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方牧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2):9-14
普陀山不仅是一座佛山,更是一座文化山,一座沉淀、融合华夏文化、西域文化与整个东方文化,集观音信仰、山海风光与历史变革于一身的海天佛国.为此,要从自然、历史、宗教三个层面对普陀山文化进行新的全方位解读,才能全面了解本来面目的文化普陀山. 相似文献
2.
李桂红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140-144
普陀山佛教文化 ,源远流长 ,丰富多彩。本文主要介绍了普陀山作为观音道场的由来、佛教文化发展历程、历史上的高僧及主要修行法门、帝王及信众的护持、寺塔建筑、诗书联额、“海天佛国”风光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3.
4.
谢垂节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0(3):19-25
经过考释论证,汤显祖所写<潮音洞>等7首有关普陀山的律绝,当为诗人亲临所作,各诗叙及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景物、佛事,均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一一吻合. 相似文献
5.
6.
朴现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3(1):39-46
新罗礁是浙江普陀山岛"观音跳"前海域上的一小块暗礁,它涉及到不肯去观音院的建立和东亚三国之间的关系.有关新罗礁和不肯去观音院所供奉的观音菩萨像的来历,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它们与日本和尚慧锷有关.近来,韩国一些学者提出不同观点,指出它们应该与新罗商人有关.事实上,仔细考察有关纪录和说法,将这两者认为是基于同一事件,即持新罗商人和日本和尚慧锷同一说,则更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县东部莲花洋中,始兴于唐,因观音信仰而为众人所知。历经多个朝代的兴建,融自然和人文于一体,成为有“海天佛国”之称的名山风景区。期间又受到“海上丝绸之路”和“海禁”的影响,是我国历朝对海洋态度的一种缩影。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普陀山的兴建划分为4个时期:神话传说时期、“海上丝绸之路”时期、“海禁”时期和清末民初时期,旨在还原普陀山发展历史的真实面貌。在考证普陀山各时期兴建沿革的基础上,对山岛的造景活动进行分析,揭示普陀山的风景园林在充分借用“海”和“山”景的基础上,更强调佛教的“彼岸”思想。 相似文献
8.
凌郁之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4):59-63
清代苏州著名文人顾嗣立,广交四方名士,文酒风流,扬风雅,实为康熙间苏城文坛之主盟。在顾嗣立周围聚集了一批重要文人,相与切磋唱酬,其诗学观以及《元诗选》的编纂都与这一文学群体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义浩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2):22-25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为代表的寺院建筑格局分属宫殿式与民居院落式两种,其作为佛教文化载体的寺院建筑与雕饰所产生的庄严、深邃、幽雅的感觉,表明这两种形式均具有佛教顶礼膜拜、超脱尘世的象征意义。普陀山又有许多摩崖石刻,内容大都是礼佛宏法或赞美景物,多数用楷体书写,端庄雄丽,与“海天佛国”的环境相谐。 相似文献
10.
陈舟跃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9(1):1-6
普陀山佛教文化缘起唐代,历经千年,发展过程跌宕起伏,有皇帝大力倡导而辉煌,也有因海禁政策而萧条,但发展演变的步伐从未停止。通过对普陀山石刻遗存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时期石刻遗存时代特点正是普陀山佛教文化变化的外在表现,由此可以梳理出普陀山佛教文化演变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1.
张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18(1):23-26
普陀山雄奇幽灵的自然景观,经历代文人题咏,便有了人文品格,成为山水风景社会化的显著标志。明代戏剧家屠隆首题普陀山十二景,并且是《普陀十二景诗》的始作俑者,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舟跃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7(4):51-56
普陀山传统建筑为数众多,门类别样,看似各自孤立,实际却有着"个体规制明确,整体等级森严,相互依托共存"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寺庙、庵堂、茅蓬三种传统建筑形式与普陀山观音信仰文化中代表统治阶级权力和意志的官文化、佛教文化及舟山海岛原文化三种主要文化元素相互对应,是普陀山观音信仰文化内在要素的外在反映。 相似文献
13.
贝逸文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9(1):15-17
普陀山供奉紫竹观音的历史,反映了道教与佛教的融合过程,同时对中韩两国间观音信仰及海洋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普陀山高丽道头遗址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连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0(2):26-29,48
唐宋以来大批高丽使者、商贾、佛教信徙来访中国途中,在普陀山高丽道头一带候风,并登岸前往宝陀寺祈祷航海平安。为寻找高丽道头遗址,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进行4个多月调查,认定遗址在普陀山西南司基湾。这里明代以前是一大海湾,历代相继修筑了5条海塘,遂成陆地。古高丽道头位于“司基湾”北端观音洞下,后来筑塘时被覆盖。 相似文献
15.
徐宏图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1(1):15-19,56
普陀山的观音信仰有悠久的历史,迄今已千年之久,依然盛行不衰,对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民俗民风均产生过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