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征精神的现代启示龚怀林(南京医科大学社科部南京210029)中国工农红军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所进行的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远征,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创造了无比壮烈的英雄业绩,也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  相似文献   

2.
限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精神,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这种精神曾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王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取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限苦奋斗这个法宝也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于是便出现了一股提倡能挣会花、鼓吹高消费、甚至用公款吃喝玩乐的不良风气。这些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威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此,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都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  相似文献   

3.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百年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党的革命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的结果,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中国正处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把握革命精神的灵魂,坚持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精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4.
朱德发 《河北学刊》2005,25(6):75-78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5.
读了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的通讯《大寨之路》,令人浮想联翩,深为感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的英雄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同穷山恶水搏斗了十一年,终于使大地換装,河山变色,用双手送走了贫困,用两肩担来了幸福。他们是以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也是以革命精神办其他一切事业的好榜样。大寨之路就是一条胜利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就几个问題谈一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抗战的胜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胜利。在抗日战争中,新疆400万各族人民也发扬了爱国救亡的革命精神,以实际行动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自己重大贡献。新疆抗日文化救亡运动就是中华民族抗日历史画卷中的光辉一页。它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倡导和组织下,以它革命的内容,清新的格调,活泼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正> 在纪念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的时候,作为党的队伍中的一个老兵,我感到光荣和自豪,也感到惭愧和不安。党领导全国人民奋斗六十年,中国变了样,人民翻了身,这是最基本的事实。但是,六十年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夺得了伟大的胜利,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挫折。当然,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失败和挫折的因素也是复杂的。但我想来想去,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坚持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党的历史上,凡是提倡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时候,人民就团结,革命就胜利,建设就成功。反  相似文献   

8.
党史人物研究是整个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彻底的一次大革命。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兴盛,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革命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全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战略家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满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历史巨人。毛泽东不但对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且也是探索和开拓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代宗师。 一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中国革命,并为之奋斗了一生。他一次又一次从危机中把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多难的祖国挽救过来,使中国革命经过艰辛曲折的道路,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  相似文献   

10.
王欣 《学术探索》2023,(4):40-47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立党兴党强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淬炼,创造性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之源。纵观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有其独特的生发逻辑,理论之要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之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之脉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实践之需为革命先驱的建党活动。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丰富的科学内涵呈现出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新时代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需要立足理论学习夯实真理基础,通过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撑,加强传承濡染焕发文化活力,融入实践提供奋斗力量,从整体上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11.
“主旋律”原是音乐名词,指的是乐曲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显著特征的、贯穿整个乐曲始终的、作为乐曲的结构及其发展的基本要素或基调的旋律。把文艺比作一部乐曲、把颂歌比作这部乐曲的主旋律,正说明假如社会主义文艺没有主旋律,就构不成社会主义文艺,而把歌颂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主旋律,正是最能鲜明地体现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显示社会主义文艺鲜明的核心和基调。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历程中,不断丰富革命精神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内涵,拓展革命精神的时间谱系与空间谱系,彰显革命精神的时代性、大众化和世界性的实践引领价值。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高度凝练,是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智慧凝结,呈现出一以贯之的传承性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切入,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深刻解读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的革命信念,昭示着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继续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进程。  相似文献   

13.
在(建国方略》的(孙文学说)中,孙中山在注重“行”的“行易知难”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提出了“力行”的革命学说。这种革命学说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精神。孙中山伟大的一生就是闪耀着这种革命精神的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革命奋斗的一生。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孙中山的这种革命精神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在《孙文学说)中,孙中山阐述了“行易知难”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学说,这种认识论学说鲜明的特点是注重行,强调行,把行放在整个认识论学说的重要位置。中国传统的知行学说,“行”一般是指个人…  相似文献   

14.
李宗刚 《河北学刊》2005,25(6):80-83
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时代,是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我国的革命斗爭中,在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英雄和先进模范人物。他们不仅对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他们的高尚品质和英雄行为,也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为我们树立了可供效法的好榜样。王杰同志是我们伟大革命时代的英雄。他之所以成为英雄,根本的原因是党的教导和毛泽东思想的哺育。同时,他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向革命英雄人物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 1911年,资产阶级“廉价”地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但是,正如馬克思所说,这种‘来之容易”的胜利,是“失去也容易”的。因为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它沒有触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根基,也沒有能够在政治上给他们以较大的冲击。这样,就为被推翻的各种反动势力的反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革命成果进一步被窃夺,反革命势力愈益囂张,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二座灯塔,是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这三种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和超越,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结果。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还需不需要提倡艰苦奋斗精神、保持艰苦朴素的革命作风了呢?大多数青年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然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斗争,当然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如今,时代不同了,和过去的艰苦环境相比,条件显然好多了,再讲什么“艰苦奋斗”,就是老一套,过时了,吃不开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为数不少的青年人害怕艰苦、贪图舒适享乐,讲穿戴、讲排场、摆阔气,相互攀比的风气有所滋长。在他们看来,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幸福的,而朴素节俭则成了小气、…  相似文献   

19.
<正>长征与抗日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虽然在长征开始时“北上抗日”并没有被作为其行动口号,也未被确定为红军战略转移的行动方针,更不是博古、李德转移计划的行动目的,但它在长征前后却一直是红军追求实现的战斗目标,是鼓舞指战员英勇奋斗的政治目的.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确实是在“北上抗日”的旗帜下进行的,长征的胜利实质上是实现“北上抗日”路线的胜利.(一)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当工农武装割据如众多星星之火出现在中国各地的时候,毛泽东就指出,这种割据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力量能使保卫祖国南疆的英雄战士们以大无畏的精神无私地献出了自己青春的生命?是什么精神,使战士们响亮地喊出了“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心声?那就是他们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理想,有着自觉的自我牺牲精神。然而这种牺牲精神不应是军人道德所特有的。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党员和干部,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都应该具有自觉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