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也是创新的时机。培养创新人才应具有的创新素质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师也应努力致力于培养和发展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在于使学生树立创造志向,训练创造性思维,增长创造才干,开发创造力,成为各种层次的、未来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本文结合近年的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创新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思维是智力结构的核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政治课教学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必须采用创造思维教学法。本文就政治课教学中创造思维培养的方法以及在运用创造思维教学法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点儿看法,希望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要求高、难度大的复杂工程,而提高科研能力正是其立足点、突破口和有效载体。提高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及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激烈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效率的竟争。一切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尊重个体情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5.
创造型课堂教学认为,课堂教学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服务,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要把探索知识的过程看得重于学习结论,要把解决重点难点的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要把学术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师应当把教学的主要精力凝聚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上,努力发现、呵护、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6.
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已成为 2 1世纪教育的目标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方面应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问题意识近来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尤其是就素质教育而言 ,这个问题尤为重要。我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助于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达到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并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1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所谓问题意识 ,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  相似文献   

7.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育创造性人才”是本世纪科教兴国的战略重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主旋律。笔者把握创新契机,应现代教学观提出“突出科学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要求,依据“课标”建构了科技说明文“科学务真,人文求美”的导写目标,在探究活动中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我们应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文就针对实验教学从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三个方面作了更新,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充分展现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处于主动地位并且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1.明确自学要求,设计自学程序。科学、合理的自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采取积极的主动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学,就必须设计适合本学科知识和学生特点的自学程序,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自学时无处下手的弊端。按照以自读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现代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体现创新,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育教学创新有何特征,应处理好那些关系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素质,主要指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尤其应重视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 2 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 ,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 ,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 ,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 ,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教学应把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等创造素质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长期以来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太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师应结合创新教育精神,改革物理教学,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要以物理知识为…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素质教育中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物理教师授课时结合相关素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使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素质教育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必须坚持创造性、主体性和个体化、探究性、动态性原则。但由于该课程进行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所面对的教学主体是初中学生 ,因而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方法上应加强引导性 ,注重激励性和把握渐进性 ;在目标要求上则重在“基础性” ,即为将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现阶段只要学生在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独立性、独特性和己见性 ,就具有创造力。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可体现于该课程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的各方面和各个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之快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周期大为缩短。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21世纪的高等科技人才除在知识结构上应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要求外,尤其应富有创造性。因此,我们在教育思想上有必要强调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从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来看,加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确是其发展趋势之一,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一个只有书本知识,不会运用知识,不会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人,将成为新时代的文盲和庸人,不可能取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论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认识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及方法的传导,而是通过数学教学,在掌握知识与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创造者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渐近或突发性飞跃的形式对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形成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设想的思维过程.在人类的思维活动中创新思维是高级思维过程,而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对已有结论的重新探索与发现.虽然不具备社会意义,但对其个人来说仍然是一种创造.因此,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益于学生今后的创造性学习和工作.  相似文献   

18.
创造性思维对语文教师的技能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教学目的在启发学生创造的动机、鼓励学生创造的表现。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能力和方法。语文教师在具备创新意识与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 ,要具备创造性思维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 ,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 ,而创造性人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具有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靠教育来实现的。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快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新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及这两年的高考考试说明,都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培养和考查“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作文的教学和考试方面,这一点要求尤为突出。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