
秦观凭借策论五十篇在制科考试的第一道程序中拔得头筹,并且在当时与后世都受到了许多赞誉。这不仅取决于秦观自身的努力,很大程度上还与苏轼对他的指导有关。根据苏轼和秦观各自的五十篇策论,结合苏轼的论文之语以及历代诸家对他们策论的点评,大致可以考知:在师承对象方面,苏轼与秦观二人都师法汉代的贾谊与唐代的陆贽;在论证模式方面,他们的策论都有着“翻旧为新,凭空议论”“引史为据,述其本末”“好用汉唐典故,借古鉴今”的共同特点;在议论话题方面,他们都对仁政理想、选贤任臣、朋党之争、御将用兵等政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文章特色方面,二人的策论具有文学化的倾向,实用性减弱。苏轼和秦观的策论在宋代散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二者之间的师承关系及其意义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7.
黄庭坚,字鲁直,洪洲分宁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名声始震。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旅苏轼之门,天下称“苏门四学士”,不特诗之造诣甚高,为江西诗派之开山祖,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苏轼等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于词学东坡,然亦妙脱蹊径,迥出慧心,自辟领域,而有“今代词手,惟秦七、黄九”之说。  相似文献   

8.
姑溪居士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著有《姑溪居士文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凡七十卷,他是苏轼门人之一,苏轼有“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之句,谓读其诗,使人顿悟。其词亦工,尤长小令,清婉峭蒨,不减秦观。《宋史》本传(卷三四四)谓其“能为文,尤工尺牍,轼谓入刀笔三味。”这样一位诗、词、文皆佳的苏轼门人,《宋史》仅有一百一十二字的小传,又  相似文献   

9.
一晁补之是北宋文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他与黄庭坚、秦观、张皆师从苏轼,联镳文苑,时称“苏门四学士”。《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最先将他们四人并提和加以宣传的,是苏轼本人,他在《答李昭书...  相似文献   

10.
一、孙觉、秦观两诗为证:“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北宋政府曾经拟议指派苏轼出使高丽。这无论对苏轼来说,还是对北宋、高丽两国关系来说,无疑都是一个重要事件。可是这次拟议中的使命,最后因故作罢。未能成行。上面说的是一段久被湮理的史实。这次外交使命,先报后罢,朝廷或许并未正式通知苏轼本人。苏轼虽从事后获悉,惜已不得其详。此事苏轼诗文与北宋史籍并无记述。历来研究苏轼生平传记和北宋、高丽交往史的,也都不曾提到过它。提出这段史实的依据,首先是孙觉、秦观的两首诗。孙觉的诗附见于秦观《淮海渠》卷八,诗题为《闻朝议以…  相似文献   

11.
论苏轼密州时期的词作古今,宋培宪现存苏轼词作三百余首,以他被贬黄州为界,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在密州的作品,于苏词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标志着走向别开生面、自成一家的新阶段。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任密州知州,至熙宁...  相似文献   

12.
"桃源"与"扁舟"分别是秦观与苏轼贬谪词中出现的典型意象,代表了绝望和希望、抵制与接受两种不同的主体心理。桃源是一种理想,通向引人绝望的虚无的世界,秦观用来指已逝的美好,情感指向于过去,最终为情所役,词中有大量的"追忆"之语;而扁舟归隐,是一种已经有前贤实践的可行的现实选择,实是自由人格精神的象征,取向于未来,引领着主体接受并克服眼前的困难从而实现超越和解脱,苏轼终至有情而不役于情,苏词中出现更多的是"归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苏轼所谓“自是一家”小词并非《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转变词风是从离杭赴密时开始的,他的《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就是一个标志;苏轼的“自是一家”说是在其探索期、发展期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是一家”不仅仅是“豪放”一家,“豪放”二字不足概括多种姿态的苏词。  相似文献   

14.
认为苏轼的《南歌子·舞妓》是答秦观的《南 歌子·赠东坡侍妾朝云》,近年来似已成为定论。本文提出质疑,认为苏轼词不是写朝云, 秦观词是悼念朝云,二词并无赠答关系,并非写于元 元年或元 六年。  相似文献   

15.
<正> 秦观是北宋元祐时期成就最高的词人,他的《淮海词》以清丽俊爽,情韵兼胜在当时词坛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们不妨从秦观所选择的创作道路,他对前代词作的继承和发展,他的词中所表现的总体风格等方面来探讨他在词史上有何独特的贡献。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受到过苏轼的识拔荐举之恩。在政治上他们是荣辱与共的患难之交,在文学上又是志趣相同的良师益友,而苏轼又是诗词文俱有盛名的一代泰斗,按常理来讲,  相似文献   

1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他出身在一个比较清寒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都属于“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列。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便能作出很好的文章。他受过母亲的良好教育。二十一岁考取进士,做了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这样就迅速卷进了政治的浪潮中。因同王安石政见不合,在变法革新的斗争  相似文献   

17.
何岸 《源流》2009,(12)
黄遵宪,1848年出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4岁读书,10岁学诗,1876年中举人。  相似文献   

18.
从史料、诗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等方面来看,《苏轼诗集》中的《瑞金东明观》一诗乃是苏轼在海南北归滞留虔州时所写,被纪晓岚判为"伪托之作",实乃误判。再是从《苏轼诗集》和《全宋诗》关于苏轼虔州诗的编排来看,其中的《画车二首》并非苏轼在虔州时所写。  相似文献   

19.
秦观“女郎诗”的审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词人的秦观,人所共知,近年来对淮海词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绩,而作为词人的秦观,论述者却不多。秦观的诗虽思想性较弱,但艺术造诣较高,能于宋代诗坛上独树一帜,颇具魅力。这里,试以他的《春日》(一作《春雨》)为例,略作窥探。诗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诗篇描绘的是昨夜春雨飘洒,翌日突然放晴的庭院景象,虽只有二十八字,却精致如  相似文献   

20.
两宋被贬海南的文人多为党争失败者。其中留下词作的有苏轼、李光、赵鼎、胡铨等人。他们的海南词反映了不同的心态,体现出不同的贬谪文学模式:苏轼的海南词摆脱了穷苦悲愁的窠臼,突破了古代的贬谪文学模式;赵鼎的海南词偏离苏轼模式,承袭秦观的悲苦哀怨;李光、胡铨的海南词则继承、发展了苏轼模式,其乐生精神较之东坡更强,理学意味更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