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主题。香港被英国占领后,被推上了现代化的道路,最终形成了以对外贸易、金融业、航运业三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经济模式。英国在香港现代化过程中充当了不自觉的历史工具。无数在港华人的顽强拼搏及祖国的支援是香港现代化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商业大都市的文化●晓卫香港是商业大都市,曾被传统的眼光看成是文化沙漠。但其实香港也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中西结合的文化。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香港文化具有如下四个特征:开放性文化。兼收并蓄,对各种文化、观念一视同仁,有自由选择的余地。香港人有偶像,香港人敬...  相似文献   

3.
香港楼市一直是港人的另类投资重要阵地,同时也被视为内地富人闲资的好去处,不仅因为香港房地产市场较成熟、规范,还因为租金回报率较大陆为高。尤其在中国政府采取种种调控楼市的政策之后,一些内地富人更是瞄准了香港市场。但是,最近香港的楼市出现了价格平行、成交量下跌的态势。这或许需要引起投资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香港在回归之前,仍属英殖民统治时期,当年轻人被问到自己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时,会认为自己是骄傲的英国人。而在香港回归之后,尤其是已经回归十四年的今天,香港人再被问及此问题时,他们又会怎么回答?香港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感如何?香港政府、教育部门又将怎样在学校推行国民教育?香港市民又有何反应?  相似文献   

5.
香港基本法ABC1、为什么说中国政府是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的主权归属一向十分清楚,香港属于中国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并未因香港被英国非法占领、统治而改变,“三个不平等条约”就现代国际法而言,是没有任何合法效力的。在中英联合声明中,“三个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6.
《江海纵横》2007,(5):33-33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9月10日在香港公布的调查显示,香港被评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而最美丽城市的排名则仅次于首都北京,位列第二。  相似文献   

7.
过渡期香港产业空洞化与市场垄断化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主任、港事顾问陈文鸿近一、二十年里,香港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主要趋势。第一是产业结构转型,或产业空洞化。在80年代下半期,特别是在90年代初期,香港的经济结构转型已完成,工业的重要性被服务业取代。...  相似文献   

8.
截止5月13日,在4月29日上市的香港第一只人民币股票汇贤产业信托(87001.HK)已经连续下跌了七天,从高位回吐超过8%。这个被大多数投资者寄予厚望的香港人民币股票第一单,让众多的投资者在短期内惨被套牢。  相似文献   

9.
冯唐 《社区》2012,(11):60-60
为稻粱谋,做俗事,时间过得快。在香港三年了,仔细想来,香港有饭无局。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香港五胡杂居。有饭吃。时间当横轴,金钱当纵轴,香港的饭可以被这两个轴分成四类:没钱没时间的饭,没钱有时间的饭.有钱没时间的饭。有钱有时间的饭。  相似文献   

10.
曾被人称为“体育沙漠”的香港竞技体育在当代迅速发展,原固是政府的重视和经费投入逐渐增大、各种管理机构的不断完善和竞赛体制的调整、场地设备的修建等。展望未来,香港竞技体育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汤一民  吴义华  张华 《社区》2011,(19):39-40
义工在香港是普遍使用的词汇和很容易见到的行为,因为不论是港区特首还是普通职员,不论是企业老板还是被雇佣者,不论是娱乐明星还是大学教授等,都可能做义工。在香港义工局西园长者中心的义工实践,让笔者从亲身体验中升华了感性认识。很多人将香港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和谐的社区归功于义工的普遍存在和志愿精神的内在推动,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电影业曾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九十年代初期达到了颠峰状态,其麾下的诸多明星、演员的一举一动也曾经足以左右亚洲娱乐的潮流走向。弹丸之地竟可以被称为东方好莱坞,这种奇迹简直可以被称为神话。可惜好景不长,进入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的发展就急转直下,持续走低。去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以区区六千万赢得港片四分之一票房,就使得香港金像奖对其大肆褒扬,几乎到了歌功颂德的地步,香港电影业的窘境由此便可见一斑。那么,一直作为呆在另一角落的独立电影,现在是否还依然静静地镂刻时代的浮光掠影?  相似文献   

13.
鸦片战争时期,香港一度不被英国政府“看好”。英国在华攫取占领地有一个从舟山到香港的目标转换。其间,英国驻华代表对这一转换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董建华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王丹月1995年12月28日,我人大常委会公布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名单中,一位在香港富豪列传中,一直被香港传媒忽视的董建华先生,被委任为筹委会副主任。这一消息立刻引起港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评论。舆论认为,从董氏的各方...  相似文献   

15.
香港一直被全球投资者奉为投资环境最佳的一个经济体之一。近期笔者还接获不少内地投资者咨询,寻问在香港投资究竟有什么好处。其实好处很多,但笔者在此想强调一点: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香港被英国殖民者管治了150多年。其间1941年至1945年,香港被日军占领。战后至今,香港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和高速发展,成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及信息中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独领风骚数十年,被称为“世界奇迹”。同时,这个奇迹又是发人深思的谜…… 首要奥秘在香港自身 香港自然资源贫乏,何能富甲一方?香港“弹丸之地”能量怎如此巨大?香港长期受制于英国“殖民”统治,但却是当今“自由经济的沃土”;香港市场竞争剧烈,但却容易赚钱。这是现代史值得研究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洗寻了被殖民统治150余年的耻辱。中英举行香港交接仪式,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及英王储查尔斯、首相布莱尔等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相继如常运作,香港开始“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新时代。1997年9月23日至25日,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五十二届年会在香港举行。中国总理李鹏主持开幕礼,朱基副总理发表演讲。之后,又有世界经济论坛及国际基金公会年会等高级国际性经济会议,在港隆重召开。1997年9、10月间,董建华首次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身…  相似文献   

18.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这是中华民族和全世界所有炎黄子孙企盼关注的伟大日子。本文依据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勾勒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占香港的历史过程和旧中国历届政府对香港被割让无能为力的状况,并突出地分析和充分肯定了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香港回归所作出的划时代的伟大贡献。这对于系统地研究和了解香港问题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柯利达批评英国对香港政策失误纽约《桥报》5月27日刊登一篇文章,题为《柯利达谈英国对香港的失策》,全文如下:1992年的转捩点直至1992年前,英国的香港政策主要由官员负责,外交部与首相府的中国问题专家的建议通常得到大臣们接纳。撒切尔夫人被说服压抑其...  相似文献   

20.
廿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出现在亚洲东部。从世界地图看中国漫长的海岸线,香港只是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黑点”;然而在新的国际条件下,它竟然像匹脱缰的骏马,奔驰在一大群你追我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前列,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很突出的一个新兴工业经济实体,被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是“当代自由资本主义的典范”。一位作家谈到这种现象时说:近几十年每次来香港,都看到一些“目之为眩”的新景象:“香港的地底好像在藏着一股巨大无比的动力,不停地孕育,蠕动”,产生出香港奇迹。香港奇迹的主要几种表现1.香港自然资源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