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文化,是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在行政活动中客观形成的,决定或影响行政行为的特征、条件、原则和意义的一整套成形或不成形的内外规则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深层次因素,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效率产生着明显的、特殊的作用。本文就行政文化通过行政体制、行政关系、行政热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和行政团体精神对行政组织效率的影响,论述了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效率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倡导创造优良的行政文化氛围,以切实提高行政组织效率,使行政管理更趋科学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行政文明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行政文明建设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行政文明主体观念。行政文明主体观念主要包括行政科学观、行政平等观、行政法制观、行政民主观、行政效率观等等。科学的行政文明主体观念是行政工作的指导,也是搞好行政文明建设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行政伦理视角下的行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灵魂,行政伦理是行政管理之根本,二者起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作用。我们要从行政文化建设、行政文化创新、行政文化发展来塑造行政伦理新视角、构建行政伦理新平台、彰显行政伦理新作用。  相似文献   

4.
行政征用是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依法强制取得相对人的财产,并给予补偿的行政行为。我国的行政征用制度尚不完善。从行政征用的范围、行政征用的目的、行政征用的程序、行政征用的补偿、行政征用的救济几方面来研究行政征用的理论,并对行政征用的理论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行政文化创新:行政体制创新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行政体制、行政过程和行政改革 ,都由一定的行政文化来支撑。行政文化现代化一般滞后于行政体制改革。传统的行政文化阻碍了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必须抓住行政文化创新这一核心 ,积极发挥现代行政文化的开放、规范、塑造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6.
行政价值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价值是指行政客体对行政主体需要的满足。行政价值的本质就在于能够使行政主体以及行政活动更加完善,推动人类社会的行政活动向前发展。行政价值在人类行政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行政价值渗透在行政主体的行政认识活动和行政实践活动中,并贯穿其始终。行政价值有客观性、主体性、相对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等基本特点。行政价值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既有其结构,又有其功能,其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使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其二,使行政客体多样化,使行政活动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7.
行政违法案件主要表现为行政失职、行政越权、行政滥用职权、事实依据错误、适法错误、行政侵权等形式,并较多发生于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检查、行政收费及行政处罚等执法活动中。本文从我国传统文化、行政理念、行政体制弊端、行政人员素质几个方面分析了产生行政违法的主要原因,并从制度建设和教育两个方面探讨了治理对策,以求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中国行政管理发展循着从计划导向到市场导向、从权力导向到服务导向、从效率导向到绩效导向、从职能转变到机制重塑的基本线索而展开。现阶段正呈现出复杂性和融合性的特征,经验行政与理性行政并存、命令行政与参与行政并存、人情行政与制度行政并存、封闭行政与开放行政并存、等级控制与网络协作并存是其基本特点。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和以德行政构成新时期中国行政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文明作为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在改造社会、完善自身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的积极的行政成果以及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行政进步状态。行政文明具有阶级性、复杂性、动态性、世界性和民族性等特点。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行政文明的战略目标 ,应在行政民主化、行政法治化、行政科学化、行政高效化、行政公开化、行政清廉化和行政文化世俗化等方面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主体权力、行政主体义务与相对方行政抗辩权三者的关系上,行政主体义务直接源自于相对方行政抗辩权并决定了行政主体权力。行政主体义务以相对方行政抗辩权为目的,是相对方行政抗辩权的根本保障。它在更新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行政观念、塑造与彰显行政相对方主体性地位、有效实现行政主体权力目的以及科学合理化构建行政责任与行政救济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行政合同法律性质的认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其分歧的焦点在于:行政合同是行政行为,还是行政管理形式?行政合同是单方行政行为,还是双方行为?行政合同是权力行政行为,还是非权力行政行为?行政合同是强权力行为,还是弱权力行为?行政合同是私法契约,还是公法契约?行政合同本身较为复杂,如果时其只在某一层面或者某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很难全面认识和把握其本质。为了全面、深入地揭示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时之加以解析。基于此,行政合同的法律性质大致可以界定为: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时人之间的双方行为,是行政主体的特殊行政行为、弱权力行政行为、弱强制性行政行为和弹性行政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大陆地区的行政行为成立理论是在借鉴大陆法系行政行为成立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陆法系的行政行为指的是行政法律行为,不包括行政事实行为和准行政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不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甚至是对外具体行政行为,不包括内部行政行为;我国大陆地区的行政行为是广义上的行政行为,已经而且应当包括行政事实行为、准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但是我国大陆地区的行政行为成立理论与大陆法系的行政行为成立实质上是相同的。有必要把我国大陆地区的行政行为成立与大陆法系行政行为成立理论进行比较、鉴别,以完善我国大陆地区的行政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3.
