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读叶渭渠新著《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洪蓝在日本,研究日本文学史的专著很多,研究日本文学思潮史的专著则屈指可数。在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发表过日本文学史专著有若干部,但日本文学思潮史研究专著,惟叶著《日本古代文学思潮史》(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神道教是日本民族两千多年来精神行为的重要积淀,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是在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系统的神道理论,构成了日本民族文化的核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影响着日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作为与日本一衣带水的中国之学者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研究。牛建科教授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便是该研究领域中的最新成果,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系统、全面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专著。该书采取历史的纵剖面与阶段性的横断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充分吸收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丰富的第一手…  相似文献   

3.
日本当代文学研究的新收获——读《日本当代文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均洋出席学术会议或在大学授课,同行之间常有这么一种说法,日本文学研究是“中间多,两头少”,即研究近世特别是研究近代的多,研究古代和当代的少。没有具体统计论文和专著,但这似乎是一...  相似文献   

4.
《日本研究》2015,(1):98
《日本研究》杂志由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是一份具有广泛影响并深受读者欢迎的外国问题研究学术期刊。《日本研究》的办刊特色主要表现出五个突出:学术性、综合性、先导性、现实性、交流性。稿件的研究领域涉及日本政治、经济、历史、中日关系、社会问题,与日本相关的国际关系、区域合作等国际问题。欢迎投稿。一、本刊栏目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日本经济"、"日本政治"、"日本历史"、"中日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全面启动的号角声中应运而生的。它的成长可以说是新时期中国日本研究发展的缩影。在日本研究所举行30周年所庆之际,中华日本学会同时召开2011年年会,并以30年来中国的日本研究为题组织进行研讨,目的是与学界同人一起对这一时期的日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中国日本研究再创辉煌寻找路径和动能。与会学者的发言切入主题的方式互不相同,内容却可谓异彩纷呈,在有限的时间里勾勒出了该时期日本研究状况的基本脉络。本刊特将其中十位代表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甲午战争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都是两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甲午战后不久,日本的学术界就开始了对甲午战争的学术研究,其间,经过近百年几代学者的研究,已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但从战前战后的研究的方法、方向、学术成就上看,战前和战后的学术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本文拟从日本战前和战后的甲午战争研究史的分析中,整理日本学术界的甲午战争研究的特点、倾向以及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并分析当今研究的学术动态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 <日本概观>之"奇" <日本概观>是抗战时期产生的一本"奇书",也是一本了解日本、研究日本的经典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石英 《今日辽宁》2012,(2):70-71
最近,我有幸读到辽宁作家刘国强的长篇纪实文学专著《日本遗孤》,感受非常强烈。虽然,以往也接触过一些类似题材的作品,但应该说,这本书确有它自身的特色和独具的长处,就我所获得的印象,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都市农业研究上海市农委方志权“都市农业”,这个词在日本最早出自于二战之后。六十年代后半期首先由学术界提出了“都市农业”这个概念,之后被正式采用并广泛使用。应该说,都市农业是伴随着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的高速度发展而来的。在“都市农业”之前,日本则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本经济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与评论.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学术和思想成果的综述.对战后日本经济增长、日本泡沫经济及金融危机等八个领域代表性成果及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第二,日本经济研究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点:(1)研究人才辈出,成果丰硕,但高质量的成果仍嫌不足;(2)日本经济研究的发展伴随着思想解放的过程;(3)学习和借鉴日本经验是研究的主题和重点;(4)很多研究成果表现为综合性、交叉性研究.第三,对今后研究的建言:(1)日本经济研究依然很重要;(2)研究日本经济新问题,努力提高水平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程铭 《学术交流》2012,(6):190-194
日本对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二战期间成为服务时局的工具。这一时期,日本对地缘政治学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流派:构建"皇道地缘政治学"的京都学派和演绎了德国地缘政治学的日本地缘政治协会。他们的研究以"皇道主义"思想为依托构建话语体系,突出强调日本的主体性,以东亚地缘政治为研究中心,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其实质是宿命论和地理决定论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更多的国人把目光投向日本,开始全方位地关注我国的这个近邻.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研究随即掀起热潮,大批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中国日本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刘岳兵 《日本学刊》2012,(1):118-131,160
朱谦之是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研究著作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民国时期,朱谦之以自己的历史哲学为基础,对日本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还是在理论上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他都进行了不懈努力,为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朱谦之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仅对整理学术史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对推进现在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日本宗教研究呈现出不平衡的趋势,即对日本佛教和神道相对比较关注,而对日本基督教、伊斯兰教和新兴宗教的研究则不足,且缺少结合各种宗教而进行的总论性的成果.此外,日本宗教学者的宗教学理论研究及其消化、整理西方宗教学成果的情况目前在国内也是个空白.本文将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神道及新兴宗教五个方面来回顾这三十年来我国大陆学者在日本宗教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日本各时代的小说、诗歌、戏剧被译成英文,流传各国;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近十年来,众多的西方学者获得了日本文学博士学位,形成了研究日本文学的可观阵容。但令人费解的是:用英文著作的切近时代的、权威性的日本文学史却廖廖无几。主要有这么几本:  相似文献   

16.
中华日本学会和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是中国研究日本问题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广大从事日本研究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一平台,推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也将为深入了解日本、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要介绍了日本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发展状况 ,其中包括日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的发展概况、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科的代表人物、流派等。并对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兴学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鼓励公务员退职是一种提高组织活力和行政效率的措施。本文通过对日本退职机制的建立、发展现状、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而分析了日本公务员退职机制改革的原因以及今后改革的方向。这将对完善我国公务员的退休制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研究所是战后日本成立的第一个专门研究中国的机构,在战后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即将迎来一百周年纪念,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日本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成为海外这一领域的重镇。因为日本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数量非常庞大,研究时限长,成果形式多样,研究队伍也颇具规模,所以本文并非对已有成果的一般性梳理和辨析,而是在总体上对战后日本学术界对辛亥革命研究的状况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