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路径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消费行为研究的不同路径,主张立足于"区域消费差异论"对中国消费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研究中国区域消费差异必须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中国消费文化价值的维度构建和中国消费区域地理细分.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之间的关系出发,设定区域人均GDP收敛模型和能源消费强度与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模型,来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的收敛情况以及中部、西部和东部省份的能源消费强度与人均GDP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均呈上升趋势,但在能源消费强度方面都呈下降趋势;能源消费强度与经济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是三个地区中最低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中部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地区的人均GDP发展水平存在GDP的绝对收敛;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发散的,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则是收敛的。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考虑能源禀赋和传统工业的发展现状,针对碳排放量依然较大的地区,要采用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相关技术和发展相关产业,减少碳排放以争取尽快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3.
世界食糖市场低靡,中国食糖消费却增长迅速.文章从消费结构和区域消费差异两个维度剖析中国食糖消费增长及背后的推动力量.结果表明,中国已经完成了从热量需求向甜味剂需求的食糖消费模式转变;食品工业消费食糖增加是推动食糖需求增长的主要力量.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直接食糖消费量在收敛之后再次扩大.经济动因已超越消费文化动因引起不同区域食糖消费水平的差异.随着东南沿海和京津地区的食糖消费中心地位逐渐下降,中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是未来食糖需求增长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项式Logit和KHB检验方法,从技能差异的角度考察产业变迁,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劳动力区域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技能劳动力的区域选择存在显著差异和变化,产业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区域选择存在中介影响,高技能劳动力有更多选择和更高标准。进一步从工资收入、发展空间、生活质量3个维度分析传导机制,发现随着从事生产性服务业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发展空间和生活质量对其区域选择的作用愈渐增大,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更大吸引力,主要集中在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由此可见,基于产业细分和技能差异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劳动力区域迁移转变更加具体生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1998—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市场结构、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分析方法探究省际外国人入境旅游在市场规模和消费规模的差异以及两者的匹配程度,开展空间异质性与消费匹配度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根据热力等级变化,外国人入境旅游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规模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可划分为成长型、保持型、波动型和倒退型四种类型。根据市场规模和消费规模的匹配度将研究区域划分为高水平持平型、低水平持平型、高消费错位型和低消费错位型四种类型。从旅游动机、旅游环境和旅游产品三个方面分析影响省域外国人入境旅游需求的因素,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应采取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基于文化价值的中国消费区域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从消费文化价值的视角实证研究了中国消费区域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中国消费文化价值系统由“长期与短期导向”、“人与宇宙”、“不确定回避”、“物质主义”、“时间导向”、“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情绪化与情绪中性”7个维度构成,除“人与宇宙”维度外,其他6个维度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中7个区域表现出显著差异。最后,文章探讨了研究结果在市场营销管理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技术创新、消费转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本文从区域差异视角出发,选取2010—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高度空间相关性;各区域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提高技术创新规模可协同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且对相邻地区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对相邻地区的作用为负,且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各区域消费转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相同,表现为促进作用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此,本文从提高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优化消费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产业经济学为基础,从产业链视角分析城镇区域空间网络,划分产业类型,并以此构建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五大产业链。以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的五大产业链为基础,采用网络关联算法构建其城镇区域空间网络。通过产业链空间分异度的计算,确定产业链下的城镇区域空间网络的特征。并结合银川平原产业链结构,详细划分五大产业链的类型。认为产业链在城镇区域中所形成的空间网络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镇区域整体的产业结构特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制定适宜的政策,有效促进产业链中价值链的延伸,推动产业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在完全可替代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区域消费波动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模型。利用长系列的区域经济产出(GDP)及其构成数据、劳动力投入数据等,计算、模拟了从1981—2000年我国省市区消费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1)区域资本、劳动力投入的增长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积极的,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以资本投入增长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推进作用最大,其次是劳动力增长的作用。(2)区域消费的波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产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差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区域经济中的“极”“核”是否形成,并发生很大效力,是否有较强的品牌产品群;二是该区域经济是否主导了社会的消费时尚;三是该地区是否有经商的传统或形成了新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消费信贷之所以能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发展起来,不仅在于它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适宜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具有独特的功能,对金融机构、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和消费者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消费信贷目前在中国的发展还很不充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改善有利于它发展的各种环境,而正确认识消费信贷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作用,无疑是必须要走的第一步。对消费信贷的积极作用要认识,对消费信贷的负面作用也要认识,只有这样,消费信贷才能在我国得到健康稳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美国信用法律制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当今世界信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信用法律法律相对最为发达的国家。美国的信用法律主要包括关于信贷与租赁的法律、关于信用报告的法律、关于平等授信的法律以及关于公平债务催收的法律等,这些法律对于促进美国信用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美国信用法律制度具有三个显著特征:以信用交易的充分发展为先导;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形式多样。在美国信用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信用报告体系是极其重要的推动力。发展我国的信用经济,建立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以建立信用报告体系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上海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数据和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对住宅价格与消费者预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消费者预期已成为目前影响这两个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稳定消费者预期、保证住宅市场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消费者合同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性质与功能渊源于消费者合同的历史演进.消费者合同法的功能在于平衡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协调两者悬殊的实力差距,促成合同法的平等与自由原则由形式正义向实质正义的转变,并推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我国合同法应明确规定消费者合同,并尽快制定消费者合同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共享经济监管机制对隐私感知风险、消费者信任和持续共享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政府监管对感知隐私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行业自律监管对感知隐私风险的负向影响不显著,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的交互组合对感知隐私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感知隐私风险对消费者信任及持续共享意愿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3)消费者信任对持续共享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区域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以及差异的变化趋势,研究得出兵团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处于警戒线以下,而绝对差异远远超过警戒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差异对兵团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主要的学习途径是体验式学习,通过具体界定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者和消费者学习,构建了消费者体验学习模型,并探讨了模型对市场营销尤其是体验营销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西方有关消费者增权的文献,认为西方学者所持的消费者增权模式主要是一种信息供给型模式。文章力图超越信息供给型消费者增权模式的局限,提出制度供给型消费者增权模式,并从制度供给型消费者增权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城市宏观消费模式转型的性质和路径,提出消费模式的进一步改革,必须朝着有利于消费者增权的方向迈进。而且这种增权应该是人民大众的增权,而不是少数群体的增权,更不是以牺牲人民大众的消费者权力而达到少数既得利益群体的增权。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电子商务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反映交易者的诚信水平、提高消费者的信心,大部分电子商务网站都建立了信用评级体系。本文通过建模分析及演绎分析,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现行评级制度已不再适应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等级高低并不能反映市场中店铺的诚信状态,而更多地反映偶然性因素和经营历史的长短,反而造成了新老卖家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并鼓励卖家采取信用炒作等不诚信行为。最后提出了基于好评率和信用积分相结合的动态信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山西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的官方数据,对11市经济增长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外贸易和政府财政支出会引起经济差异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会促使经济差异缩小,消费品市场规模、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对经济差异的影响不显著。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山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包括: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培育服务体系;第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第三、努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城市化进程;第四、推动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区域经济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