行政理念是行政组织成员在管理社会事务与组织内部事务所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行政理念由观念性与规范性的两大结构层次组成:前者包括行政的心理、意识、思想、价值、理想、道德、后者包括行政的传统、习惯、原则。行政理念结构层次之间稳定的条件取决于各层次的吻合性,行政理念具有外在适应与内在整合功能。行政理念与行政组织间的最重要关系则表现为:行政改革必须通过行政理念转变的先行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论行政哲学的基本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对行政哲学的新认识为基础,认为行政哲学的基本功能是对行政实践、行政理论的批判和创新;作为行政哲学基本功能的批判与创新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哲学批判为行政实践及行政理论的创新提供基础与契机,行政实践及行政理论的创新又成为哲学批判检讨和反思的对象。因此,行政哲学对行政实践、行政理论具有批判和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5.
行政救济概念范畴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救济问题是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行政救济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请求国家有权机关予以补救的行政法律制度。它具有因行政相对人提起的补救性、争讼性、相对独立性、个案性、程序性特征。对行政救济的重新分类有助于深入认识行政救济概念的内涵和特征,符合行政法律实践之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迟延     
行政迟延作为一种非理性的职权行使行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和行政法治实践中是被忽视了的环节。事实上,与传统行政违法、行政不当、行政不作为等相比,行政主体对行政职权行使的怠慢、对行政职权的无端放弃、对行政行为作出的时空滞后以及其他在行政过程中的迟延是更为根本的问题。由于没有能够将行政迟延等非理性职权行使以及控制进行科学提练,以致我国行政法对行政权的控制仍然不十分得力。基于此,我们对行政迟延的性质、理论形态以及法律控制等作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认为应当提高对行政迟延进行控制的行政法意识、在行政实体法中设置行政权行使方式的制度、以行政程序法设立行政迟延的专门控制条款、强化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裁量。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公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公开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的行政行为,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具体表现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等方面。行政公开应遵循依法公开的原则、行政民主原则、行政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18.
行政强制执行具有行政性、强制性和执行性。行政机关必须享有一部分强制执行的权力。根据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执行主体,行政立法将行政强制执行分为行政机关自行实施和申请法院执行两种类别。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缺乏统一立法,行政强制执行权划分模糊,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不健全。应对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内容和适用范围、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强制执行机关的性质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9.
行使行政权过程中对政治资源的消耗构成了行政政治成本,影响政治成本的因素有行政系统规模、行政职能范围、行政能力和行政腐败,为此,可以通过建立规模适度的行政系统、确立合理的行政职能范围、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和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和惩治腐败以降低政治成本。  相似文献   

20.
行政设定义务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为行政相对人确立禁止规则或者施加某种精神负担、物质负担的行为,它是法律认可的具体行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实体性行政行为以及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行政法上的行政控权首要关注的就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施加不利影响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政设定义务行为应当成为行政法对行政权进行控制的重点。为了更好地保护相对人权益特别是弱势群体基本权利,本文提出应当通过拓展立法规范义务的空间、严格行政设定义务的依据、规范行政设定义务的程序、定位行政设定义务法律关系的性质和重构行政设定义务行为的诉权体系等方式对行政设定义务行为进行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