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凯 《理论界》2011,(9):45-48
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典型形式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对苏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新型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1)加快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新型合作社组织形式。(2)加快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利益机制。(3)加快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社的经营机制。(4)加快完善农村新型合作社的形成机制。促进农村新型合作社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1)加快农村新型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步伐。(2)加大政府各项优惠政策扶持力度。(3)要增强农村新型合作社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4)要加大鼓励农村"双强"人才领办合作社。(5)要围绕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兴办合作社。  相似文献   

2.
为不断发展壮大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最近,我们对肇州、肇源、杜蒙、林甸四个县及大同、龙凤、让胡路、红岗四个区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感到,农村专业合作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大有可为,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也势在必行。一、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适应了农业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农村专业合作社是以市场为导向,把分散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服务、一体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新型经济组织。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  相似文献   

3.
虽然农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走过了一些弯路,但在市场经济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合作社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我国刚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是第一部合作社方面的立法,该法有三个方面的重大贡献,即确立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促进资金和技术与农村劳动力结合、确保农民在加入合作社后财产权利不受影响。但是,该法也有两个不足,一是限制成员资格、二是不作最低资本金限制;本法还有三个方面的缺失:合作社联社、合作社的社会服务内容以及成员对其权利处分的权利。但总体而言,该部立法是一部成功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洪梅香 《东岳论丛》2019,40(5):138-146
农民合作社是国家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重要载体。本文在阐释合作社的公平与效率目标、辨析合作社异化的形式及原因基础上,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对象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合作社的合作制属性未变,其本质规定是同国家所追求的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目标不谋而合的;土地股份合作社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目标在实践中的统一,但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效率损失与公平缺失的现象。建议采用嵌入式发展模式,形成合作社与社会经济大系统的良性互动,为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破解留守难题开辟土壤、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5.
股份经济合作社已经成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的典型组织形式,但在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股份经济合作社并没有完全按照股份制的原则进行规范构造。要解决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失效问题,关键是兼收并蓄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制度优势,在清晰认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本质基础上,正确理解此次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政策精神,吸收试点地区的经验,对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规范的制度设计。未来集体经济组织立法中,为实现股份制改革的目标,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应当坚持民主管理、对外来资本和社员资本保持适当开放、采用按人投票的表决机制和按股分红的分配机制、采用动静结合的股权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西北地区一个农村社区为案例,分析了税费改革前后政治性子网络、经济性子网络、社会性子网络等三个子网络的变迁,研究农村社区网络与农民合作社生成的关系,解释出现"假合作社"和"空架子合作社"的原因。在农村社区创立农民合作社,需要社区中的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三种子关系网络的共同支撑。单纯依托经济性网络,农户建立的是经济效率更高的企业组织。一些经营大户将这种投资者独占利润的企业注册为农民合作社,是为"假合作社"。而依托于村组织建立的政治性子网络,仍然具有外生的、垂直性的等级网络的特性。村干部为获得政府项目资金而成立的合作社,在没有得到项目前,没有实际的服务和经济活动,是为"空架子合作社"。  相似文献   

7.
制度变迁:从家庭承包经营到合作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我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农户和市场的有效连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亟需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主体,合作社的内在属性使其可以成为这样适格的主体.针对对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的质疑,本文认为,合作社的产权结构应当是清晰的,而通过改革和创新,合作社的制度安排也可以是有效率的.我国农村的市场主体由家庭向合作社过渡,应当是制度变迁的逻辑轨迹.  相似文献   

8.
去年下半年,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以后,原来规模较小的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变成了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从而使农村的生产关系起了重大的改变。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果说在宏观上是价格问题,那么,在微观上,在经济组织形式上就是合作社了,就是发展合作经济、完善合作社组织的问题了。 但是合作社的发展在我国曾遇到过一些困难,这些困难是在两种极端认识下产生的。一种极端认识是把合作社简单看做合并生产资料和集体劳动,以后由这一极端导致另一个极端,即因为怕“一平二调”和“吃大锅饭”而  相似文献   

