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副文本的合理运用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安乐哲在《道德经》译本中将其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研究发现:正文本翻译前,通过副文本阐述译者重译典籍的因由、目的、底本的选择以及哲学语境的建构;翻译中,阐明译者“中国式叙述”的翻译策略、语言和文化语境的建构以及读者服务意识;翻译后,再现道家哲学语境,并彰显译者的翻译惯习。译者发挥主体性利用副文本建构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多重语境,不仅使读者加深了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也为中国典籍的翻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从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中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和视界融合出发,以《道德经》两英译本为例,对中外译者英译《道德经》时的不同理解进行客观的、合理的梳理,认为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并肯定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理论对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德经》一向被视作道家经典,先后出现过很多翻译版本,但要确切地传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并不容易。本文以ArthurWaley的译本为文本,选取译本中的例句考察译本的对等性,进行分析,并从中西思维差异的几个方面指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中国典籍《道德经》及其英译本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翻译中国经典著作的困难之处以及罗慕士译本的成功之处。文章拟通过对罗本翻译特点及其技巧的分析,着重探讨罗本对《道德经》的成功阐释,最后充分肯定了罗慕士在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道德经>作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永恒不灭的经典,模糊美享悦了一代代读者.文学翻译中,精确性是相对的,模糊性是绝对的、普遍存在的.要将原文的美感真实地传递给译文读者,除了准确解读文本外,更要拥有模糊视野,运用模糊法则,视具体情况灵活变通.本文以<道德经>中"道"和"无"为例,阐释模糊法则在实际翻译中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从18世纪开始日渐广泛地影响国际社会,其译本在国外的文本旅行,逐步融人世界文化观念、日常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从《道德经》的翻译史来看,从传教士翻译为主到中国知识界的广泛参与,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沉浮历程;从翻译策略的适应性追求来看,归化策略是《道德经》深化到西方思想的一种有效途径;从翻译传播的社会效应来看,外国学者、普通民众以及中国人日益增强的《道德经》思想认同,彰显了该经之翻译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自建《道德经》多译本平行语料库,通过主题词的筛选,确定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翻译进行横向及纵向的分析思路,总结前人对"无为"思想翻译的一致性与多样性,以便对今后道家哲学思想的学习、翻译与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的模糊语言——《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客观属性,这一特性赋予有限的语言表达式以无限的意义,增添了语言的魅力.然而,模糊性也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挑战.文中以中国经典著作<道德经>第一章的英译为例,分析语言模糊性的产生,模糊语言的处理,如何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10.
在后现代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译者有着自己的意识形态、翻译方法和创造性的表达。而在互文的网络中,原作的意义不再确定不变。译者主体性和互文文本相互作用而形成了多样的译本。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魏晋之际的《老子节解》是以道教养生修炼思想注解《老子》的一部代表性作品,其特色在于突出神仙信仰,强调身国一体,而且将老子思想解释成了一套具体的修炼养生之术。《老子节解》不仅与《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老子内解》等书关系密切,而且与另一部早期道教经典《老子中经》也有关联。  相似文献   

12.
论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以《道德经》英译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籍的翻译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道德经>是我国古代典籍的典型代表,以前人们更多的是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讨论其译本.意象既是语言研究的对象,又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古今中外人们对言、意、象的追问和思考从来没有间断过.随着当今多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人们对语言与意象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梳理和总结文学意义的构成和古今中外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并结合<道德经>的英译本探讨中西意象转换的文化差异问题,以揭示意象在典籍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易经英译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和影响起了巨大的作用,他的译本经久不衰,至今仍被西方汉学家视为易经外译的典范.本文对理雅各及其易经英译本进行探讨,旨在发现其翻译的特定思路以及译本的优势与长处,寻找其不足与误译,以利新世纪易经英译的进一步精化与更为广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德"是具体实践中对"道"的贯彻,社会或者个人的行为符合"道"的规定性就是"德"。所以道家的"道"是针对社会人生的需要而总结出来的,它对人类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晋方言从官话中分出作为全国十大方言区之一已近二十年。探讨晋方言区的形成是深化晋文言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文章从历史政区、秦晋系属、地理地貌和交际可懂度低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晋方言形成的原因,研究晋方言区的形成还可能有益于晋方言归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所谓历史上的荆轲,其实只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中的荆轲,是《史记》、《战国策》和《燕丹子》中所描述的荆轲。由于对三个文本之真实关系长期存在误解,于是不但三个文本形成之先后顺序众说不一,而且混淆了历史与文学的差异,荆轲的真实面目由此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事实上,三个文本中的荆轲形象分属于史传系统和文学系统,渊源有自,其各自的性格特征亦明显有别,理当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17.
隋代王通所作《元经》,在编撰方面具有叙述的贯通性、材料的简明性、正统的凸显性以及对《春秋》的比拟性等突出特点。其保存了一些《晋书》没有的史料、一些与《晋书》不同的史料;这些史料可以与《晋书》互勘互证,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元经》的史学价值理应引起学界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翻译活动中,对细节的删减、遗漏或误译常导致译文语意不清、语意不全甚至语意错误,因此对细节的处理不可小视。本文以英汉翻译为例,论述翻译中细节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论翻译单位的两个阶段——"句本位"和"篇本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翻译单位经历了词层、句层和语篇层三个阶段,此过程体现了翻译研究从静态到动态、从形式到功能的发展趋势.笔者从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单位"句本位"的局限性及"篇本位"的合理性,指出只有从语篇的层面研究翻译,才能全面、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