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兰州学刊》2010,(4):133-136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博客文学的出现和流行是对传统文学观念和经典文学创作模式的颠覆,也是对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种突破,它正以它特有的自由性、开放性和娱乐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众参加进来,因而对博客文体进行文本特征分析在当下的语境中有着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徐振祥  冉华  刘艳娥 《云梦学刊》2009,30(5):151-155
电视娱乐节目以其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充分建构利益联盟和开发产业链接,形成节目的规模效益。电视娱乐经济的兴起是与注意力消费和乐趣消费导向为基础的。我国电视娱乐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电视娱乐经济价值的实现是以资本创造力、注意力吸引、公众参与性和传受双方的共赢性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3.
王小平 《天府新论》2009,(2):111-116
20世纪90年代以后,影视文化把我们带入了娱乐时代.事实上,文化自古以来就有娱乐性,但真正强化文化的娱乐性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它标志着传统理性哲学的感性转向、身体转向,宗教信仰的崩溃,经济的市场化、跨国化带来的消费社会,传媒的大众化、狂欢化,同时娱乐时代的产生也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文化权力博弈的后果.但不管怎样,娱乐只是在前台表演的演员,指挥它的"总导演"叫资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受到了传媒界的广泛关注.不论是在报纸上还是在网络媒体上,娱乐性新闻在逐渐增多,一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报道却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受到传媒市场规律以及商品利益影响的原因.针对新闻报道娱乐化对公众利益的侵害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5.
博客是一种与传统作品传播方式不同的新型的网络作品传播方式,我们在使用它的同时,对于它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主要是著作权)理应有所了解。博客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的保护,若纳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属于哪种作品形式,实在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重点对博客作品的作品形式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6.
浅论博客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菲 《理论界》2009,(5):182-184
近几年博客在中国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从博客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到"木子美"的哗众取宠,从徐静蕾的名人效应到华南虎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都毫无疑问地反映出博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在中国将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博客逐渐呈现出娱乐化、专业化、富媒体化等发展趋势.博客的出现也标志着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之后,追求"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也正在浮现.我们要正确认识博客,这将更有助于我们客观分析、正确评价博客现象以及对网络传播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言语交际过程中,网络语言娱乐性的表现形式、特点及其制约机制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为从语言功能视角阐释网络语言娱乐性的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等问题,运用了比较分析和例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说明网络语言的内涵及其存在形式的双重性特征,介绍了语言娱乐功能的内涵和陈望道先生的“辞趣”思想,通过网络语言在形趣、音趣和意趣方面的例证分析,对“辞趣”理论实质从语言娱乐功能实现角度重新进行了梳理,指出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具体实现的语言结构形式途径,认为网络言语交际中娱乐性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物质条件和主体内在需求的合力,因为使用了网络媒介,所以才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网络言语交际形式.  相似文献   

8.
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缓解负面情绪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逻辑的支配下,大众文化开始只追求娱乐效果,放弃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即出现了过度娱乐化倾向。促使大众文化从娱乐到过度娱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表现为无聊、郁闷、焦虑的社会负面情绪和媒体商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文学虚构具有游戏性质,这是文学的诗性本质决定的,因为文学虚构是人类与生俱采的一种能力.文学虚构的游戏性既体现在作者和读者的陶醉中,还表现在文本游戏中.游戏性其实就是娱乐性,强调了"非现实的虚拟性".然而,文学虚构不仅具有游戏性,而且还具有超游戏性,因为它能突现人类精神,要追寻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与博客几乎同时出现的词语,播客较之于博客更进一步,是博客的进化形式,前者所承载的信息往往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后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并以音、视频信息为主[1]。这种于2005年出现的"有声有色的博客",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思维方式的革新,播客所承载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和实际,它不但能够记录个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与故事历程,还能将人们的内心灵感通过这一新的媒介释放出来,与网络中的[2]  相似文献   

11.
博客信息传递的优势与不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是继超链接之后又一网络信息传递的优秀待变,它出现后迅速风靡全球。作为一种全新网络媒介的交流形式,博客所需的技术门坎较低,更多的是重在创意。本文从博客的发展与特点出发对博客信息传递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博客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论博客传播与公共领域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地  张鸣镝 《南方论刊》2008,(11):61-61,57
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博客这种新传播形式的繁荣,其内容从最初的个人感悟扩展至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体现出博客作者公民意识的觉醒,他们通过博客获得了更广阔的传播权利和义务,并对公共权力机关的政策行为做出评判,一定意义上体现出博客建构公共领域的潜能。本文拟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博客传播建构公共领域的可能性,并探索这一过程的困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杨玉玲 《理论界》2007,(7):261-262
对于数字图书馆来说,博客是整合管理、服务、沟通的平台。本文阐述了博客的基本概念、特点,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探讨了博客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进而阐述了在数字图书馆应用博客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孙叶飞 《社会科学》2005,4(4):119-124
在大众文化来临之前,文化是少数人的特权,大部分人处于文化缺失状态。随着工业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应运而生,它具有日常性、开放性、娱乐性、商品性和视觉性等多种特征,而通过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它其实蕴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正视大众文化内在的人文关怀,对理解和促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学术》2007,(5)
互联的发展,带动了一种新兴交流方式的出现——博客。在一般的网络侵权案件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的时候,博客由于它独特的作用和方式,其著作权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博客的侵权方式和责任承担方面来探讨博客著作权的保护问题,并由此得出是否需要建立新的立法来规制网络博客著作权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发展对日常用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交际中的日常用语与社会、经济文化密不可分。它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又受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人际之间日常用语的变化直接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的变化 ,它呈现出象征性意义、尊他性意义、公关性意义和娱乐性意义等特征。分析探究这些特征和变化 ,以期对这一语言文化现象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汉代是儒家经学的兴盛时期。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统治者以经治国,经学曾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汉代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它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反映到经济思想上,又表现在经济政策中,对汉代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了制约作用。要深入研究以经治国和汉代经济,就不能不对它的有关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一、经济思想上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整合也被称为社会一体化,它既体现各种社会因素相互统一和相互协调的过程,同时也表明这种统一和协调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视野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转变,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的整合能力已经成为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路径选择。构建党的社会整合机制,对于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献举 《兰州学刊》2009,(6):173-175
博客是虚拟世界的主体存在,是一种自媒体。由于博客传播具有个人性、自主性、平等性等传播特征,其在给人们带来传播自由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伦理问题,使博客传播陷入道德困境。博客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把关人缺位等。为使博客传播摆脱这种道德困境,应从培养具有自律意识的博客传播主体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20.
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一度掀起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选秀节目的成功,源于其平民化娱乐的创新导向契合了当下大众娱乐时代的社会文化语境.然而,选秀节目在经历了人们对它的热捧、追逐到质疑、非议之后,其发展终因主管部门的"规范"走入窘境.选秀节目的成功,称得上是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可贵突破,但是它的滥办乱播,却破坏了媒体谋求节目创新与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间的和谐与平衡,扰乱了正常的电视生态格局,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信力.选秀节目由热播到"限办"的命运告诉人们,电视娱乐节目不断追求创新是必要的,但这种创新应该建立在不背离媒体社会责任的导向前提下,必须注意寻求节目创新与媒体社会责任的协调,讲求健康,注重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