10.
民国《合作社法》作为我国合作社发展史上的第一部综合性立法,在合作社立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为以农民为代表的社会弱者通过组织化的合作互助获得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以土地私有制和农民主体认知缺失等本土资源为施法环境的民国《合作社法》,其施行并没有实现立法者所追求的民主、自愿、平等、互助合作精神,也没有完成改造农村社会、挽救农村经济的社会目标.民国合作社在多元因素诱致下演变为地富乡绅劫夺暴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关于第一个问题,家庭承包责任制和过去的农业合作社是否对立?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不是农业合作社或人民公社的对立物,而是它的进一步完善、充实和发展,也可以说是使农村的农业集体合作组织,更符合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情况。这已为十多年来农村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12.
沿着我国农村经济制度演进的路径,文章从制度的角度对互助组、初级合作社、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农村经济制度创新的供给与需求;并从产权、组织、市场、非正式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农村经济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重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与困惑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主要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村合作基金会。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和农村合作基金会的金融机构法律地位一直未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承认 ,1999年初对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关闭 ,进行清理整顿。事实上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于 2 0世纪 5 0年代 ,是通过吸收农民现金入股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后来 ,由于受极“左”思想的影响 ,信用社管理体制几经变化 ,逐步走上了“官办”的道路 ,形成了“既是集体合作金融组织 ,又是国家银行基…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权理论认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统一是企业所有权的表现,是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产权不明晰、股权设置封闭、缺乏激励机制等问题,给农村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隐患。对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研究是打开公司治理理论大门的"钥匙",我们可以借鉴现代产权理论,按照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配置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来促进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农民增收,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一条既遵循国际上现代合作社基本原则又适合中国国情和农村现实发展需要的新模式,是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当前面临的难题.本文在反思农村建国初期的"合作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大包干"两次改革的基础上,着重以青县鹁翔农业合作社为例,记录和分析了建立和发展合作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求对当前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积极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法典》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特别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正在拟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应以《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基本制度为基本遵循。在我国《民法典》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类型名称、属性名称,此名称不宜直接作为该类特别法人的组织名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名称中包含“合作社”“股份”字样,并不会导致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公司相混淆。“集体”具有主体性,“农民集体”是一类重要的团体性法律人格,应认可其拟制法人地位。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小公有制”属性决定,农民集体与国家虽同为公有制实现的主体形式,但农民集体有其独有的主体特性。农村集体资产的归属主体是农民集体而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自己的独立财产和责任财产,故不具有破产能力。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无资性”所决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概念不成立,立法上应使用“集体成员”的概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具有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但二者形同质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我国独有的公有制合作社,只具有“半个合作社”的属性。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面对中国农村经济衰败残破、肃杀荒凉之景,亟谋变通之法,视合作运动为救治良方,旨在以此解决中国农村经济问题,对抗中共土地革命,稳固基层统治秩序。从合作社的性质看,以官办合作社为主;从合作社的类型看,以信用合作社为主;从合作社的分布看,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但以少数省市为主。合作运动在少数地区相当程度的发展,既是对农村经济的微薄救济,又是国民党乡村统治的稳定因素,还是推动中国农村近代化历史进程的积极尝试。但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交替掠夺,导致中国农民的极端贫困化,合作社严重缺乏资金,由于国民党对合作运动推行乏力,合作法规漏洞百出,合作社每遭操纵利用和打击破坏,加之中国农民受教育者寥无几人,而许多人却莫名其妙,因此国统区农村合作运动不可能实现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并终将遭致流产的厄运。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财产权体系与权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社会科学》2017,(11):163-170
股份合作是共享式制度改革模式之一,土地股份合作社成员绝大多数为农民,其成员财产权利的完善对新一轮农村制度改革至关重要。通过对农村土地股份合制改革实践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清晰勾勒出股份合作社成员财产权的结构。在此逻辑前提下,应合理划分农村股份合作社成员财产权与集体财产权的边界,遵循"分类推进、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三分开"的集体资产股权化改革思路,通过不断完善立法,强化和落实农村股份合作及其农民成员对集体资产股权的完整权能,以实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9.
李灿  阳荣凤 《中州学刊》2022,(10):42-50
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依托多地区农村集体产权混改实践案例进行的研究发现,混改过程中形成了由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以及外部协同治理三层机制联结而成的完整治理体系。其中,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内部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基本制度保证,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决定性因素,外部协同治理是实现混改的必要保障。鉴于此,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发挥村集体的组织功能,构建农民参与的主体性,并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参与农村集体产权混改。  相似文献   

20.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强大驱动力,其在实践层面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在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在于选择科学的实现形式。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如缺乏独立法人地位,土地流转中农户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专业合作社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等。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完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创新土地经营体制,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股份合作社和联合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造,从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