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八五年七月二日《光明日报》苏者聪《元稹在男女问题上一往情深吗?》一文,就元稹在男女问题上一是否一往情深与裴斐同志进行了商榷,。文中关于元稹与薛涛关系的论述似有未安。 (一)、苏文云:“元稹……不但见女色而动心,且地至听女色而怀鬼胎。”根据是:“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请求出使西川,寻隙与之(指薛涛)相见”。这实在是有些冤哉枉也。 相似文献
2.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元稹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是唐诗大变的主盟者之一,也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重要领导者,理应与白居易一样,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应有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无稹因所谓“变节”问题,蒙受不白之冤,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近年,有人找到了元稹“变节”原因,进一步肯定了元稹的“变节”问题(见《华中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元稹“变节”真相》,以下简称《真相》,并见齐鲁出版社1980年6月版《元稹年谱》、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6月版《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元稹》)。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贺楠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作为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杰出代表,薛涛的作品一直以精巧的语言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而备受儿童读者的喜爱。但与此同时,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也因审美对象和读者群体的特殊性,而鲜被人关注。论文在对薛涛作品中的死亡线索逐一梳理后,发现作家正是通过构建一个个饱含哲思和人文情怀的故事,消除了儿童对死亡的恐惧感与神秘感,让死亡的生命在其笔下达到了“虽死犹生”的效果。因此,薛涛小说中的死亡话题是一个极具价值而且不容回避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杨承烈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4)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语文教学观,是为中国语文教育界普遍接受并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理论。所以,当它近两年来受到一些文章批评时,理所当然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饶有兴味地阅读了争论双方的文章(《语 相似文献
5.
许秋群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74-276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的诗歌具有二重性,既有男性化倾向又不失女性特质。二者看似矛盾,实际反映了女诗人应对男性中心文化的特殊心态与诗人作为女性的性别特质。这两方面体现了诗人作为独特个体的复杂性和真实性。二者结合,形成了薛涛诗雄逸而又不失妍秀细腻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6.
蔡良俊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88,(2)
“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观点,并由此提络其他论点而形成其较为完整的文艺思想体系。应该说,这对文艺创作是有重要贡献的,也为我们欣赏品评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审美标准。但从背景看,“境界说”主要是针对浙派和常州词派的流弊而提出的,不免有矫枉过正之处。这里我们试拈出其重要内容之一的隔与不隔之说,作一简单剖析。一、首先,我们想强作解人,为王氏的“隔”与“不隔”作几种诠释。《人间词话》40条:“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谢之诗不隔,延年则稍隔矣。东坡之诗不隔,山谷 相似文献
7.
8.
9.
10.
尹艳辉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3):51-52,54
唐代女才子薛涛,一生向往自由、渴望自尊、追求纯真爱情.其诗作中,委婉幽深的女性情感世界真实地反映了这位闯进男性世界的女才子艰难的处境及痛苦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甘建民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李泽厚认为:“中国哲学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是审美的而非宗教”,孔子的最高理想是‘吾与点也’,”在《中国美学史》中,李泽厚具体阐发了孔子的“吾与点也”的谈话,并明确地将孔子“仁学”的最高境界判断为“自由的境界,审美的境界”;在《漫述庄禅》中,李泽厚进一步认为,“无论庄、易、禅(或儒、道、禅),中国哲学的趋向和顶峰不是宗教,而是美学。”李泽厚对孔子及其人生理想所作的这种把握,似乎与孔子原型不甚吻合。我们知道,孔 相似文献
12.
洪蒲生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1,(2)
读了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教学与进修》上发表的《古诗文中修辞误释三例》一文,很受启发。对“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一般的修辞书上,甚至根本不提它。王继如同志在这方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他关于通感的一些论述,也是正确的。但我对他所举《阿房宫赋》当中的例证,还有一点疑问,现在提出来向王继如同志请教。 关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两句,《古文观止》释为:“临台而歌,则响为之暖,如 相似文献
13.
也论“一直”与“从来”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群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
"一直"与"从来"两个时间副词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是否指涉"现实时间","一直"所在的句子指涉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时间,而"从来"所在的句子不指涉某一具体时间,而是某种规律的总结,二者在句法上呈现一系列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汪少华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2)
《史记》中孙膑“坐为计谋”的“坐”并非强调孙膑乘车的异于常则,而是可有可无的文字;《战国策》中赵太后“持其踵”是握(或托扶)女儿的脚穿屦,而不是抱住女儿登车的脚哭泣 相似文献
15.
魏华仙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明朝洪武年间的私人贸易,由于受元末外贸思想和沿海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一直很活跃;国家对外贸易则经历了由鼓励海外诸国与私商来华贸易到只允许政府间的朝贡贸易的演变过程。这期间的“海禁”主要是针对明政府的敌对势力、“倭寇”以及对前来朝贡的国家的使臣的检查与限制。 相似文献
16.
段俊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文学与艺术的起源”一直是争议颇多而又常议常新的话题。近年来,由于各种文学艺术新思潮的侵扰,“文学源于劳动”的传统学说受到猛烈冲击,继而关于整个艺术起源的研究也陷入低谷。笔者认为要最终解决“艺术起源”这一斯芬克斯之谜,应该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郝文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69-72,121
现代汉语中的"也"字,一般认为其基本意义是表类同.仔细考察汉语事实,不难发现,在礼貌原则的制约下,"也"能强调某种不同,亦即"异". 相似文献
18.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3-105
永字八法是中国古人对书法的高度总结与概括,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与智慧,对我们理解书法和提高书法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启发性和极强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的整体思想观念;二、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三、永字八法揭示了书法基本笔画中的审美意义;四、永字八法揭示了提高书法学习效率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